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礼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戴禮記》是西漢禮學家戴德编纂的一部禮翠類文獻彙編。西漢武帝時期,戴德和戴聖同問學於禮經博士后倉,研習十七篇《儀禮》。戴德、戴聖在傳習《儀禮》的同時,又分別選擇一些禮记類文獻作為參考補充材料,造就是八十五篇的《大戴禮記》和四十九篇的《禮記》。相對於《禮記》,《大戴禮記》研習者少,至南宋時亡佚大半。由於傳授源流不明,學者如陳振孫等對其學術價值產生了懷疑。民國時期,著名學者洪業囿於今古文經學的藩籬,認定《大戴禮記》成書于東漢,這個結論更加影響了學者們對此書的使用。本文在前賢時彥的研究基礎上通過考辨戴德生平經歷,認定《大戴禮記》確是戴德编纂。通過對各篇的考辨,認為它們分別撰寫於春秋至西漢武帝時期,是研究禮學、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戴德與<大戴禮記>》,主要考辨了戴德的生平和《大戴禮記》的成書時間。研究《大戴禮記》成書時間,必須對编纂者戴德的生平和學術經歷有一個清楚的瞭解。第一節,通過對后倉、戴聖、信都王劉興等與戴德生平關係密切相關三人的人生經歷的考察,大致推定戴德約生於漢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左右,他從后倉的求學時間大致在武帝末期至昭帝時期,他去世的時間大約在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至漢成帝陽朔二年(公元前23年)之間。第二節,通過考辨認定《大戴禮記》確實由戴德编纂而成,它的成書時間大致在戴德被任命為信都王太傅之後,即公元前37年以後。第三節,對《大戴禮記》各篇章按内容歸類,並論述其學術價值。
     第二章為《<大戴禮記>伕篇考實》。在第一節“《大戴禮記》的流傳”中,簡述自東漢到南宋的流傳經歷,八十五篇本《大戴禮記》至南宋時只剩下四十篇。第二節“《大戴禮記》輯伕研究”中,介紹歷代學者對《大戴禮記》的輯伕研究情況,并重點表述武内義雄、阮廷焯、劉曉東三位學者的輯佚成果。第三節“《大戴禮記》佚篇的考察”中,通過分析對歷代文獻對《大戴禮記》的徵引,考辨出《論法》、《喪服變除》、《文王世子》、《辨名記》、《政穆》、《祭法》等六篇為《大戴禮記》亡佚之篇,而對於《大戴禮記》其他的亡佚篇章,因為傳世文獻不足的緣故,已經無法得知其篇名。第四節“略論《大戴禮記》佚篇亡佚的原因”中,筆者認為不立于學官和内容脫離時代是《大戴禮記》亡伕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大戴禮記>中的禮類文獻》,《大戴禮記》中的《諸侯遥廟》、《諸侯釁廟》、《投壺》、《公冠》這四篇,性質與《儀禮》是十七篇性質相同,筆者認為屬於《漢書.藝文志》著錄的“禮古經”五十六篇,與《儀禮》類似,它們的成書時間約在戰國前期。《易本命》探索陰陽造化,充分反映了儒家學者對世界的探索,可看作是儒家的世界觀。《朝事》篇與《周礼》一書關係密切,是河間獻王之後,禮學家研讀《周禮》進行的再創作,包含了儒家治國以禮的思想。
     第四章《<大戴禮記>中的學類文獻》,“曾子”十篇是曾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記錄下來的曾子言論記錄,是研究曾子學派的寶貴資料。《五帝德》、《帝繫》將許多傳說中的古代帝王虛擬血緣關係納入一個系统,是戰國末期大一統帝國政治形勢逐漸形成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戴德從《荀子》一書中選取《勸學》、《禮三本》篇。《禮察》篇乃戴德取自賈誼《新書》,從學理的角度上強調了禮的重要性。
     第五章《<大戴禮記>中的政類文獻》,《夏小正》是現存最早的時令類文獻,是中國時令類文獻的濫觴,據說傳自夏代,根據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綜合判斷,認為它成書於西周時期。通過對《夏小正傳》文本語言特點進行分析,筆者認為其成書於春秋晚期。《哀公問五義》、《哀公問於孔子》是記載孔子朝見魯哀公的言論,是研究儒家學派政治思想的珍貴文獻,它們的成書時間大約在戰國前期。《孔子三朝記》七篇是戰國中晚期儒家學者為了宣傳儒家學說而撰述的著作。《衛將軍文子》中記述子貢與文將軍文子之間的對話,對孔門的十二位弟子進行了評價,山本篇可見儒家是如何對人物進行評價的。《文王官人》、《武王踐阼》是戰國時期學者們撰寫的擬史類文獻,《文王官人》講述如何鑒別人的品德,以及按照他們的才能授予適合官職的理論。《武王踐阼》講述武王訪詢姜尚治國大道,武王製銘以警身的故事。《保傅》篇乃取自賈誼《新書》,論述在太子培養中應該採取的措施。《盛德》、《名堂》則論述治國以禮的道理,體現了儒家學者的政治理想。
     第六章《观像識人的變遷一從<大戴禮記>到九品官人法》,第一節“九品官人法制度下的選人方式”,論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銓選制度的變化。第二节“九品官人法中呈现出来的用人原则”,笔者将《人物志》一书中呈现出来的选人方式、原则、程序与《文王官人》篇进行封比,论证其是在先秦时期选人寅践经验基础上的造步,具有重要的雁史意羲。
Dadai Liji(The Rites by Dai De)was a ritual literature compilation compiled by the Western Han ritualist Dai De. Dai De and Dai Sheng learned from the ritual doctor Hou Chang and researched the seventeen-section Etiquette during the emperor Wu period of Western Han Dynasty. While learning and spreading the Etiquette, Dai De and Dai Sheng also chose some ritual literature as reference and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the forty-nine-section Rites and the eighty-five-section Dadai Li ji. Compared to the Rites, fewer people researched Dadai Liji, which lost more than half to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Because of its abstrus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scholars such as Chen Zhensun grave doubt about its academic valu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the famous scholar Hong Ye confined to the "ancient writing classic study" and "up-to date writing study", holding the conclusion that Dadai Liji was writte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hich affected scholars'use of it much more. By studying Dai De's life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research, this paper held that Dadai Liji was compiled by Dai De himself really. Through researching each article of Dadai Liji, we believed that they were written respectively by Confucian scholars from the Spring-autumn Period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y were important materials of studying the theory of rite and Confucianism.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I mainly researched Dai De's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time when Dadai Liji was written.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completion time, we mus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iler Dai De's life and academic experiences. Section I, through the life experience of Hou Chang、 Dai Sheng and Liu xing(Xin Du Wang),which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Dai De, we approximately inferred that Dai De was born in about the first year of Tianhan in emperor Wu or so (100BC). He learned from Hon Chang from the last stage of emperor Wu to emperor Zhao roughly, the time he past away was about the second year of Yangshuo in emperor Hancheng period (37BC). Section II, we refuted some scholars'view that Dadai Liji was writte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believed that it was compiled by Dai De exactly and it was written after Dai De was appointed as grand