两周乐官的文化职能与文学活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乐官是两周王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礼乐文化的奠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两周乐官的文化职能与文学活动”为题,通过相关问题的探讨,透视周代礼乐文明的形成、发展及消解过程,这表现在:通过对乐官体系历史建构和演进脉络的考察,可以还原西周雅乐文化的形成轨迹;通过对乐官机构人员设置和运行机制的考察,可以揭示两周文学活动的生产基础;通过对具体乐官文化职能的考察,可以反映两周礼乐文明的不同侧面;通过对特殊乐官日常职责的考察,可以了解两周乐教和乐政活动过程中的时间维度;通过对《诗》、《乐》二经成书情况的考察,可以展现乐官和其他王官相互协作的成果样本。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西周乐官系统及雅乐体系的确立过程。西周初年,定鼎天下,进行乐制改革,一方面,前代乐制是周人制礼作乐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殷乐官的奔周之举,不但给周人带来先进的音乐文化体制,还确立了以瞽矇为主体的乐官系统。西周雅乐体系确立之后,周人还推行赐乐制度,保证了从周王室到诸侯国都被纳入到礼乐治国的规范当中,但同时殷商乐文化所遗留的不稳定因素,也为日后的礼崩乐坏埋下了伏笔。另外,本章还考察了被孔子视为雅乐典范的《韶》乐,通过其在三代的传承情况,还原出上古乐舞是如何被整合到周乐体系之中的。
     第二章主要从职能属性、人员设置及管理机制三个方面考察了《周礼》中的乐官系统。就职能属性而言,乐官一身兼有礼官属性、教官属性和专业属性三个方面;就人员设置而言,《周礼》中的乐官主要有两个层级组成,一是乐官层级,二是乐吏层级,两者在权责、礼遇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就管理机制而言,乐官的管理既遵从《周礼》整体的治官方法,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大司乐系统对两周国子的教育职能。本章选取了乐语之教、乐仪之教和乐舞之教三个角度,透视周代的乐教体系。其中,乐语之教主要培养了国子作诗、用诗及解诗的能力,作为行政、外交及其参与各项礼仪活动的话语手段;乐仪之教主要了培养了国子的气质威仪,使其具有自内而外的精神气度,成为民之表率;乐舞之教是以周代所存的六代乐舞教授国子,使其能够参与各种祀典,从而获得参与国家治理的资格。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瞽矇系统的专业文化职能。其一,瞽矇具有听风职能。早在上古时期,瞽矇乐官因具备高超的听力,能够体天道而验人道,被尊为圣人,后随着其听风职能的弱化,逐渐演变为负责听声的乐工;其二,瞽矇具有历史书写的职能。通过与史官的互为官联,瞽矇在世系书写、史诗创作等方面,都起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三,瞽矇还具有献曲职能。作为专业乐工,瞽矇还负责为诗配曲,“六诗”之中的赋、比、兴不但是三种诗歌传述方式,还是太师为诗配曲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步骤。
     第五章主要从时间的维度考察了乐官的日常职责。就乐教而言,一方面,因四时之序的不同,乐官对国子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乐官还需结合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素质,来安排课程计划。就乐政而言,《礼记·月令》记载了乐官一年的日程安排,大都是仪式过程的备乐和用乐。另外,周代还保存了从先周遗留下来的一类职官,即籥师,专门负责迎寒暑、祈年、祭蜡等岁时祭的用乐演奏。
     第六章主要考察了乐官之外各类王官的音乐文化职能,这主要表现在对行人系统和国史系统的探讨上。行人系统不但是《诗经》采集的主要操作者,也是外交用诗的主要实施者,对于《诗经》从世俗化走向经典化作用最大。国史系统,则是《诗经》文本的主要整理者和记录者,新整理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等材料的公布,为后人了解《诗三百》结集前的文本形态提供了佐证。
     第七章主要考察了《乐经》的成书及性质问题。《乐经》的形成,是商周雅乐体系的总结,其形式当是与《诗经》等相配的音乐形态,东周时期周室衰微,雅乐演奏渐次消散,至春秋末,已少见雅乐系统之演奏。孔子师生论乐重义理而轻演奏,使得《乐记》等儒门乐论开始形成,成为后代论乐的主要模式。《乐经》丢失后,《乐纬》所依据的文本变成了《周礼·大司乐》和《礼记·乐记》。据现存资料而言,《乐纬》对二者的阐释主要集中在五声论、八音论、古乐论三个方面,由此亦可还原出古《乐经》的部分内容。
Musical Offic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officials of ZhouDynasty, an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the ritual music cultureof pre-Qin period. This dissertation will focus on the cultural functions and literaryactivities of musical officers in Zhou Dynasty, and discuss the related issues to findthe forming, developing and deconstructiv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of rite and music”in Zhou Dynasty. They will be shown as follows: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constructionand developing process of musical officer system to seek formation of the court music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nvestigating the staff composition and operatingmechanism of musical officer system to reveal the production basis of literaryactivities in Zhou Dynasty; studying the cultural functions of musical officers indetails to reflect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civilization of rite and music in ZhouDynasty; examining the daily duties of some particular musical officers to find thetime dimension of the 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 administration in Zhou Dynasty;discussing the compilations of Book of Songs and Classic of Music to unfold thecooperative achievement of musical officers and other officers.
     The main body of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mainly discusses the musical officer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court music system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WesternZhou Dynasty, the country was united and reformed the music system. For one thing,the music system of the former dynasties provided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makingthe music system; for another, the musical officers in Yin dynasty betrayed and wentto Zhou to seek refuge, which not only brought in the advanced music culture system,but also established a blind-wizard-GuMeng-oriented musical officer system. Afterthe establishment of court music system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people ofZhou Dynasty carried out the system of gifting others by music, which made Zhouroyal court and vassal states all accessed to the standard of ruling by the civilizationof rite and music, but left behind some destabilizing factors which led into the futureritual collapse. Besides, this chapter also investigates Shao music which is regarded asthe canon of court music by Confucius, and studies its inheritance situation in thethree former dynasties to restore how the primitive musical dance were integrated intothe music system in Zhou Dynasty.
     Chapter two mainly studies the musical officer system of Rites of Zhou fromthree aspects: functional attributes, staff composition and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In terms of the functional attributes, every musical officer has ritual attributes,teaching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attributes; In terms of the staff composition, themusical officers in Rites of Zhou are composed two classes: musical officer class andmusical executor class, and the two have much difference in roles, responsibilities,and courteous reception; In terms of the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the managementof musical officers not only follows the method of supervising officers in Rites ofZhou, but also possesses its own particularity.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es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musical master system fornoble in Zhou Dynasty. This chapter studies music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reeperspectives: teaching of musical language, teaching of musical rite, and teaching ofmusical dance. With the teaching of musical language, the noblemen’s abilities ofcomposing, versifying and interpreting verses are fostered, so the noblemen’sadministrative, diplomatic and other means of discourse are all strengthened; With theteaching of musical rite, the noblemen’s impressive and dignified manners are built up,so they possess honorable spirits inside and outside and become the modal of thenationals; With the teaching of musical dance, the noblemen of Zhou acquire reservedmusical dance of the former six dynasties, and have the access to various ritualceremonies and to running the country.
     Chapter four mainly studies the professional cultural function of theblind-wizard-GuMeng-oriented musical officer system. Firstly, GuMeng possesses thefunction of collecting folk songs. The musical officer GuMeng, who has possessed theexcellent hearing and a good knowledge of everything since ancient times, is honoredas Saint, and then gradually become the musical worker with reduction of theirfunction of collecting folk songs; Secondly, GuMeng possesses the function of writinghistory. Cooperating with the historical officers, GuMe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emperor lineage and epic creation; Thirdly, GuMeng possesses the function ofpresenting music. As the professional musical worker, GuMeng additionally is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tune for the verse. Fu, Bi and Xing in “Six Skills of Poems”are not only the narrative form of poem, but also become three significant measuresfor Tai master’s providing tune for the verse.
     Chapter five mainly examines the daily duties of the musical officer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ime. As for music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musical officers setthe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nts for the noblemen with the changing of seas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musical officers arrange teaching plan in terms of age or specificphysical quality; As for the music administration,“Yue Ling” in The Book of Ritesrecords the one-year schedule of musical officers, in which the preparing music andadopting music of ceremony process are recorded. Besides, the pre-Zhou officialposition Yue Officer was reserved in Zhou Dynasty.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theadopting music of some festival activities, such as for changing seasons, praying for agood harvest, offering sacrifices and so on.
     Chapter six mainly studies the musical cultural functions of various officersexcept the musical officers, in which the focus is put on the discussion of diplomaticofficer system and national history system. The diplomatic officer system is not onlythe prime operator of collecting The Book of Songs, but also the executor of versifyingdiplomatic situation, and this system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canonization turn from secularization. The national history system serves as thetrimmer and recorder of text The Book of Songs. The emergence of new finishingTsinghua Bamboo Slips “lyre music of Zhou Gong” provides the case in point fordescendants’ understanding textual forms of The Book of Songs before forminganthology.