tutor of Xin Du Wang, that was after37BC. Section III, we classified all chapters of Dadai Liji and demonstrated its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Chapter Il is The Research of the Lost Papers in Dadai Liji. Section I described the spread history of Dadai Liji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Sourthern Song dynasty. I affirmed that Dadai Liji which originally had85papers retained only40papers in the sourthern song dynasty. Section II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of Dadai Liji's lost papers in history, and mainly focused on Wunei Yixiong, Ruan Tingzhuo and Liu Xiaodong's research. Section III studied quotations from Dadai Liji of the literature of past dynasties, and certified that these are Dadai Liji's lost papers which contains six papers, namely Shifa, Sanfubianchu, Wenwangshizi, Bianmingji, Zhengmu and Jifa. Due to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 can't find out the names of other lost papers. Section IV studied the reason of the lost of Dadai Liji, I believe there are two main two reasons for the lost of Dadai Liji, one is the Dadai Liji couldn't obtain officianl recognition, the other is it's content had divorced from its historical situation.
     Chapter III, Ritual literature in Dadai Liji,mainly discoursed the contents and completion time of Zengzi containing10sections、Kongzi San Chao Ji containing7sect ions、Wei jiangjun Wenzi、Zizhang Wen Ruguan、Wenwang Guanren and Wuwang Jianzuo. Zengzi was Zengzi's speech records recorded by his disciples and further disciples and it was precious materials of researching Zengzi's doctrine. Kongzi San Chao Ji was a book written by Confucian scholars on the pretext of Confucius in order to propagate Confucianism. Weijiangjun Wenzi which on the pretext of dialogues between Zigong and Weijiangjun Wenzi, evaluated the eight disciples of Confucius. From this article we could see the evaluation thoughts when Confucianism evaluated people. Both Wenwang Guanren and Wuwang Jianzuo were literature imitating of classical styles written by scholar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former was about how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 of others and grante suitable official pos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talents. The latter narrated a story on the pretext of Wu Wang consulted Jiang Shang statecraft and Wu Wang made inscribed motto to alert himself.
     Chapter IV, Educational literature in Dadai Liji, we discoursed Wudi De and Dixi which described the ancient imperial descent were written by scholars of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y took many legendary ancient emperors into one system and were the thought reflection of the unified empire of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ormed gradually. Dai De chose Quanxue and Li San Ben from Xunzi which written by Xunqing, the Confucian masters of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e refuted the statement that all the same chapters between Xunzi and Dadai liji were Xunzi collected from Dai brothers'Rites.We thought that the two chapters were written by Xunzi exactly and was elected into Dadai liji by Dai De. Benming and Yi Benming explored the Yin-yang doctrine, fully reflected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hapter V, Political literature in Dadai Liji, we discoursed that Baofu and Lica were collected from Jiayi's Xinshu by Dai De. Baofu discoursed the role of Taifu in Prince culture, while Lica discoursed the importance of rite. We considered that Chaoshi and Shengde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Zhou Rites, they were ritualists' re-creation when they researched Zhou Rites which was discovered by He Jian Xian Wang, and they contained the political ideals of the Confucian.
     Chapet VI is The Change of Recognition of Personal Quality from Individual's Appearance—From Dadi Liji to Nine Grades Official Selection System. Section I is the method of selecting officials under nine grades official selection system. it discussed the change of official selection system during the Wei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ection II is the principle of official selection in nine grades official selection system. I compared the methods, principles, procedures of official selection in Renwuzhi with Wenwang Guanren. And it shows that official selection in the Wei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had great progress than the Pre-qin Periods. This ha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引文
①[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74页。《七略》乃刘歆所撰,刘向所撰为《别録》,《七略》据《别録》改编而成,二书俱亡佚,清代学者有辑本。
    ②[唐]孔颖连:《礼记正义》,吕友仁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③[东汉)班固:《汉害》,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710页。
    ①阮元:《大戴礼记补注序》,《大戴礼记补注》,孔广森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07册,第509页。
    ①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前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①孫顯軍:《<大戴禮記>詮釋史考論·自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4頁。
    ②徐喜辰:《<大戴禮記>及其史料價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6年第3期。
    ③史應勇:《兩部儒家禮典的不同命運》,《學術月刊》2000年第4期。
    ④黄惧信:《<大戴禮記>傳本源流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1期。
    ⑤黄愧信:《關於<大戴禮記>源流的幾個問題》,《齊魯學刊》2005年第1期。
    ①丁蘭豔:《<大戴禮記>研究綜述》,《華中師範入學研究生翠報》2009年第3期。
    ②張磊:《上海博物館竹書<内豊>與(大戴禮記) “曾子十篇”》,《管子學刊》2007年第1期。
    ③雜新慧:《上博楚簡<内豊>與<曾子>十篇》,《齊魯學刊》2009年第4期。
    ④劉光勝:《<大戴禮記·曾于立事>篇題考》,《殷都學刊》2010年第1期。
    ⑤曹建墩:《據上海博物館藏竹書校讀<大戴禮記>一則》,《中原文物》2009年第1期。
    ①胡钱珠:《<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②李白:《<大戴礼·夏小正>所用曆法考证》,《敛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③末永高康:《<孔子三朝记>初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④燕国材、卞军凤:《<大戴礼记>的心理测验思想》,《心理科学》2009年第5期。
    ①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杭州大毕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①裘锡圭:《中国出土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②以上内容的撰寓参考骈宇骞、段书安编著的《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00、468、470页。
    ①余嘉锡:《古书通例·古书多造作故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27页。
    ①[東漢]班固:《漢書·儒林传》,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615页。
    ②《漢書·藝文忐》,第1710頁。
    ③[南朝宋]范嘩:《後漢書·儒林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2576頁。
    ④《漢書·地理志》中記載地名稱“梁”的有兩處,其一是河南郡的梁縣(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南),其一是梁國(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二戴的故鄉梁是指梁國,非是河南郡的梁縣。《元和姓纂》卷九記載說:“末戴公之後,以謐為姓。宋人夫戴惡,漢有信都太傅(守)戴德,九江太守戴聖。”西漢的梁國在西周時期正是宋國的封地。
    ⑤三家立為博士的時間並不相同,戴聖繼承后倉的師法,后倉卒後,即繼任為后氏禮博士,其後完成師法,任小戴禮博士。戴德生前雖曾創立家法,但並未立為博士,戴德卒後,其弟子徐良完成人戴師法,在西漢哀帝、平帝時期始得立為大戴礼博士。而慶普雖完成家法,但一直未被立為博士,僅以私學遞相傳授。《漢書。藝文志》、《後漢書.儒林傅》稱“三家立於學官”、“三家皆立博士”都是後人對前述事實的總括追述,並不代表著实际情形。详细情况可參沈文倬先生《黄龍十二博士的定員和大學郡國學校的設置》一文。
    ①[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613页。
    ②《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下》,第800页。
    ①沈文倬:《从汉初今文经的形成说到雨汉今文(礼>的傅授》,《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第231页。
    ②王鳄:《(礼耙)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第314页。
    ③《汉书·儒林傅》,第3594页。
    ①见沈文倬先生《从汉初今文经的形成说到两汉今文(礼>的傅授》,第231页。
    ②安作璋、熊钱基:《秦汉官制史稿》下册,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第243页。
    ①[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彭林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①[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第1998页。
    ①[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録》引刘向《别録》曰:“古文记二百四篇。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羲》,吕友仁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①[唐]魏徵等撰:《隋害·经籍志》,第925页。
    ②吴承仕:《经典释文序绿疏证》,秦青点校,北京:中革书局,1984年,第201页。
    ③[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98页。
    ④《汉书·艺文志》,第1709页。
    ①[清]丁晏:《逸礼扶微》,《续修四库全书》第110册,第662页。
    ①[清]黄以周:《礼书通故》卷一,北京:中华书局,第16页。
    ①[南宋]隙振孙:《直齐书绿解题》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6页。
    ②余嘉锡:《古害通例》卷三《古书单篇别行之例》,《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8页。
    ③洪桨:《仪礼引得序》,《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页。
    ①洪業:《礼记引得序》,《洪業输学集》第218页。
    ②洪菜:《礼记引得序》,《洪業输学集》第219页。
    ③杨天宇:《输<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第60页。
    ①杨天宇:《论<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第6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74页。
    ②王葆玹:《礼类经记的各种传本及其流派》,《经学今诠续编》,《中国哲学》编辑部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8页。
    ③群细情况可参见《河北定孙40号汉墓发掘简报》,兑《文物》1981年第8期。封墓中出土竹简的研究情况,可参兑骈宇骞、段害安:《二十世纪出土筒帛综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00页。
    ①丁进:《两<戴记>考论》,2002年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②《礼记正义·学记》,第1443页。
    ①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式礼>害本的撰作》,第19页。
    ②[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顯学篇》,北京:中华害局,1998年,第456页。
    ③《史记·夏本纪》,第89页。
    ④胡钱珠在《<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一文中,根据《夏小正》记载的星象通过推算韶为《夏小正》在周代曾广泛使用,其产生的峙间可推溯到夏代。胡文见《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2000年第3期。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51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351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4页。
    ②《荀子集解》,第7页。
    ①《荀子集解》,第537页。
    ②[两汉]贾谊:《新书校注》,阎振益、钟夏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90页。
    ③《新书校注》,第192页。
    ①《新书校注》,第196页。
    ②《新书校注》,第178页。
    ③《新书校注》,第180页。
    ④《新书校注》,第397页。
    ⑤《新书校注》,第400页。
    ①《新害校注》,第400页。
    ②《新书校注》,第239页。
    ③黄怀信等撰:《逸周害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61页。
    ④《逸周书汇校集注》,第763页。
    ①《逸周书汇校集注》,第764页。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一,第608页。
    ②《礼记正羲》卷二十三,第666页。
    ①《礼记正义》卷四十六,第1443页。
    ②[唐]贾公彦:《周橙注疏》,彭林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46页。