     Chapter seven mainly studies the finishing of Classic of Music and its nature. Theformation of Classic of Music draws a conclusion for the court music system in Shangand Zhou Dynasties. And its musical pattern matches The Book of Songs. However,with the decline of Zhou royal court in East Zhou Dynasty, the playing of court musicgradually reduced. Till the end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playing of courtmusic was rarely seen. Confucius and his students all value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neglected play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idea urged the formation of Confucian musicaltheory, such as The Book of Music, and finally become the main pattern of discussingmusic for the descendents. After the loss of Classic of Music,“the music master” inRites of Zhou and “The Book of Music” in The Book of Rites become the onlyresources of Yue Wei. According to the reserved materials, the interpretation of YueWei to the above two works mainly focus on the pentatonic scale theory, eight soundstheory and ancient music theory, so some contents of the ancient Classic of Music canbe restored.
引文
②《礼记·明堂位》载:“瞽宗,殷学也。”《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94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如刘师培《舞法起于祀神考》就认为“古代乐官大抵以巫官兼摄”、“掌乐之官即降神之官”、“钟师、大司乐诸职,盖均出于古代之巫官”。参见《清儒得失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286页。
    ③如赵敏俐认为“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乐官’与‘巫’虽有相交叉之处,但是其职能并不相同”,“从本质上讲,巫的职能是沟通人神之间的关系,歌舞只不过是它用以降神或进行相关巫术活动的一种手段而已,因此,我们只能说他们是那一时代专职的精神生产者,而不是最早的专职音乐家”。参见《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④赵敏俐:《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2页;罗家湘:《先秦文学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185页,等等。
    ⑤参见黎国韬:《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①前文见《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后文见《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②连劭名:《商代的礼乐与乐师》,《殷都学刊》2007年第4期。
    ③前文收入《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后文见《中山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④收入饶宗颐主编:《华学》第6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⑤前文收入《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后文见《东岳论丛》2005年第3期。
    ⑥《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⑦《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4辑。
    ①分别参见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第十、十二卷,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8、12月版;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祁海文:《儒家乐教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卷2,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③赵敏俐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杨隽:《典乐制度与周代诗学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⑤罗家湘:《先秦文学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①马银琴:《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②近来的研究,已经有这方面的努力,如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都是从礼乐仪式的角度对诗经展开研究的。
    ③顾颉刚:《左丘失明》,《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④杨皑:《“瞽史”刍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⑤如胡适、徐中舒、王树民等都主此说。其中,王树民考辨最力,参见王树民:《瞽史》,《文史》第21辑。
    ⑥邓子美:《先秦“瞽史”性质的历史考察》,《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4期;王卯根:《“瞽史”的连及用法》,《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5期。
    ⑦多数学者赞同持这一观点,参见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历史教学》1962年第11期;徐中舒:《孔子与<春秋>》,《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赵逵夫《论先秦时代的讲史、故事和小说》,《文史哲》2006年第1期;饶恒久:《先秦时期历史档案的口述者:瞽矇职守与<国语>、<左传>的讲诵增饰》,《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等等。当然,也有学者持否定意见,如刘成荣《瞽史、音乐与<左传>口传说》,《北方论丛》2008年第4期。
    ⑧“成相体”是一种特殊的说唱文体,其中具体作品有《荀子》的《成相篇》五十六章、《汉书·艺文志》“杂
    赋类”的《成相杂辞》十一篇以及新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成相篇》等,这说明在战国秦汉间“成相体”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文体。对于“成相体”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来自民间的说唱形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来自宫廷的瞽史吟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后一说法的正确性。其实,清人卢文弨早已有过这方面论述,他认为《荀子》的《成相篇》“大约托于瞽矇讽诵之词”。近来的研究成果,大都遵从此说,如姚小鸥《“成相”杂辞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黎国韬《神瞽新说:兼论成相之起源》,《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孙进、江林昌《出土秦简<成相篇>与楚民族的瞽史说唱传统》,《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李炳海《<荀子·成相>的篇题、结构及其理念考辨》,《江汉论坛》2010年第9期;刘再生、陈瑞泉《<荀子·成相>“相”字析疑兼及“瞽”文化现象》,《音乐研究》2011年第3期。
    ①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8—30页。
    ②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③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6—57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非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2页。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②也有学者将“乐师”作为乐官的泛称,如阎步克先生的《乐师与“儒”之文化起源》一文就采用了“乐师”的概念,认为“乐师”是商周王朝中主管乐舞的官员(《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①如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文史》第2辑;1963年;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罗家湘:《<逸周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10页。
    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26页。
    ③[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
    594页。
    ①[清]陈奂:《诗毛氏传疏》第7册,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4页。
    ②因这段文字多有错简,这里在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本基础上,择善而从。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06页。
    ④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总第14辑)。
    ⑤陈致:《“万舞”与“庸奏”:殷人祭祀乐舞与<诗>中三颂》,《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4辑。
    ⑥方建军:《中原地区商周乐器文化因素分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①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叶正渤:《<汲冢周书·克殷解>、<世俘解>合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②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
    ③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161页。
    ④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页。
    ⑤贾海生:《周公所制乐舞通考》,《周代礼乐文明实证》,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33—159页。
    ⑥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①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51页。
    ②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③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页。
    ④对这一问题,学界仍有争论。可参见彭裕商《谥法探源》,《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杜勇《金文“生称谥”新解》,《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等等。
    ⑤可参见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7页;叶正渤:《<汲冢周书·克殷解>、<世俘解>合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
    ⑥李学勤:《清华简<夜>》,《光明日报》2009年8月3日。
    ⑦王国维:《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6页。
    ①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110页。
    ②钱穆:《周初地理考》,《古史地理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77页。
    ③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文史》第2辑。
    ④万舞之性质,有不同的解释。但这里以为,这是一种大型的团体舞。因持干,故称。
    ⑤[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⑥关于《夏小正》的年代问题,可参见李学勤《<夏小正>新证》,《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100页;胡铁珠《<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韩高年《上古授时仪式与仪式韵文:论<夏小正>的性质、年代及演变》,《文献》2004年第4期。《武观》的文献问题,可参见贾海生《<武观>、<五子之歌>与<离骚>》,《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3期。
    ⑦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总第14辑)。
    ⑧王维堤:《万舞考》,《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4辑(总36辑)。
    ⑨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5页。
    ①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文史》第2辑。
    ②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③陈致:《说‘夏’与‘雅’:宗周礼乐形成与变迁的民族音乐学考察》,《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
    ①付林鹏、曹胜高:《从乐教传统论<乐经>之形成与残佚》,《黄钟》2010年第1期。
    ②陈子展:《诗三百解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9—1160页。
    ①[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18页。
    ②[清]魏源:《诗古微》,《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583页。
    ③《礼记·祭统》,《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4页。
    ①[清]李黼平《毛诗紬义》,阮元、王先谦编:《清经解》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653页。
    ②[清]陈奂:《诗毛氏传疏》第7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4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24页。
    ①《礼记·乐记》:“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38页。
    ②姚小鸥、李文慧:《<周颂·有瞽>与周代观乐制度》,《文艺研究》2012年第3期。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34—1736页。
    ④可参见赵逵夫、贾海生《先秦文学编年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6—247页;马银琴《两周诗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178页。
    ①[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6页。
    ②关于西周的助祭制度,可参见许继起《周代助祭制度与<诗经>中的助祭乐歌》,《文学遗产》2012年第2期。
    ③《礼记·乐记》,《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42页。
    ④[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33页。
    ⑤清人姚际恒曰:“‘我客戾止’,虽或有他王之后在,然自以微子为重。书亦曰‘虞宾在位’,重先代后也。此诗微类《商颂·那篇》,固知古人为文亦有蓝本也。”参见《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39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36《杞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85页。
    ⑦[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1页。
    ①[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6页。
    ②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239页。
    ③[日]竹添光鸿:《毛诗会笺》第5册,台北:大通书局,1975年版,第2110页。
    ④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1页。
    ①姚小鸥、李文慧:《<周颂·有瞽>与周代观乐制度》,《文艺研究》2012年第3期。
    ②如《隋书·音乐志》就认为“《周官·大司乐》,一千三百三十九人”。近人对此数多不赞同,杨荫浏以为是“一千四百六十三人”(《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4页),陈应时以为是“一千六百一十人”(《有关周朝乐官的两个问题》,《艺术探索》1995年第1期),黎国韬则认为“不会少于一千六百五十人”(《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③清人顾栋高曾对《左传》中出现的诸侯乐官进行过纂集,可参见《春秋大事表》卷10《官制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71—1073页。
    ④对于“祭乐器”的解释,有不同的意见,如凌稚隆、梁玉绳、崔适等人均以“祭”为衍字。但日人泷川资言却认为“祭字不必衍,祭祀亦大师、少师所掌”(《史记会注考证》,北京:文学古籍社,1955年版,第226页)。泷川资言的说法是合理的,因为甲骨文中有大量祭祀用乐的记载,所以称“祭乐器”并无不妥。
    ⑤曹胜高:《先秦诸子天论的形成及其演变》,《古代文明》2007年第1期。
    ①曹胜高:《士的演进与殷周文化之转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②[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页。
    ③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7页。
    ①《史记》卷26《历书》如淳注:“家业世世相传为畴。律,年二十三传之畴官,各从其父学。”
    ②[清]段玉裁:《尚书撰异》,参见阮元编《清经解》第4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
    ③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9—105页。
    ①在《诗经》中,亦有这一过程的反映。根据甲骨文可知,“颂”为殷商的主要音乐形式,却被西周所仿造和使用;但西周建国后,又仿夏乐以制雅乐,从而形成自己民族的文化自尊。可参见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95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92页。
    ③孙诒让曰:“云‘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者,宪禁令众乐官不得作也。”《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92页。
    ④[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81页。
    ①吴高歌:《<周礼·大司乐>三大祭中的五音无商说考》,《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6期。
    ②冯洁轩《论郑卫之音》,《音乐研究》1984年第1期;任飞《“商”声、“商”调之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方建军《<周礼·大司乐>商声商调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王子初《周乐戒商考》,《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4期。
    ③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页。
    ①[清]俞樾:《群经平议》卷19,《续修四库全书》第17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14页。
    ②“九赐”,又叫“九锡”,其名目众说不一,如《公羊传·庄公元年》据《礼纬·含文嘉》云:“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钺,九曰秬鬯。”孔颖达《礼记·曲礼上》疏云:“其公羊说九赐之次与《含文嘉》不同,一曰加服,二曰朱户,三曰纳陛,四曰舆马,五曰乐则,六曰虎贲,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可见,各说文虽有差异,却大略相同。
    ③参见《礼记·王制》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32页。
    ①[日]白川静,袁林译:《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91页。
    ②《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80页。
    ③冯洁轩:《论郑卫之音》,《音乐研究》1984年第1期
    ①梁涛、刘宝才:《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先秦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60页。
    ②《礼记·乐记》,《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38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新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
    ②韩玉德:《<韶>乐考论》,《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
    ③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29页。
    ⑤有学者认为:“‘九招’、‘九韶’、‘九歌’、‘九辩’,当为一事。”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①姜亮夫:《楚辞通故》第4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75页。
    ②原文作《声歌》,现据毕沅、陈奇猷等人意见改为《唐歌》。《唐歌》即《康歌》,包括《九招》、《六列》、《六英》三乐。参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③后羿为东夷族,文献中多有明证。如《左传·襄公四年》:“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楚辞·天问》载:“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吕氏春秋·勿躬》:“夷羿作弓。”屡称“夷羿”,可见其为东夷部落首领无疑。
    ①刘志琴:《中国歌舞探源》,《学术月刊》1980年第10期。
    ②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郭沫若:《卜辞通纂》,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25—326页。
    ③王晖:《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考古学报》2007年第1期。
    ④闻一多:《天问疏证》,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5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4页。
    ②目前学界对商族起源地望有不同的说法,但本文更赞成王国维、郭沫若、徐中舒、胡厚宣、王玉哲等先生提出的“东方说”(其他说法可参见江林昌:《商族先公的起源发展与相关史事》,《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70—171页)。另外,现代考古学也确实证明了商民族不管在宗教信仰还是在意识形态诸多方面,都与东夷部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王树明:《泰山缘起》,《东岳论丛》1985年第3期)。
    ①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第540—543页。
    ②张学海:《论东夷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古代文明》第1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149页。
    ①江林昌:《五帝时代中国文明的重心不全在中原》,《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
    ②《史记·夏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曰:“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赐姓曰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3页。
    ③俞伟超在《早期中国的四大联盟集团》中说:“在军事民主制或文明时代初期,结为联盟的各部落常常轮流为长。启、益争统反映出夏、夷两大集团本是结为联盟而轮流执长的,而至大禹死后这个传统制度发生了剧变。”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④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65—868页。
    ⑤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⑥有学者言:“《九辩》、《九歌》,疑启以家天下为非,乃追述祖德以欺世人,托言上帝天乐尔。”沈祖绵:《屈原赋证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页。
    ②曹胜高:《<河伯>“以女妻河”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③[清]王夫之:《尚书稗疏》,《船山全书》第2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42页。
    ④[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页。
    ①[宋]蔡沈:《书集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②[清]王夫之:《尚书稗疏》,《船山全书》第2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42页。
    ③[清]王夫之:《尚书稗疏》,《船山全书》第2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42页。
    ④[清]王夫之:《尚书稗疏》,《船山全书》第2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45页。
    ①《礼记·月令》郑玄注,《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84页。
    ①《周礼·春官·大司乐》:“大飨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射,令奏《驺虞》;诏诸侯以弓矢舞。”《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1页。
    ②《周礼·春官·籥师》:“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飨、食,则亦如之。”《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1页。
    ①见《周礼·春官·乐师》郑玄注:“小事,小祭祀之事。”《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4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09页。
    ③鼓人、舞师虽不是大司乐属官,但从其职能看,也属专职乐官,故这里将其放在一起讨论。
    ④黎国韬:《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⑤[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11页。
    ①杨天宇先生亦有此疑问,认为:“《大司乐》‘掌成均(大学)之法’,《乐师》“掌国之学政’,《大胥》‘掌学士之版’,《小胥》‘掌学士之征令’,等等,则似当属之地官。”参见《<周礼>的内容、行文特点及其史料价值》,《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
    ②刘师培:《古政原始论》,《清儒得失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考》言:“殷人以乐造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79页。
    ④饶宗颐:《释与瞽宗》,《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177页。
    ⑤韩江苏:《从殷墟花东H3卜辞排谱看商代舞乐》,《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⑥[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⑦刘师培:《古政原始论》,《清儒得失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5页。
    ②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③[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乐略·乐府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83页。
    ①参见《周礼·春官·叙官》郑玄注,《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54页。
    ①清人刘宝楠云:“野人者,凡民未有爵禄之称也。”《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38页。
    ②此据孙诒让的意见,参见《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02页。
    ③王运熙:《说黄门鼓吹乐》,《乐府诗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232页。
    ④康保成:《先秦的散乐与夷乐》,《文化遗产》2008年第3期。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96页。
    ①本表在绘制过程中,曾参考过张国安先生的《大司乐机构人员构成、秩位及其命官特征一览表》,但有所不同。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①近年来,阎步克先生从官阶角度对中国古代官制进行了探索,他提出了品秩五要素,即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这基本涵盖了不同级别官员的身份特征。可参见《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70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页。
    ④陆德阳:《夏商西周残疾人事业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71页。
    ②《礼记·王制》郑玄注:“庶人在官,谓府史之属,官长所除,不命于天子国君者。”孔颖达疏:“官长谓冢宰为天官之长,司徒为地官之长,自所命,或若大府为府藏官之长,大司乐为乐官之长是也。”《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22—1323页。
    ③赵伯雄:《<周礼>胥徒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22页。
    ⑤贾公彦疏:“《周礼》之内,府、史大例皆府少而史多,而府又在史上。”《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0页。
    ①《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56页。
    ②《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0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50—651页。
    ②赵伯雄:《<周礼>胥徒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③刘师培:《舞法起于祀神考》,《清儒得失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
    ④《吕氏春秋·古乐》:“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
    ⑤《尚书·尧典》载舜时的设官模式是:先询问四岳有谁能任某事,四岳推荐某人之后,帝舜任命此人以官,被任命人推辞,再推荐与其能力差不多的人,帝舜坚持,此人才正式担任。像伯夷的官为秩宗,职是典三礼,而据郑玄注,其事是主天事、地事和人事之礼。《尧典》虽不载夔之官,但据上博简《容成氏》载:“舜乃欲会天地之气而听用之,乃立夔以为乐正。”说明战国时人将其视为乐正。
    ⑥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14页。
    ⑦[清]黄以周:《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07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05页。
    ②《左传·文公二年》,《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39页。
    ③《周礼·天官·叙官》载:“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贾公彦疏:“宫正上士二人为官首,中士四人为之佐,下士八人理众事。”诸官体例皆然,今依例释之。
    ④许倬云:《西周史(增补二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35页。
    ⑤郭沫若:《辅师嫠簋考释》,《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
    ⑥[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74页。
    ①[清]方苞:《周礼析疑》,《续修四库全书》第7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4页。
    ③《国语·晋语八》韦昭注:“师旷,晋主乐太师子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61页。
    ④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3页。
    ②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3-93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4页。
    ①《礼记·明堂位》,《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89页。
    ②《白虎通义·礼乐》载:“谁制夷狄之乐?以为先圣王也。先王推行道德,调和阴阳,覆被夷狄。故夷狄安乐,来朝中国,于是作乐乐之。”[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10页。
    ③陈应时:《有关周朝乐官的两个问题》,《艺术探索》1995年第1期。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4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23—1924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00页。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6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11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23—1724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23页。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33页。
    ⑤[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8页。
    ⑥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73页。