    ③[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彭林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13页。
    ①《隋书·经籍志》,第925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傅》,第2178页。北京,中华书局。
    ③[宋]晁公武:《郡齐读书志》,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73页。
    ④[宋]陈振豫:《直齑书绿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6页。
    ⑤[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跋大戴礼记》,吕友仁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9年,第462页。
    ①阮廷焯:《礼大戴记佚篇佚文考略》,《大睦杂志·语文业害》第一辑第一册,第262页。
    ②孙启治,陈建华编:《古佚书辑目录·经部·礼记类》,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9页。
    ①武内义雄:《两戴记考》,江侠庵《先秦经籍考》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53页。
    ②《仪礼注疏》,第11页。
    ①洪颐煊、莫伯骥的说法常均来自钱大昕。钱大昕认为:“郑康成《六艺论》雲戴德传记八十五篇,戴圣传记四十九篇。此云百三十一篇者,合大、小戴《记》所传而言。《小戴记》四十九篇,《曲礼》、《檀弓》、《杂记》皆以简策眔多分为上下,实止四十六篇,合大戴之八十五篇正协百卅一之数。”参见钱大昕《廿二史考巽》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此说,黄以周已证其误,见《礼书通故》第一第15页。
    ②阮廷焯:《礼大戴记佚篇佚文考略》,《大陆杂志》第二十四卷第三期,台北,1962年。
    ①刘晓东:《<大戴礼记>佚篇考辨》,《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业》第五辑,北京:中华害局,第48页。
    ①[唐]虞世南著,孔廣陶校注:《北堂書鈔》卷九十四,《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212冊據清光緒十四年孔氏三十三萬卷堂刻本影印,第442頁下欄。
    ②[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卷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標點本,第396頁。
    ⑧[宋]姚鉉编:《唐文萃》卷四十一,《叫部叢刊》初編第317冊據明嘉靖刊本影印,第119頁下。
    ④[末]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卜五,《四部叢刊》初編138冊據瞿氏藏鐵琴銅劍樓藏宋紹熙刊本影印,第358頁下。
    ⑤本文所提到的南宋韓元吉刻本,寅指明袁氏嘉趣堂影刻韓元吉本。真正的南宋韓元吉刻本清代學者尚能見到,但今日已經難覓其蹤。筆者將清代學者引用韓元吉刻本的文字與嘉趣堂本相對照,發現無一不合,另外結合嘉趣堂本中的避諱字情況,可知嘉趣堂本乃韓元吉本的影刻本。本文中所指韓元吉本,實指此本。
    ①[清]王摸辑:《汉魏遗书钞·经翼》第二册,《续修四库全书》子部1199册,第626页下栏。
    ②[清]洪颐煊辑:《经典集林·总目》,《续修四库全害》子部1200册,第377页下栏。
    ③[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仪礼类》,《续修四库全书》子部1201册,第571页下栏。
    ①[束汉]蔡邕:《蔡中郎文集》卷十,《四部业刊》初编98册据明阑雪堂活字本影印,第111页下。
    ①[唐]李涪:《刊误》卷下《昭穆》,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8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8页。
    ②[唐]皮日休:《皮子文数》卷五《补<大戴礼·祭法>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标点本,第44页。
    ①阮廷焯在《礼大戴记佚篇佚文考略》中辑有这六篇的佚文,较为纤细,可参看。见《大睦杂志·语文业书》第一辑第一册,第264页。
    ①[南宋]斡元吉:《大戴礼记·序》,戴德:《大戴礼记》,《四部业刊》初编第10册,影印明袁氏嘉趣堂刊本,第一页下。
    ②[南宋]周必大:《拟唐开元礼序》,萧嵩等撰:《大唐开元礼》卷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页上栏。
    ①[清]曹元弼撰:《礼经学》卷四,清宣统元年刻本。
    ①以上甲骨文资料转引自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一文,第11页。
    ②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彭林整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8页。
    ③彭林:《论遷廟礼》,《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7页。
    ①高明:《大戴礼记今注今译》,第385页。
    ②沈文倬先生认为《仪楷》中的造四篇产生於鲁哀公末年至鲁悼公初年,公元前五世纪中期。见氏著《略输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宗周礼乐文明考论》第24页。
    ③[唐]孔颖连:《礼记正羲》卷第六十五,第2197页。
    ④高明:《大戴礼记楷记今注今译·投壶·题解》,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第443页。
    ①王鍔:《(礼记)成书考》,第126页。
    ②[唐]孔颖达:《春秋左傅正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91页。
    ①[唐]孔颖达:《春秋左傅正羲》,第1491页。
    ②李小成:《投壶考》,《江汉论坛》2005年第4期,第101贾。
    ③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倦檀)书本的撰作》,《宗周礼乐文明考输》,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①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第24页。
    ②杨竟:《“冠礼”新探》,《古史新探》,北京:中华害局,1965年,第236页。
    ①[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三,彭林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②此处采于鬯说,见《香草校书》卷三十六《大戴礼记三》,北京:中华书局,第732页。孔广森认为此处指大夫、士之孤子无父兄者,恐未常。
    ①[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目绿》,第9页。
    ①李学勤:《郭店楚简<六德>的文献学意义》,《郭店楚筒国隙学衍研讨舍输文集》,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①简文采用李零所做的释文,李零先生根据本篇筒文的内容定名为《六位》,见李零:《郭店楚筒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②李学勤:《郭店楚简<六德>的文献学意义》,第19页。
    ③王锷:《<礼记>成书考》,第155页。
    ①刘彬:《<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第25页。
    ②[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序》,第8页。
    ①[唐]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三十,947页。
    ②[唐]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三十三,第1020页。
    ③[唐]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三十八,第1232页。
    ①[柬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傅》,第2410页。
    ②[唐]魏徵等:《隋害》卷三十二,第925页。
    ①[清]周广业:《经史避名匝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清抄本,1999年,第368页。
    ①[西汉]司焉迁:《史记·仲尼弟子列傅》,第2205页。
    ②罗新慧:《曾子生平考析》,《毕术月刊》2000年第2期,第71页。
    ③《史记·仲尼弟子列傅》,第2185页。
    ④[宋]邢昺:《论语注疏·先逛篇》,阮元《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498页。
    ⑤《论语注疏·学而篇》,第2457页。
    ①[清]王安定:《宗型志》卷三,贾广超主编:《曾子校释》,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0页。
    ②蒋伯潜:《褚子通考》下编《<曾子>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48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傅》,第2205页。
    ①金德建认为《孝经》是由曾子弟子编撰而成的,见氏著《司马迁所见书考·曾参作(孝经)的推测》,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99页。