    ⑦郑玄注:“比犹校也。杜子春云:‘次比乐官也。’郑大夫读比为庀,庀,具也,录具乐官。”(《周礼·春官·大胥》郑玄注,《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5页)则汉人对其训释有两种意见,一是考校,一是登记。按《国语·齐语》:“比校民之有道者。”韦昭注:“比,比方也。校,考合也。谓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故释为考校是合适的。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22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24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比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01页。
    ①王靖献撰,谢谦译:《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②鲁洪生:《<毛诗>标兴本义考》,《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
    ③葛晓音:《“毛公独标兴体”析论》,《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①[清]范家相:《诗渖》,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②王小盾、马银琴:《从<诗论>与<诗序>的关系看<诗论>的性质与功能》,《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①[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90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25页。
    ③[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64页。
    ④《论语·阳货》,《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25页。
    ①王清珍:《<左传>赋诗现象分析》,《国学研究》第15卷。
    ②毛振华:《<左传>赋诗研究百年述评》,《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①周勋初:《“登高能赋说”演变和刘勰创作论的形成》,《文心雕龙研究》第2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176页。
    ②林岗:《论引诗》,《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①李炳海:《春秋后期引诗、赋诗、说诗的样态及走向》,《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期。
    ②林岗:《论引诗》,《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①祝秀权:《周礼与<小雅>部分诗篇的创作》,《燕京学报》第28期。
    ②[元]陈澔:《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59—160页。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8—559页。
    ①[清]胡承珙:《毛诗后笺》,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板,第1518页。
    ①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板,第48页。
    ②李炳海:《春秋后期引诗、赋诗、说诗的样态及走向》,《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期。
    ③刘立志:《从著述体式看汉代<诗经>学的发展与演进》,《中国诗歌研究》2007年第4辑。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99页。
    ①在先秦文献中,最常见的是前一义,后一义并不常见。而且,“威仪”一词,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即“思夫人自乱于威仪”,说得也是前一义。
    ②阎步克:《中古士族的容止崇尚与古代选官的以貌取人》,《国学研究》第15辑。
    ③沈文倬就持此说,可参见《菿闇述礼·容礼考》,《菿闇文存》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25页。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95页。
    ①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3页。
    ②曹建墩:《先秦礼制探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③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
    ④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页。
    ①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0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50—1551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80页。
    ②郑玄注:“大飨,飨宾客也。不入牲,牲不入,亦不奏《昭夏》也。其他,谓王出入、宾客出入亦奏《王夏》、《肆夏》。”贾疏云:“言不入牲,谓飨亦在庙,其祭祀则君牵牲入杀,今大飨亦在庙,诸侯其牲在庙门外杀,因即烹之,升鼎乃入,故云不入牲也。”《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1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83页。
    ④《周礼·春官·笙师》郑玄注,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版,第801页。
    ⑤[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99、1888页。
    ①参见扬之水:《说<大雅·韩奕>——<诗经>名物新证之三》,《中国文化》第14期。
    ②王平:《说鑾与金甬》,《考古》1962年第7期。
    ③[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88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00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70页。
    ②对于《肆夏》之三为何,历代注疏有不同说法。参见许兆昌:《“九夏”考述》,《古代文明》2008年第4期。
    ③关于射礼的具体情形,可参见杨宽《“射礼”新探》,《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
    716—741页;彭林《立德正己之礼:射礼》,《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0—165页;等等。
    ①[清]淩廷堪:《礼经释例》卷7《周官乡射五物考》,《续修四库全书》第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149页。
    ②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186页。
    ①[元]陈澔:《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82页。
    ②[清]阮元:《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1页。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96页。
    ①可参见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6页。
    ②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1页。
    ①关于“三恪”,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以虞、夏、殷之后为三恪,如杜预注即持此说;另一种则以黄帝、尧、舜之后为三恪,《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引《古春秋左氏说》即持此说。本文以为,杜预之说不足据,因为《乐记》有“投殷之后于宋”之说,既云“投”,何恭敬之有?故不得言为恪。
    ②褒封与新封不同。褒封是原有其地,今扩大之而已;新封则是原无其地,今立其国。其中,褒封是对针对先王之后,新封是针对子弟和功臣。参见金景芳:《<周礼>与<王制>封国之制平议》,《金景芳古史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0—201页。
    ①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5页。
    ②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③《国语·周语上》:“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页。
    ①据《周礼·春官·舞师》云:“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可见,六乐所祭者,都是大祭祀。
    ①此之天神不包括“昊天上帝”者,是因为昊天上帝在禘大祭的范围之内。
    ②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1页。
    ④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6—41页。
    ①关于“奏”、“歌”、“舞”的解释,历代治《周礼》者有不同意见,这里主要采用了孙诒让的观点。[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39—1740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32页。
    ③[唐]杜佑:《通典·乐典·乐六·清乐》,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718页。
    ④参见邹昌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283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62页。
    ②或以为郑玄所注,受汉代谶纬之学影响,并不一定符合周之实际。然据战国时的《石氏星经》佚文,已有相关方面的记载,像贾公彦疏引《石氏星经》曰:“房心为天帝之明堂,布政之所出。”考虑到掌星占之人的畴人性质,石氏所记可能有更早的来源;而《国语·周语下》载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事,也是从星占学的角度回答的,这说明至迟在春秋时,已经将星占与律历的使用结合起来的,故郑玄所注,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③杨英:《祈望和谐:周秦两汉王朝祭礼的演进及其规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04页。
    ①《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率诸侯伐楚的理由是:“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92页。
    ①[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740,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84页。
    ②[晋]王嘉:《拾遗记》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页。
    ③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7页。
    ①有日本学者指出,圣之最初含义是对神的祝祷,聆听神的应答和启示。[日]白川静:《字统》,日本东京:平凡社,1994年,第323—324页。
    ②[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316页。
    ③《文子·道德》:“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凡听之理,虚心清静,损气无盛,无思无虑,目无妄视,耳无苟听,专精积,内意盈并,既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长久之。”王利器:《文子疏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8页。
    ④黎国韬:《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发展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⑤[宋]朱申:《周礼句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73页。
    ②《史记·天官书》载:“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张守节《正义》曰:“《左传》云蔡墨曰:‘少昊氏之子曰黎,为火正,号祝融’,即火行之官,知天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43页。
    ①候气法的具体操作,参见付林鹏、曹胜高:《论<乐纬>解乐模式及其思想背景》,《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②许兆昌:《虞舜乐文化零证》,《史学集刊》2007年第5期。
    ③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页。
    ①参见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1956年第1期;饶宗颐《四方风新义》,《中山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李学勤《申论四方风名卜甲》,《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2页。
    ②殷历为建子,据李学勤先生推测,只有在公元前1249年时,立春恰在二月范围之内。李学勤《申论四方风名卜甲》,《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③《周礼·春官宗伯·籥章》,《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1页。
    ①袁珂先生认为:“‘有人名曰石夷’句下,疑脱‘西方曰夷’四字。”今补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448页。
    ②冯时先生曾比对殷墟卜辞和《尚书》、《山海经》中的四方风名,做过详细研究。冯时:《殷卜辞四方风研究》,《考古学报》1994年第2期。
    ③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①先秦文献虽屡次提到八风,但八风之专名,却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但在当时,亦有不同的说法。付林鹏、曹胜高:《论<乐纬>解乐模式及其思想背景》,《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②李纯一:《先秦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①沈建华:《释卜辞中的“凶风”和“虚风”》,《初学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57—61页。
    ②《国语·周语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3页。
    ③饶宗颐:《从贾湖遗物谈先民音乐智慧的早熟》,《文物》1987年第1期。
    ①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师和旅》,《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刘钊先生在《卜辞“师惟律用”新解》一文中有详细论述。张永山主编:《胡厚宣先生纪念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143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1页。
    ①[明]朱载堉:《律学新说》卷1《约率律度相求》,《乐律全书》第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
    3页。
    ②王逸言:“师旷,圣人也,字子野,生无目而善听,当晋平公时。”[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6页。
    ①宋瑞芝:《口述史学在史学研究中的功用》,《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
    ②饶宗颐:《史与礼》,《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5期。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70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67页。
    ②钱杭:《宗族的世系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5页。
    ③吕思勉:《周官五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④像《帝系》一篇,记上古帝王的传承谱系,其模式是“XX产XX,是为XX”。宋人欧阳修就通过其与《尚书》等传说的记载相比对,认为如果按《帝系》的说法,帝舜所娶尧之二女,其实是自己的曾祖姑,故于人伦不合。参见欧阳修《帝王世次图后序》,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93页。
    ⑤饶宗颐:《史与礼》,《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5期。
    ①清代从事《世本》辑佚工作的,有十余家,后多数被收入《世本八种》,包括:王谟辑本、孙冯翼辑本、陈其荣补订孙本、秦嘉谟《世本辑补》、张澍稡集补注本、雷学淇辑本、茆泮林辑本、王梓材《世本集览》。参见《世本八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4页。
    ②周晶晶:《<世本>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7页。
    ③王震中:《商代史》卷3《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页。
    ④《尚书·多士》,《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0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55页。
    ②阎步克:《乐师、史官文化传承之异同及意义》,《乐师与史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2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54页。
    ①章太炎:《六诗说》,陈平原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8页。
    ②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九、章太炎《六诗说》均持此说。
    ③晁福林:《读<周礼>札记》,《文史》第46辑。
    ①关于《诗经》中的“史诗”概念,学界还存有争论。但如果不拘泥于西方的“史诗”概念,而是从历史记忆存留的角度,去理解《诗经》中带有神话传说色彩的、叙述民族历史或英雄人物事迹的诗歌,均可视为广义的“史诗”。参见韩高年:《<诗经>分类辨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60页。
    ①顾颉刚:《左丘失明》,《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23—225页。
    ②王树民:《瞽史》,《文史》第21辑。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92页。
    ①[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46页。
    ②晋国有著名的董史世家,始祖为周平王史臣辛有的次子董。董因、董狐及董叔都是这一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参见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161页。
    ①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0页。
    ①曹胜高:《由先秦情志说论“诗言志”之本义》,《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②闻一多:《歌与诗》,《神话与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③韩高年:《<诗经>分类辨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63—66页。
    ②《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1页。
    ①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46页。
    ②这一制度应该是存在的,《孟子·梁惠王下》载齐宣王有“毁明堂”之问。据赵岐注,明堂即“泰山下明堂,本周天子东巡狩朝诸侯之处”。
    ③清人阎若璩在《古文尚书疏证》中说:“赵子常引其师黄楚望之言曰:《周礼》,王巡守,则大史、大师同车,又其官属所掌,皆有世奠系之说。方采诗(当为陈诗,据胡胐明意见改)之时,大师掌其事,而大史录其时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75页。
    ④[清]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75—576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2页。
    ②张克锋:《上古谏诤传统,献诗、采诗制度与诗歌讽谏论》,《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
    ③《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57、547页。
    ①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为商代作品越来越为学界所接受。可参见杨公骥《商颂考》,《中国文学》第一分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张松如《商颂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江林昌:《<商颂>的作者、作期及其性质》,《文献》2000年第1期。
    ②王国维:《说<商颂>上》,《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③马银琴:《两周诗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④杜预注:“《颂》有殷、鲁,故云盛德之所同。”《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7页。
    ⑤[宋]朱熹:《诗集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①何慎怡点校:《诗古微》,《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671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③[清]陈奂:《诗毛氏传疏》第8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47页。
    ④对“六诗”意义的历代解读,可参见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203页。
    ⑤王小盾:《诗六义原始》,《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②《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1页。
    ③《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1页。
    ④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203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1页。
    ②[明]朱载堉:《乐学新说》,《乐律全书》第5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75页。
    ③郑玄注“教六诗”言:“教,教瞽矇也。”《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6页。
    ①钱大昭《汉书辨疑》言:“夜诵官名,古宫掖之掖,亦作夜,因诵于宫掖之中,故谓之夜诵。”周寿昌《思益堂日札》言:“置官选诗,合于雅乐者,夜静诵之。”又言:“夜时清静,循诵易娴。”均无实质性证据。关于其讨论,见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6—107页。
    ②范文澜曰:“讴谣初得自里闾,州异国殊,情习不同,必抽绎以见意义,讽诵以协声律,然后能合八音之调,所谓采诗夜诵者此也。给事雅乐用夜诵员五人,其职在抽绎歌义,诵以明之。古者师箴瞍赋蒙诵,可见周代乐官,亦有以诵为专职者。”《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07页。
    ③[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版,第676页。
    ①李炳海:《<国风>的篇章结构及其文化属性和文本形态》,《中州学刊》2006年第4期。
    ①商承祚:《殷契佚存考释》,转引自李孝定编述《甲骨文字集释》,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版,第829页。
    ②陈世骧《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第155页。
    ③陈世骧《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第153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42页。
    ②至于《诗经》的配乐过程,赵敏俐先生做过详细研究,可参见《略论<诗经>乐歌的生产、消费与配乐问题》,《北方论丛》2005年第1期;《诗经》曲式问题,杨荫浏先生做过具体的讨论,可参见《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57—62页。
    ①[汉]蔡邕:《明堂阴阳论》,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01页。
    ②[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9页。
    ③《国语·楚语上》载申叔论各科教材:“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这里的《令》、《语》、《故志》、《训典》,即《书》之类。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5页。
    ②[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③马银琴:《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歌的传授系统》,《中国诗学》第9辑;后收入《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38页。
    ①《礼记·文王世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05页。
    ②《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13页。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0页。
    ①[清]王夫之:《礼记章句》,《船山全书》第4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508页。
    ②郑玄注认为小乐正、大胥、籥师、籥师丞“四人皆乐官之属,通职,秋冬亦学以羽籥”。《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04页。
    ③[清]朱彬:《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15页。
    ④[清]王夫之:《礼记章句》,《船山全书》第4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509页。
    ①李学勤通过对《夏小正》经传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考察,认为《夏小正》确实有古老渊源,是可靠文献。可参见《<夏小正>新证》,《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100页。
    ②关于《月令》著作年代的争论,可参见杨宽《月令考》,《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3—510页;陈铁凡《略论月令与礼记》,《三礼论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273—288页;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8—274页;章启群《<月令>思想纵议》,《哲学门》第9卷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9—128页。
    ③[元]陈澔:《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18页。
    ①[元]陈澔:《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②之所以不把此处放入乐教一节讨论,就是考虑到上节讨论的两周乐教,更大程度上是对新课程的学习,受教者都是新入学的国子。而这里负责习舞的,都是已入学国子。
    ③[清]黄以周:《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58页。
    ④《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陈澔注:“甲丙戊庚壬为刚,乙丁己辛癸为柔。先儒以外事为治兵,然巡狩朝聘盟会之类,皆外事也。内事,如宗庙之际、冠昏之礼皆是。”参见《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⑤可参见庞朴《“五月丙午”与“正月丁亥”》,《文物》1979年第6期;李学勤《<夏小正>新证》,《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92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18页。
    ②[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29页。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1页。
    ①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5页。
    ②[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78页。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78页。
    ④《月令》不载“秋合声”之时,孔疏就以季秋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当之。对此,孙诒让有所考辩,他引《大戴礼记·保傅》卢注云:“仲秋班学合声”,认为“盖以对仲春合舞推之,其说较孔为长”。今从其观点。[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19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7页。
    ①转引自曹胜高:《国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7页。
    ②郭嵩焘《礼记质疑》即云:“孟夏‘天子饮酎,用礼乐’,则燕礼也。”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207页。
    ③[清]王夫之:《礼记章句》,《船山全书》第4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397页。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11页。
    ⑤[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49页。
    ⑥郑玄云:“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9页)可见,“饮酎”是类似于燕飨的一种饮食之礼。
    ⑦王梦鸥在《礼记月令校读后记》一文中说:“《月令》本为执行此种政令之‘王者’而设计,与《周礼》之为六官治政而设计者略相似。《周礼》六官依天地四时而分职,所言者皆辅弼之事;《月令》亦依天地四时而为纲,故《月令》之为‘王礼’恰与《周官》之为‘官礼’互相补足。”参见李曰刚等:《三礼论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256页。
    ①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6页。
    ②郑玄认为周之常雩,多在四月和秋三月中举行,《月令》将其系之仲夏,是不对的。而孙希旦则郑玄的观点进行了辩驳,认为“是时百谷待雨而长,于四时之中需雨最亟,此雩之所以必于夏行之也”([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51页)。现采用孙氏的意见。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51页。
    ④[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50页。
    ①[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45页。
    ②鲁洪生:《<论语·侍坐>曾点之志本意考辨》,《学术论坛》2008年第3期。
    ③[元]陈澔:《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134页。
    ④[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18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79页。
    ②陈澔说此月“因烝祭而与群臣大为燕饮也”,《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①《礼记·月令》郑玄注,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81页。
    ②黄以周:《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67页
    ③朱善撰《诗解颐》卷2:“飨盛礼也,钟鼓大乐也,彤弓重器也。行之以盛礼用之,以大乐赐之。”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④[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30页。
    ⑤管东贵:《中国古代的丰收祭及其与“历年”的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1本,1960年。
    ①“烝祭”为祭祀先王之礼,其仪式的具体情况,很多学者都做过还原,可参见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87—192页;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9—63页。
    ②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③[清]黄以周:《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69页。
    ④飨礼之用乐,杨宽先生曾做过系统研究。可参见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2—764页。
    ⑤[清]王夫之:《礼记章句》,《船山全书》第4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449页。
    ①[清]郭嵩焘:《礼记质疑》,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207页。
    ②[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2页。
    ③[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72页。
    ④[元]吴澄:《仪礼逸经》,纳兰性德辑《通志堂经解》第14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版,第232—
    233页。
    ⑤[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2页。
    ⑥《礼记·月令》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84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79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06页。
    ①牛龙菲:《有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细腰鼓资料》,1987年第1期。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06页。
    ③[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页。
    ④钱穆:《周初地理考》,《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76页。
    ⑤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页。
    ①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②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7页。
    ③[清]程廷祚:《青溪集》,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版,第26页。
    ④《汉书·地理志下》:“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大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2页。