    ②《论语注疏·阳货篇》,第2526页。
    ①《输语注疏·学而篇》,第2457页。
    ①罗新慧:《上博楚筒<内正>与<曾子>十篇》,《齐鲁学刊》2009年第4期,第21页。
    ②钟肇鹏:《曾子学派的孝治思想》,《求是齐业稿》,巴蜀书社,2001年,第360页。
    ①《史记·五帝本纪》,第46页。
    ①刘起于:《我国古史傅说时期综考》,《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5页。
    ①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页。
    ②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第4页。
    ③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第7页。
    ④方诗铭、王梦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2页。据方诗铭所撰《前言》,《竹书纪年》记载时间下限是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则此时间可视为此书的大致完成时间。
    ⑤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七册,海南出版社,第114页。
    ①李零:《容成氏·说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害》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9页。
    ②引文采用隙到《上博楚简(容成氏>舆古史傅说》一文中的释文,隙文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连接位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79以下所引《容成氏》
    均出自隙文。
    ③姜广辉:《上博藏筒(容成氏)的思想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23日,第三版。
    ①彭裕商:《禅让说源流及学派具衰》,《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10页。
    ②裘锡圭:《谈谈上博简<子羔)篇的简序》,《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朱渊清、廖名春主编,上海害店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①李零:《郭店楚筒校续记》(增订本),第123页。
    ②李零:《郭店楚筒校读记》(增订本),第124页。
    ③彭邦本:《楚简<唐虞之道)初探》,《郭店楚简学衔研讨会输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264页。
    ④彭裕商:《禅让说源流及学派兴衰》,《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12页。
    ①[清]谢墉:《荀子笺释序》,《荀子集解·考证上》,王先谦撰,中华书局,1988年,第13页
    ②梁启超:《要藉解题及其读法》,《敛冰室合集》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第43页。
    ①胡迪:《中国哲学史大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②杨筠如:《荀子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21页。
    ③本部分的撰写探纳了张小蒴博士《荀子传经考》第二章《荀子傅(礼)考》的部分研究成果。
    ④沈文倬:《略输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宗周礼乐文明考论》,第49页。
    ⑤钱玄说见氏著《三礼通输》,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7-48页。王鳄说见氏著《(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害局,2007年,第100、152、207-208、221页。此处采纳了张小频博士的研究成果。
    ⑥[西汉]刘向:《荀卿新书书绿》,《荀子集解》,第557页。
    ①张西堂考证《荀子》的论文有两种,其一为《<荀子>真伪考》,刊登于《史学集刊》第3期,1937年。另一篇为《<荀子·劝学篇>冤词》,刊登于《古史辨》第6册。张亨考证《荀子》的论文为《<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刊登於《大陆杂誌》第42卷第2期。
    ①张亨:《<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第102页。
    ②张亨:《<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第102页。
    ③张亨:《<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第103页。
    ①张西堂:《<荀子·劝学篇>冤词》,《古史辨》第6册,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①张西堂:《<荀子·勃学篇)冤词》.第104页。
    ②《史记·孟子荀卿列傅》,第2348页。
    ①[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诂》,王文錦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2頁。
    ②今本《新書》中已無《禮察》一篇,汪中《賈誼新書序》稱:“《新書》五十八篇,漢梁太傅洛陽賈誼撰。今广一篇,校本《傅》白‘凡人之知’至‘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觀之也’四百三十四宁,書亡其文,據以补之。”見汪中著,田漢雲点校《新編汪中集》,廣陵書社,2005年,第422页。余嘉錫么l叫庳提要辨证》亦同此說,見《四庫提要辨证》第541頁。良勇案:《漢書》此三百三十四宁正略同于《大戴禮記·礼察》篇,惟汪、余二先生木指,则此段文字與《大戴禮記·禮察》篇之關係,筆者以為《大戴禮記.禮察》篇正是戴德取自《新書》,且據《大戴禮記·保傅》引《新書》例,此篇在《新書》中也可能被稱作《禮察》。
    ①高明:《大戴禮记今注今譯》,第52頁。
    ②《漢書·賈誼傳》,第2265頁。
    ③[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孫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24頁。
    ④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证》,第539頁。
    ⑤[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徐小蠻、顧美華點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70頁。
    ⑥姚鼐認為:“贾生书不传久矣,世所有云《新書》者,妄人偽為者耳。班氏所載賈生之文,條理貫通,其辭甚偉。及為偽作者分晰不復成文,而以陋辭聯廁其間,是誡由妄入之謬,非傳寫之誤也。”見姚鼐《惜抱軒詩文集》卷五《辨賈誼<新書>》,劉季高點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2頁。盧文弨也認為:“《新書》非買生所自為也,乃習於賈生者萃具言以成此書耳,猶夫《管子》、《晏子》非管、晏之所自為。”見盧文弨《抱經堂文集》卷十《書校本賈誼<新書>後》,1933年北京直隸書局影印《抱經堂叢書》本。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一,第771页。
    ②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第544页。
    ③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第546页。
    ①《大戴》作“聘射”而《小戴》作“聘覲”,俞樾認為: “聘謂聘禮,射謂射禮。古者諸侯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宮,進爵絀地,於此乎在。是天子之射禮亦所以御諸侯也,故聘射之禮廢,則諸侯之行惡矣。今《禮記.經解》篇作‘聘覲之禮廢’,疑後人不得得旨意而臆改之,非《戴記》之舊。《朝事篇》曰: ‘古者天子為諸侯不行禮義,不修法度,不附於德,不服於義,故使射人以射禮選其德行。職方氏、人行人以具治國,選其能功。’可證明此篇之義。”見《群經丫議》卷十七《聘射之禮廢》條,《續修凹庫全書》第178册,第277頁。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9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羲·礼运》,第776页。
    ①徐復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吕氏春秋>及其对汉代学术与政治的影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②陈氏认为今本《夏小正》的十一月、十二月本无正文,乃后人不晓太阳历,将十月的记载内容割裂分为十一、十二月而成。
    ③陈久金:《论<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第308页。
    ④刘尧汉等:《彝夏太阳历五千年——从彝族十月太阳历看<夏小正>原貌》,《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第72页。
    ①[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目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2页。
    ①[清]朱骏聲:《傳經室文集》卷凹《夏小正補傳序》,《續修叫库全书》第1514冊,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05页.