    ①[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6页。
    ②各种说法有十几种之多,可参见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45—353页。
    ③[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3—304页。
    ④参见赵逵夫《艰辛四季唱衣食:读<豳风·七月>》,《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4期。
    ①[清]俞樾:《群经平议》卷9,《续修四库全书》第17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148页。
    ②可参见李民《释<尚书>“周人尊夏”说》,《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
    ③张玖青、曹建国:《<七月>作年新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④朱熹曾提到先儒对《豳诗》、《豳雅》、《豳颂》的不同说解,其中“一说谓《楚茨》、《大田》、《甫田》是豳之《雅》,《噫嘻》、《载芟》、《丰年》诸篇是豳之颂,谓其言田之事如《七月》也。”[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12页。
    ①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51页。
    ②[清]牛震运:《诗运》,道光间重订空山堂刊本。
    ③[清]程廷祚:《青溪集》,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版,第26页。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05页。
    ⑤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⑥杨宽《月令考》,《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3—510页。
    ①《后汉书·鲁恭传》载鲁恭之言曰:“《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其变者唯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81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48—1249页。
    ①“暑”或为“煮”,各家校本不同,今据戴震校本而言。黄怀信等:《大戴礼记汇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108页。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15页。
    ④关于“馌礼”之义,可参见姚小鸥《田畯农神考》,《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226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13页。
    ②李白:《“田祖”、“田畯”考》,《学术交流》2009年第10期。
    ③姚小鸥《田畯农神考》,《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231页。
    ①荆亚玲:《“蜡祭”考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0—241页。
    ②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6—247页。
    ①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18页。
    ②如崔述、夏承焘、高亨等人都有怀疑。可参见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页。
    ①据《汉书·律历志》所引,原文当做“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咏,以出内五言,女听”。顾颉刚、刘起釪对此有详细考辩,可参见《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50—451页。
    ②有释为五常之言者,如《伪孔传》、《汉书·律历志》等主之;有释为诗者,宋人多主此论,如苏轼、叶梦得、蔡沈等都主此说;有释为五方之言者,如近人曾运乾等主之。可参见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51—452页。
    ②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③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④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①其中,《周礼·秋官·叙官》载象胥属官为:“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翟”,同“狄”,为蛮夷闽貉戎狄六族之总称,故共有181人;而“掌客”之徒有“二十人”和“三十人”两说,现据阮元校,定为二十人。《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2页。
    ②《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伯有使公孙黑如楚,辞曰:‘楚、郑方恶,而使余往,是杀余也。’伯有曰:‘世行也。’”世行,杜预注为:“世为行人。”《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9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34页。
    ④[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75页。
    ⑤《左传·昭公元年》载子产言曰:“子皙,上大夫。”(《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22页)子皙即公孙黑之字。
    ⑥《周礼·春官·大司乐》郑玄注,《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7页。
    ①《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30、731页。
    ②[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③《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63页。
    ①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47页。
    ②《左传·成公八年》,《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05页。
    ③[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49页。
    ①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46页。
    ②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09页。
    ③《礼记·表记》:“情欲信,辞欲巧。”《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44页。
    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郑子产以破陈之功,向当时的盟主晋国献捷。但郑国的行动未经过晋国批准,故晋国不打算接受子产的献捷,还让士庄伯去质问他,谁知却被子产的一番外交辞令所化解。士庄伯无计可施,只得向赵文子汇报,赵文子说:“其辞顺。犯顺,不祥。”最终接受了郑国的献捷。孔子在听说此事后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85页。
    ②《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36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24《乐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75页。
    ①顾颉刚主编:《古史辩》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45—646页。
    ②钱玉趾:《中国最早的文学翻译作品<越人歌>》,《中国文化》第19、20期。
    ③钱穆《读<诗经>》一文云:“今传《二南》二十五篇,或部分酌取南人之歌意,或部分全袭南人之歌句;然至少必经一番文字雅译工夫,然后乃能获得当时全国各地之普遍共喻,而后始具文学的价值。”《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1,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139页。
    ①《史记·乐书》所载:“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亦是“采诗”之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75页。
    ②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页。
    ③可参见晁福林《从王权观念变化看上博简<诗论>的作者及时代》,《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廖名春《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兼论子羔也可能传<诗>》,《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④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130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08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58页。
    ③[宋]朱熹:《诗集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阎步克:《乐府诗<陌上桑>中的“使君”与“五马”》,《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②张西堂:《诗经六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79页。
    ①[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②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卫卿北宫文子引《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二句(《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16页),但称为“卫诗”,由此可知卫人之态度。
    ③顾炎武说:“邶、鄘、卫,本三监之地,自康叔之封未久而统于卫矣。采诗者犹存其旧名,谓之邶、鄘、卫。”[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136页。
    ④赵逵夫:《诗的采集与<诗经>的成书》,《文史》2009年第2辑。
    ⑤其实,这并无矛盾,因《汉书·食货志》在叙述“采诗”前,有“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的记载,则言孟春时,民皆在野,岁八月时,民将入邑,都是与行人接触的最佳时机。故班言“孟春”,刘曰“八月”,都是笼统言之,其所指是一致的。
    ⑥赵逵夫先生对此做了有益的探讨,但其将先秦采诗诸说统一对待,未加以区别,则与本文意见不同。可参见《诗的采集与<诗经>的成书》,《文史》2009年第2辑。
    ②若《国语·鲁语下》谓“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可能就是文字校理工作。徐复观也指出:“诗与乐不可分,太师主乐,则诗当为太师所专主。但将歌唱之诗,书之简策,且将篇章加以编次,就当时的情形来说,则非史臣莫属。”参见《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学的成立》,《两汉思想史》第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①王清珍:《<左传>赋诗现象分析》,《国学研究》第15卷。
    ②[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六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页。
    ③如:刘丽文《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礼学渊源及形成的机制原理》,《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王秀臣《燕飨礼仪与春秋时代的赋诗风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曹建国《春秋燕飨赋诗的成因及其传播功能》,《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等等。
    ④如清人陈寿祺有《飨礼考》,收入《左海经辨》;林昌彝撰《三礼通考》,有《飨礼》一节;秦蕙田撰《五礼通考》,有《飨燕礼》一节;褚寅亮《仪礼管见》对燕飨礼也有详细考辩,等等。今人则有许维遹《飨礼考》、杨宽《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等,均可参见。
    ⑤[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说·燕飨通名说》,《清经解续编》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850页。
    ①刘雨:《西周金文中的飨与燕》,《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68—73页。
    ②《左传·成公十四年》,《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13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0页。
    ①陈子展:《诗三百解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8、654、657页。
    ②[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3页。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77页。
    ④《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05页。
    ⑤[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8页。
    ⑥[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说·燕飨通名说》,《清经解续编》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850页。
    ①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①[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说·燕飨通名说》,《清经解续编》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850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38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47页。
    ④据杜预注:“去所,辟席。”则是离席起立,以示敬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70页。
    ①当然,此处并不包括“礼终后燕”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稍后还会讨论。
    ②《左传·成公十二年》,《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10页。
    ①吴静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5页。
    ②《左传·昭公元年》杜预注,《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21页。
    ①路寝又可称之为内朝或燕朝。据杜佑《通典》卷75云:“诸侯三朝:路寝为内朝,中朝在路门外,外朝在应门外。”[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041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35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80页。
    ③[清]劳孝舆:《春秋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页。
    ①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113页。
    ②[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六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页。
    ③[清]赵翼:《陔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8页。
    ④许维遹:《飨礼考》,《清华学报》14卷1期。
    ①何定生:《诗经与乐歌的原始关系》,《定生论学集》,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版,第76页。
    ②《国语·晋语四》韦昭注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53页。
    ③[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8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2页。
    ②现代学者就多将《诗经·周颂》中的很多作品视为史官创作的结果,像公木、赵雨就说:“周颂的制作,大都出自史官和太师(乐官)的手笔。”(参见《诗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刘操南也说:“《周颂》三十一篇……作者为周公、召公、周王或史臣。”(参见《诗经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③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邬国义、吴修艺编校:《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①清人孔广森引盛德注云:“太史为左史,内史为右史。按《国语》‘访于辛、尹’,谓辛甲、尹佚,并周史也。《左传》以辛甲为太史,则尹佚内史矣。《周官》内史掌赞王命诸侯,故《书》曰‘作册佚告’。”《大戴礼记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页。
    ②胡新生:《异姓史官与周代文化》,《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①徐复观:《原史》,《两汉思想史》第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①可参见李学勤《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李守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周颂》,赵平安《<芮良夫>初读》,均见《文物》2012年第8期。
    ②李守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周颂》,《文物》2012年第8期
    ③[宋]朱熹:《诗集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④《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1页。
    ⑤为方便起见,此简文字均以今之文字写出。
    ⑥参见赵平安:《<芮良夫>初读》,《文物》2012年第8期。
    ①[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72、2108—2109页。
    ①[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65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98页。
    ③[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24页。
    ④闻一多:《歌与诗》,《神话与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155页。
    ⑤罗根泽:《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罗根泽说诸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7页。
    ②吕思勉:《周官五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③刘起釪:《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17页。
    ④赵平安:《<芮良夫>初读》,《文物》2012年第8期。
    ⑤日知:《<周礼>中的邦国和国家》,《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2、3期。
    ①顾颉刚:《畿服》,《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页。
    ①这方面的论文有:项阳《<乐经>何以失传》,《光明日报》2008年6月23日第12版;罗艺峰《由<乐纬>的研究引申到<乐经>与<乐记>的问题》,《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10月1日;田君《<乐经>的性质与亡佚新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第1期;付林鹏、曹胜高《从乐教传统论<乐经>之形成与残佚》,《黄钟》2010年第1期;项阳《“六代乐舞”为<乐经>说》,《中国文化》第31期;李婷婷《<乐经>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夏之卷;田君《历代<乐经>论说流派考》,《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4期。
    ②邓安生:《论“六艺”与“六经”》,《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
    ③罗艺峰《由<乐纬>的研究引申到<乐经>与<乐记>的问题》,《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10月1日。
    ④项阳:《<乐经>何以失传》《光明日报》,2008年6月23日第12版。
    ①[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7页。
    ②[清]朱彝尊原著,侯美珍等点校:《点校补正经义考》第5册,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筹备处,1997年版,第
    474页。
    ③[清]邵懿辰:《礼经通论》,顾颉刚主编:《古籍考辨丛刊:第二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28页。
    ④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9页。
    ⑤夏传才:《十三经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⑥[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58—259页。
    ①赵敏俐先生认为雅乐是指在周代的各种礼乐礼仪上所演奏的正乐,在这些仪式中,正乐的演奏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如金奏、升歌、笙奏、下管、间歌、合乐、无算乐等,多见于《周礼》、《仪礼》、《左传》等典籍中。赵敏俐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78页。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5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0页。
    ③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④夏传才:《十三经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⑤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9页。
    ①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1—33页。
    ②《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25页。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3页。
    ②[日]本田成之著,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③余敦康:《宗教·哲学·伦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④《史记》卷47《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8页。
    ⑤《后汉书》卷44《徐防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00页。
    ⑥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①刘师培:《刘师培讲经学》,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②刘师培:《刘师培讲经学》,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③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97—600页。
    ④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⑤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乐记>论辩》,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⑥周予同先生说:“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孔子以后的著作,也不得冒称为经。他们以为经、传、记、说四者的区别,由于著作者身份的不同;就是孔子所作的叫做经,弟子所述的叫做传或叫做记,弟子后学辗转口传的叫做说。”《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6页。
    ①《汉书》卷22《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3页。
    ②熊十力:《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75—976页。
    ②[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卷6《僖公二十四年》,日本东京:富山房编辑局,明治44年版,第49页。
    ①[宋]程大昌:《考古编·续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页。
    ②《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2页。
    ③《礼记·乐记》,《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7页。
    ④《释名·释乐器》曰:“人声曰歌。”[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页。
    ⑤《礼记·乐记》,《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7页。
    ①王小盾:《中国音乐学史上“乐”“音”“声”三分》,《中国学术》2001年第3期。
    ②《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1页。
    ③朱自清:《诗言志辨》,《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06页。
    ①项阳:《<乐经>何以失传》,《光明日报》,2008年06月23日第12版。
    ②有学者以为,西周礼乐制度之形成,首先即对于殷代祭祀之礼的改造上。西周初之祭礼是殷礼跟周礼并存,不但祭祀殷代先王,还继承了殷代的人殉制度。后周公摄政,首先即对祭祀之礼进行改造,即舍弃了祭礼中的殷礼成分,形成了特有的礼乐文化。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179页。
    ③[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71页。
    ①王秀臣:《“仪礼时代”与<仪礼>中燕飨礼仪中的诗乐情况分析》,《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1期。
    ①陈元锋:《乐官文化与文学:先秦诗歌史的文化巡礼》,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①《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84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25页。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赋诗大都是自己歌唱,有时也教乐工歌唱;《左传》有以赋诗为‘肄业’(习歌)的话,有‘工歌’‘使大师歌’的话……赋诗和献师都合乐;到春秋时止,诗乐还没有分家。”(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9页。)顾颉刚在《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中说:“赋诗是交换情意的一件事。他们在宴会中各自揀了一首合意的乐诗叫乐工唱。”(《古史辩》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8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25页。
    ②《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68页。
    ③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69页。
    ④王清珍:《〈左传〉赋诗现象分析》,《国学研究》第15卷。
    ①[清]魏源:《诗古微》,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76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③[宋]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6页。
    ④孔子在当时还是有很强的影响力。《史记·孔子世家》记定公十年春,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又记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15、1918页。
    ⑤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8—500页。
    ①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170页。
    ②楼宇烈整理:《康有为学术著作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3、72页。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④姜忠奎:《纬史论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⑤朱彝尊《经义考》卷167《乐·乐经》:“乐之有经,大约存其纲领。然则,《大司乐》一章即《乐经》可知矣。”即以《大司乐》为《乐经》;熊十力先生则直接将《乐记》视为《乐经》,他说:“愚谓《礼记》中有《乐
    记》一篇,即是《乐经》。”熊十力《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①《乐纬》佚文中脱商、羽二音所配之星,今以类推之,商属金当与太白相配;羽属水当与辰星相配。
    ①发明是凤凰的一种。付林鹏、曹胜高:《论<乐纬>解乐模式及其思想背景》,《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②据《管子·地员篇》,宫音之数为81,宫音三分益一得出徵音之数108,徵音三分损一得商音之数72,商音三分益一得羽音之数96,羽音三分损一得角音之数64。
    ③[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543页。
    ①《周书·卢辩传》载:“初,太祖欲行《周官》,命苏绰专掌其事。未几而绰卒,乃令辩成之。于是依《周礼》建六官,置公、卿、大夫、士,并撰次朝仪,车服器用,多依古礼,革汉、魏之法。事并施行。”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04页。
    ①对四夷之乐乐名的记载,各家不同。详参曹胜高主编《汉赋与汉代文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7页。
    ①[德]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74页。
    [1]阮元等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2]国学整理社辑.诸子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本,1986.
    [3](西汉)伏生撰.尚书大传[M].丛书集成本.
    [4](西汉)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西汉)董仲舒撰,(清)苏舆义证.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西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西汉)刘向辑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西汉)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9](西汉)刘向撰,赵仲邑注.新序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0](东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白虎通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1](东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东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4](晋)王肃注.孔子家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5](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6](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7](南朝宋)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南朝梁)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9](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0](唐)虞世南等编,(清)孔广陶校注.北堂书钞[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9.
    [21](唐)徐坚等编.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2](唐)欧阳询等编,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3](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24](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5](宋)洪兴祖注.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宋)朱熹撰.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7](宋)朱熹撰.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8](宋)朱熹撰.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9](宋)蔡沈撰.书集传[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30](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
    [31](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2](清)永瑢等撰.四库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3](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4](清)沈德潜选.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5](清)章学诚撰.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6](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7](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8](清)王先谦撰.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9](清)马瑞辰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0](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1](清)魏源撰.诗古微[M].长沙:岳麓书社,2004.
    [42](清)俞正燮撰.癸巳类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43](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4](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5](清)胡承珙.毛诗后笺[M].合肥:黄山书社,1999.