    ②“人舍菜”沘即釋菜之鸛初入學時,以蘋蘗之屬奠祭之。咳刷禮。备官。人胥众 “春入學舍采合舞,郑玄注曰:“舍,即釋也;釆,讀為菜。始入舉,必釋菜礼尢師也。菜,蘋蘩之屬。”見錢玄等撰:《三禮辭典》第1260頁“釋菜”條。
    ③洪誠:《中國歷代語言文字學文選》,《洪誡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9頁。
    ①《论语注疏·实问》,第2512页。
    ①《史记·鲁周公世家》,第1545页。
    ②《论语注疏·为政》,第2463页。良勇按:《史记·孔子世家》亦耙载此条,孔子的答语基本相同,只是问政的主角换成了季康子。
    ③秦飞:《“鲁哀公问孔子”文献综合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第11页。
    ④[唐]孔颖达:《春秋左傅正义》,浦卫忠等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945页。
    ①[清]郭广藩:《蒋子集释》卷七下,北京:中华害局,2004年,第717页。
    ①[清]工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38页。
    ②《礼记正义·哀公问》,第1911页。
    ①[清]杭世骏:《续礼记集说》,《续修四库全书》第102册,第463页。
    ①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4页。
    ②[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清]翁元圻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90页。
    ①阮廷焯:《孔子三朝记考》,《大陆杂志·语文业书》第二辑第二册《目绿学考订》,第357页。
    ②末永高康:《<孔子三朝记>初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20页。
    ③[清]洪颐煊:《孔子三朝记·目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08册,第131页。
    ①四代,江语、王聘珍、洪颐煊皆注为“虞、夏、商、周”,任铭善指出:“四代谓唐虞夏商耳。观下文二帝之眇及哀公稻服周室之典,可知霓舜并举而不数当代。”权衡褚说,常以任说为准,见氏著《大戴礼记考论》三篇,《学衍集林》第三卷,第20页。
    ②[清]朱酸声:《孔子三朝耙序》,《傅经室文集》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14册,第606页。
    ①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1页。
    ①阮廷焯:《孔子三朝记考》,《语文业书》第三辑《经学·解诂·褚子》,台湾大陆杂志社,第357页。
    ②武内羲雄:《礼记の研究》,《武内羲雄全集》第3卷,转引自末永高康《(孔子三朝记)初探》一文。
    ①陈连广:《前秦儒家流派的演变及其有关问题》,《史学集刊》,1987年第3期,第6页。
    ②陈速广:《前秦儒家流派的演变及其有关问题》,第2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檀弓上》,第294页。
    ②《礼记正义》卷十《檀弓上》,第293页。
    ①[宋]邢昺:《论语注疏·雍也》,阮元《十三经注疏》本,第2478页。
    ②《论语注疏·颜渊》,第2502页。
    ③《输语注疏·雍也》,第2477页。
    ④《论语注疏·颜渊》,第2502页。
    ⑤《论韶注疏·雍也》,第2477页。
    ⑥如藉,《孔子家语》作“如借”。不探怨,《孔子家语》作“不深怨”。《家语》原文引自浙江图书馆藏玉海堂本《孔子家语》。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傅》,第2191页。
    ①《论语注疏·子路》,第2506页。
    ②《论语注疏·实问》,第2512页。
    ③《论语注疏·实问》,第2513页。
    ④《输语注疏·子罕》,第2491页。
    ⑤《史记·仲尼弟子列傅》,第2198页。
    ⑥“其言曰性,都其富哉,任其戎”,《家语》作“其言循性,其都以富,材任其戎。
    ⑦《输韶注疏·实问》,第2511页。
    ⑧《论语注疏·先进》,第2500页。
    ⑨好学省物而不态,《家韶》作“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
    ⑩《输语注疏·先进》,第2500页。
    ①笃雅其有礼节也,《家语》作“笃雅有节”
    ②《论语注疏·学而》,第2457页。
    ③《论语注疏·泰伯》,第2487页。
    ④“满而不满,实如虚,通之如不及”,《家语》作“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
    ⑤《论语注疏·子张》,第2531页。
    ⑥《论语注疏·子张》,第2531页。
    ⑦“不侮可侮,不佚可佚,不敖无告”,《家语》作“不侮不佚,不傲五告”
    ⑧《论语注疏·八佾》,第2466页。
    ①《输语注疏·子张》,第2531页。
    ②《输语注疏·学而》,第2458页。
    ③《论语注疏·颜渊》,第2503页。
    ④“学以深,厉以断,送迎必敬,上友下交”,《家语》作“学之深,送迎必敬,上交下接若截焉”。
    ⑤《输语注疏·雍也》,第2478页。
    ⑥《史记·仲尼弟子列傅》,第2206页。
    ⑦荀於民利矣,《家捂》作“苟利於民矣’
    ⑧《输语注疏·里仁》,第2471页。
    ⑨《论语注疏·子张》,第2532页。
    ⑩是故不忘,《家语》作“是故不妄”
    ①南宮绢,《論語》、《史記》作“南宮迪”,《禮記.檀弓》、《孔子家語》作“南宫編”,鄭玄《禮記注》曰:“南宫絹,孟僖子之子南宮閱也,宁子容。”《史記索隱》曰:“其人是孟僖子主子仲孫閱也,蓋居南宮因姓焉。
    ②《論語注疏·公治长》,第2473页。
    ③《論語注疏.憲問》,第2510頁。
    ④《禮記正義》,第320頁。
    ⑤“入户未嘗越屨,往來過人不履影”,《家語》作“;伹入於戶,未嘗越履,往來過之,足不履影’
    ②《论语注疏·为政》,第2462页。
    ①《论语注疏·宪日》,第2535页。
    ②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第336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李零:《郭店楚筒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②李零:《上博筒三篇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③[唐)孔颖连:《礼记正羲》,第2105页。
    ①[清]汪闌:《大戴禮記注補·目錄》,《續修四庫全書》107册,第263頁。
    ②《漢書·藝文志》,第1706頁。
    ③張岩:《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第十六章第四節《<文王官人>“論德使能”制度》,上海三聯書店,
    2004年,第326頁。
    ①[清]郭广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1054页。
    ②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第335页。
    ①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第332页。
    ②罗家湘:《<逸周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③王连龙:《<逸周害>研究》,社含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4页。
    ①[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第1页。
    ②吴廷燮:《大戴礼记解诂十三卷》提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88
    ①[西漢]戴德:《大戴禮記》,[清)戴震校,光緒二十五年广雅書局重刊武英殿聚珍本。
    ②由於出上文獻的大量出現,當代學者們對《孔子家語》一書的性質已經有了新的認識。廖名春先生在《從上博簡<民之父母)“五至”說論<孔子家語·論禮)的真偽》一文中,將《孔子家語·論禮》、《禮記.孔子閒居》與上博簡《民之父母》篇相對照,論定嫂家語》所記更真灾,更加符合原意,並刁L抄襲喀禮記》而來。廖氏的發現對我們頗有啟發意義,济代學者不見出土文獻,限於時代語境,對《家語》產生了錯誤的評價,新小土的接近文獻原貌的戰國竹簡啟示我們對《家語》一書的價值要做出新的認識。廖文見《湖南大學学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
    ③黄怀信:《大戴禮記汇校集注·前言》,第20頁。
    ①方旭东:《上博筒(民之父母)篇论析》,《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朱渊清、廖名春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57页。
    ①上博简《民之父母》篇的释文探自《<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读本》,陈美阑等撰,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2页。
    ①[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第5页。
    ②陈佩芬:《武王践阼·说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0页。
    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简·武王践阼》校读,刘娇执笔,2008年12月30日,发表於复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网页链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76
    ①正(?),此三字陳佩芬隸定為“喻堂微”,楊華先生認為常作“逾當楣”,“當楣”為禮書中常見之語,其說可從。见楊華《上博簡<武王踐阼>集釋(上)》,《扑岡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①晁福林:《从上博简<武王践阼>看战国时期的古史编撰》,《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第120页。
    ①[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序绿》,《续修四库全书》第108册,第511页。
    ②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第547页。
    ③[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目录》,第3页。
    ①[南朝宋]范晔:《复汉书·肃宗孝章帝纪第三》,第138页。
    ②《复汉书·班固傅》,第1373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贾谊思想的再发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②赵善诒:《说苑疏证·前言》,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第2页。
    ①[清]俞樾:《褚子平议》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559页。