    [46](清)黄以周.礼书通故[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7]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8]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
    [49]王贻梁、陈建敏撰.穆天子传汇校集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0]黄怀信等撰.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1]方诗铭、王修龄撰.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2]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3]曹锦炎、沈建华编著.甲骨文校释总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5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5]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白川静.西周史略[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2]曹建国.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曹胜高.国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曹胜高.中国文学的代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7]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8]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9]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0]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11]陈双新.西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12]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13]陈子展.诗三百解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4]陈子展.楚辞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5]陈元峰.乐官文化与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6]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7]丁山.商周史料考证[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18]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19]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M].济南:齐鲁书社,1994.
    [20]方建军.商周乐器文化结构与社会功能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1]方建军.地下音乐文本的解读[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2]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3]傅斯年.诗经讲义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4]傅道彬.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5]高亨.文史述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7]葛志毅.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8]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9]过常宝.楚辞与原始宗教[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0]过常宝.原史文化及其文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1]郭伟川.先秦六经与中国主体文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2]郭杰等.先秦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3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34]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3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36]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7]韩高年.《诗经》分类辨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8]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9]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0]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1]贾海生.周代礼乐文明实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2]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3]江晓原.天学真原[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4]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8.
    [45]江林昌.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6]毛振华.《左传》赋诗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7]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8]黎国韬.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49]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0]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5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52]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3]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54]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55]李零.中国方术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56]李零.中国方术续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57]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8]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9]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60]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1]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62]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3]刘操南.《诗经》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64]刘冬颖.《诗经》“变风变雅”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5]刘冬颖.出土文献与先秦儒家《诗》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66]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7]刘怀荣、宋亚莉.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8]刘起釪.古史续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9]刘师培.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0]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72]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73]罗家湘.先秦文学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74]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5]马银琴.两周诗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6]马银琴.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7]彭林.《周礼》主体思想及成书年代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8]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9]钱玄.三礼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0]钱志熙.汉魏乐府艺术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81]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2]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乐记》论辩[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83]沈建华编.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4]沈建华.初学集:沈建华甲骨学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85]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86]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87]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8]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9]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0]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92]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93]王秀臣.三礼用诗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4]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95]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1.
    [96]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7]谢谦.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98]熊申英.乐以和同:东周之前的乐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99]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100]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1]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02]许倬云.西周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103]许倬云.求古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04]许兆昌.先秦乐文化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105]薛永武.《礼记乐记》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06]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07]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8]杨华.先秦礼乐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09]杨隽.典乐制度与周代诗学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10]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1]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1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113]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14]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15]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6]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17]张崇琛.古代文化探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8]张丰乾.《诗经》与先秦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9]张富祥.东夷文化通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0]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121]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4.
    [122]张树国.乐舞与仪式: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123]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24]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5]赵敏俐.周汉诗歌综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126]赵敏俐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7]赵敏俐.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28]赵逵夫等.先秦文学编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29]周延良.诗经学案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30]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31]朱自清.诗言志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1]曹胜高.《天问》的原创意图[J].云梦学刊,2006(4).
    [2]曹胜高.由先秦情志说论“诗言志”之本义[J].文艺理论研究,2009(3).
    [3]曹胜高.性情论之变迁与“诗缘情”的形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3).
    [4]曹胜高.由聘礼仪程论季札观乐的性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2).
    [5]曹建国.《诗》本变迁与“孔子删诗”新论[J].文史哲,2011(1).
    [6]曹书杰、王志清.后稷感生传说的文化内涵解析[J].民俗研究,2011(2).
    [7]陈四海、马梁.“儒”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J].交响,2006(3).
    [8]陈四海、李小虎.论先秦音乐艺术家:瞽矇[J].人民音乐,2009(9).
    [9]陈四海.乐府:始于战国[J].音乐研究,2010(1).
    [10]陈致.“万(萬)舞”与“庸奏”:殷人祭祀乐舞与《诗》中三颂[J].中华文史论丛,2008(4).
    [11]方建军.楚简《采风曲目》释义[J].音乐艺术,2010(2).
    [12]伏俊琏.谈先秦时期的“诵”[J].孔子研究,2003(3).
    [13]傅道彬.《孔子诗论》与春秋时代的用诗风气[J].文艺研究,2002(2).
    [14]付林鹏.论乐的性质及其义理化进程[J].孔子研究,2011(6).
    [15]高华平.古乐的浮尘与诗体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1(5).
    [16]高华平.楚简文字中的“师”、“保”、“傅”与先秦的保傅制度[J].中国文化研究,2012(2).
    [17]高天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鼓辨析[J].考古学报,1991(2).
    [18]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J].文史,1979(6).
    [19]郝铁川.论春秋官制的演变[J].中国史研究,1987(1).
    [20]江林昌.《商颂》的作者、作期及其性质[J].文献,2000(1).
    [21]康瑞军.历代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音乐学,2007(3).
    [22]李炳海.《诗经·国风》的篇章结构及其文化属性和文本形态[J].中州学刊,2006(4).
    [23]李炳海.《雅》诗的文本形态和结构模式[J].甘肃社会科学,2009(2).
    [24]李炳海.《国风》郑诗的结集及其时代特征[J].中州学刊,2010(4).
    [25]李炳海.春秋后期引诗、赋诗、说诗的样态及走向[J].社会科学战线,2011(1).
    [26]李学勤.“天亡”簋试释及有关推测[J].中国史研究,2009(4).
    [27]李壮鹰.《尚书尧典》论乐辨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8]李振峰.殷商瞽矇与卜辞的诗体结构[J].文艺评论,2011(2).
    [29]连劭名.金文所见周武王时代的礼乐活动[J].文物春秋,1998(1).
    [30]连劭名.商代的礼乐与乐师[J].殷都学刊,2007(4).
    [31]刘成荣.瞽史、音乐与《左传》口传说[J].北方论丛,2008(4).
    [32]刘再生、陈瑞泉.《荀子成相》“相”字析疑兼及“瞽”文化现象[J].音乐研究,2011(3).
    [33]吴予敏.巫教、酋邦与礼乐渊源[J].北京大学学报,1998(4).
    [34]漆子扬.从《仪礼》乐制的变通看周代乐礼的文化属性[J].中国文化研究,2008(1).
    [35]钱志熙.周汉“房中乐”考论[J].文史,2007(2).
    [36]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释庸豐鞀[J].中华文史论丛,1980(2).
    [37]裘锡圭.释万[J].中华文史论丛,1980(2).
    [38]丘琼荪.楚调钩沉[J].文史,1983(21).
    [39]孙世洋.上古“诗”的原型确立、范畴拓展与《诗经》的形成源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0]孙晓晖.先秦盲人乐官制度考[J].黄钟,1996(4).
    [41]王贵民.商朝官制及其历史特点[J].历史研究,1986(4).
    [42]王齐洲.“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J].清华大学学报,2010(1).
    [43]王齐洲.春秋时期中国文学观念的发展[J].吉林大学学报,2009(3).
    [44]王胜华.先秦表演艺术史料汇笺乐官卷[J].中国音乐,2007(2).
    [45]王维堤.万舞考[J].中华文史论丛,1985(4).
    [46]王小盾.夏代的“九歌”及其同五行说的关联[J].中国音乐学,2007(4).
    [47]王小盾.论汉文化的“诗言志,歌永言”传统[J].文学评论,2009(2).
    [48]吴高歌.《周礼大司乐》三大祭中的五音无商说考[J].中国历史文物,2004(6).
    [49]吴土法.《周礼》宗祀乐事官联考[J].杭州大学学报,1997(2).
    [50]项阳.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1).
    [51]项阳.“武音”辨[J].中国音乐,2009(2).
    [52]夏含夷.从西周礼制改革看周颂演变[J].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3).
    [53]夏麦陵.考古所见商代的乐舞[J].中原文物,1984(4).
    [54]夏承焘.采诗和赋诗[J].中华文史论丛,1962(1).
    [55]徐宗元.金文中所见官名考[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57(2).
    [56]姚小鸥.“成相”杂辞考[J].文艺研究,2000(1).
    [57]姚小鸥、李文慧.《周颂有瞽》与周代观乐制度[J].文艺研究,2012(3).
    [58]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J].历史研究,1995(3).
    [59]于文哲.《尚书》中的原始戏剧艺术[J].广西大学学报,2010(1).
    [60]张崇琛.“薇”与《诗经》中的“采薇”诗[J].齐鲁学刊,2002(4).
    [61]张恩普.《礼记·乐记》文学批评思想探讨[J].古籍整理学刊,2006(1).
    [62]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4.
    [63]张三夕.关于上博简《孔子诗论》编联排序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5).
    [64]赵敏俐.略论《诗经》乐歌的生产、消费与配乐问题[J].北方论丛,2005(1).
    [65]赵敏俐.乐歌传统与《诗经》的文体特征[J].学术研究,2005(9).
    [66]赵逵夫.拭目重观,气象壮阔:论先秦文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4).
    [67]赵逵夫.诗的采集与《诗经》的成书[J].文史,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