    ①[清]王引之:《经羲述闻》卷十一“出就外舍”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277页。
    ②《汉书·艺文志》,第1720页。
    ③《汉书·食货志》,第1122页。
    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4页。
    ①黄怀信:《关于<大戴礼记>源流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第17页。
    ②《汉书·昭帝纪》,第223页。
    ①[清]汪銘:《大戴禮記注補·目錄》,《續修四庫今書》第107册,第261頁。
    ②[唐]魏徵等撰:《隋書》卷四十九《牛弘傳》,第1304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四十四,第1216頁。
    ④[清]王聘珍:《人戴禮記解詁·目錄》,第6頁。
    ①[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一《孔子家捂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769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齐鲁书社2009年,第293页。
    ①唐銊:《考订古害撰作年代通则补说》,《文史》第十五辑,第296页。
    ①《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上》,第1215页。
    ②《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57页。
    ③《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下》,第1243页。
    ①[晋]隙寿:《三国志·魏害·别邵傅》,北京:中华害局,第619页。
    ②[清]永瑢等:《四库全害总目》,北京:中华书局,第1009页。
    《白虎通疏證》,清·陳立撰,《新编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抱經堂文集》,清·盧文昭撰,王文錦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著,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春秋繁露義證》,蘇與撰,锤哲点校,《新编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崔东壁先生遺書》,清·崔述撰,曰.那珂通世校點,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春秋史》,顧德融、朱順龍著,上海:上海人民山版社,2001年
    《人戴禮記彙校集注》,黃懷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參撰,丙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人戴禮記匯校集解》,方向東撰,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大戴禮記解詁》,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十三經清人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大戴禮記注補》十三卷《附錄》一卷,汪銘撰,《績修四庫全書》第一〇七冊影印嘉慶九年金元钰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人戴禮記補注》,孔廣森撰,《續修四庫全書》第一〇七冊影印嘉慶刻羿軒孔氏所著書本。《人戴禮記斟補》,孫詣讓撰,雪克點校,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大戴禮記今注今譯》,高明注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大戴禮記>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资枓彙编》,何志華、朱國藩、樊善標编,香港:香港中文入學出版社,2004年。
    《<大戴禮記>詮釋史考論》,孫顯軍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帝繫新研——楚地山土戰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研究》,郭永秉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戴震全書》,戴震撰,張岱年主編,《安徽古籍叢書》第二輯,合肥:黄山書社,1995年。
    《二十世紀山土簡帛綜述》,駢宇騫、段書安编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風俗通義校注》,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新編諸子集成績編》本,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國語集解》(修訂本),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古代文史研究新探》,裘錫圭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顧頡剛著,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古史辨》,顧頡剛等編,《民國叢書》影印樸社1930年本。
    《古史續辨》,劉起釘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古史新探》,楊寬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古籍舉要》、《版本通義》,錢基博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觀堂集林》,王國維著,彭林整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方詩銘、王修龄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郭店楚簡》,《中國哲學》编委會,《中國哲學》第二十輯,湍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郭沂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李零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古佚書輯本目錄》(附考證),孫啟治、陳建華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書藝文志講疏》,顧宝撰,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漢書藝文忐注釋彙編》,陳國慶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漢書藝文志通釋》,張舜徽撰,武漢:湖北教育山版社,1990年。
    《漢書補注》,清·王先謙撰,影印清光緒虛受堂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韓詩外傳集釋》,漢·韓嬰撰,許維通校釋,北京:中华書局,1980年。
    《洪誠文集》,洪誠著,南京:江蘇古籍山版社,2000年。
    《洪業論學集》,洪業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經典釋文序錄疏證》,唐·陸德明撰、吳承仕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經學歷史》,清·皮錫瑞撰,周予同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經學通論》,清·皮錫瑞撰,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經學通論》,馬宗霍著,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經學通論》,李源澄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年。
    《經學論稿》,錢基博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經學探研錄》,楊天宇撰,上海:上海古籍山版社,2004年。
    《經子解題》,呂思勉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今古文經學新論》,王葆弦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賈誼集校注》,王洲明、徐超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舊學輯存》,張舜徽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山版社,2008年。
    《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注》,王樹枏撰,《續修四庫全書》第一〇八冊影印光緒九年王氏刻陶
    廬叢刻本。
    《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李零著,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孔子家語通解》,楊朝明、宋立林主编,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L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劉申叔遗書》,劉師培著,影印甯武南氏校印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兩漢思想史》,徐復觀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兩周文史論叢》,岑仆勉著,《岑仲勉著作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呂思勉讀史剳記》, 呂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學勤文集》,李學勤著,上海:上海辭書山版社,2005年
    《<禮記>成書考》,王鍔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蒙文通文集》,蒙文通著,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明堂制度研究》,張一兵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明堂制度源流考》,張一兵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廿二史劄記校正》,清·赵翼著,王樹民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廿二史考異》,清·錢大昕著,方詩銘、周殿傑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潛研堂集》,清·錢人昕著,呂友仁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秦漢史》,呂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秦漢宫制史稿》,安作璋、熊鐵基著,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群經要略》,黃壽褀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青銅時代》,郭沬若著,《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求是齋叢稿》,鍾肇鵬著,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乾嘉學術研究論著目錄》(1990—1993),林慶彰編,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籌備處,1985年。
    《清代文集篇目分類索引》,王重民、楊殷殉等编,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世本八種》,漢·宋衷注,清。秦嘉謨等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說苑校證》,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三禮辭典》,錢玄、錢興奇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三禮名物通釋》,錢玄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三禮通論》,錢玄著,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三禮研究論著提要》(增訂本),王鍔編,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三禮研究·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耿素麗,胡月平選编,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09年
    《四庳提要辨證》,余嘉錫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胡玉缙撰,王欣夫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
    《四庫提要補正》,崔富章著,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0年。
    《十批判書》,郭沬若著,《郭沬若全集.歷史編》第二卷,北京:人民山版社,1982年。
    《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朱淵消、廖名春主編,上海:上海書店山版社,2002年
    《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朱淵消、廖名春主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李零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喪家狗一我讀<論語>》,李零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霜紅軒雜著》,張舜徽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山版社,2009年。
    《童書業史籍考證論集》,童書業著,童教英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太玄大戴禮研究》,劉韶軍、謝貴安著,武漢出版社,1991年。
    《文史通義校注》,清·章學誠撰,葉瑛校注,1985年。
    《五經源流變遷考》,江竹虛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苟子集解》,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新書校注》,閻振益、鍾夏校注,《新编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新序校釋》,漢·劉向撰,石光瑛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新編汪中集》,清·汪中著, 田漢雲點校,揚州:廣陵書社,2005年。
    《許广學林》,胡玉縉著,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编輯所,1958年。
    《先秦史》,呂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先秦史論集》,李衡眉著,濟南:齊魯書社,i999年。
    《先秦史十講》,徐中舒著,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先秦文化史論集》,楊希玫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先秦兩漠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古籍研究中心主編,北京:社會科學山版社,2011年。
    《西漢禮制建築遺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逸周書匯校集注》(修訂本),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逸周書>源流考辨》,黃懷信著,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
    《<逸周書>的語言特點及其文獻學價值》,周玉秀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逸周書>研究》,紹家湘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逸周書>研究》,王連龍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余嘉錫說文獻學》,余嘉錫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戰國策箋證》,范祥雍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戰國史料编年輯證》,楊寬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戰國史》,楊寬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彭林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1991年。
    《周子同經學史論》,周予同著、朱維錚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沈文倬著,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楊向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鄭玄三禮注研究》,楊天宇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顧頡剛著,北京:中华書局,2007年。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裘錫圭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社會史》,呂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中國通史》,呂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郭沬若著,《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研究》,楊向奎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朴,1962年。
    《中國古代史研究——陳連慶教授學術論文集》,陳連慶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年。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李學勤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1、阮廷焯:《孔子三朝記考》,臺灣:《大陸雜誌》第二十七卷第六期。
    2、徐喜辰:《<人戴禮記>及其史料價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6年第3期。
    3、千鐵:《<曾子>著作時代考》,《中國哲學史研究》1987年第1期。
    4、任銘善:《<人戴禮記>考論三篇》,《學術集林》卷三,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
    5、彭林:《論遷廟禮》,《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河北教育山版社,1998年。
    6、史應勇:《兩部儒家禮典的不同命運——論大、小戴<禮記>的關係及<大戴禮記>的被冷落》,《學術月刊》2000年第4期。
    7、劉彬:《<人戴禮記·易本命>象数發微》,《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
    8、張磊:《<大戴禮記·曾子十篇>研究》,曲阜師範大學2004年硕士學位論文
    9、黄懷信:《<大戴禮記>傳本源流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1期.
    1。、黄懷信:《關於<人戴禮記>源流的幾個問题》,《齊魯學刊》,2005年第1期。
    11、李小成:《投壺考》,《江漠論壇》2005年第4期。
    12、戴龐海:《先秦冠禮研究》,鄭州大學2005年博士學位論文
    13、孫顯軍:《兩戴生平及關係考》,《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14、孫顯軍:《隋唐<人戴禮記>傳習考》,《文史哲》,2009年第6期。
    15、丁蘭豔:《<大戴禮記>研究綜述》,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09年第3期。
    16、羅新意:《上博楚簡<内禮>與<曾子>十篇》,《齊魯學刊》2009年第4期。
    17張磊:《<曾子>源流與<大戴禮記>“曾子十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第5期。
    18、孫顯軍:《魏晉南北朝<人戴禮記>研習考》,《學海》2009年第5期。
    19、燕國材,卞軍鳳:《<大戴禮記>的心理測驗思想》,心理科學,2009年第5期。
    20、劉光勝:《<人戴禮記·曾子立事>篇题考》,《殷都學刊》,2010年第1期。
    2l、李白,《<大戴禮·夏小正>所用曆法考證》,欽州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22、孫顯軍:《論清代的<大戴禮記>研習》,《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23、晁福林:《從上博簡<武王践阼>看戰國時期的古史編撰》,《史學理論研究》2011年第l期。
    24、末永高康:《<孔子三朝記>初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25、朱赞赞:《<孔子三朝记>考述》,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26、张小平:《荀子傅解考》,浙江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