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态批评是90年代兴起于北美并迅速向世界扩展的批评浪潮。传统的文学理论虽已从对文本内在语言结构的精细分析中抬起头来,开始关注世界,但基本上将“世界”同义为社会,而世界应该是包括了自然的世界,艺术本该是和自然、生命亲善的。生态批评正是以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关注使批评家进一步突破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站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上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现存文学理论的得失,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虽然生态批评自诞生时起便遭到不少非议,但由于其对女性主义、后殖民等政治性批评的传承,也由于现实的语境压力——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紧张——这股新兴的批评潮流已越来越显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生态批评不仅是严肃的批评家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彻底打开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标志着文学研究已不仅穿越了其他的人文学科,也跨向了自然学科和自然。
     生态批评已在西方批评界占有了一席之地。我国的生态批评研究也已起步。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都是本领域里的开创性尝试。生态批评又为中国人文学科提供了一个与西方学术对话的良好机遇,因为在这一思潮中研究的客体是全人类得共同应付的问题,实实在在的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压迫着许多国家各个学科的学者。作为一个有蓬勃朝气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引进西方科学、理性精神的同时应当特别重视其对环境的负面效应。还因为中国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等深刻的生态思想,这和西方生态批评对二元论的解构试图不谋而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一方面能把生态批评放在中国语境中作一番初步的探讨,另一方面尝试将其运用于对中国一些典型文本(如张炜、苇岸、徐刚等人的写作以及大型环境文学丛书“碧蓝绿”)的解读,那么也许可以为文学批评思路与视角的开拓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论文先以理论评述开始,包括对其主要代表人物(如布依尔)和有影响的著作(如格劳特菲尔蒂主编的《生态批评读本》)的研究;再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尝试运用生态批评对当代中国文学界一些尚未受到重视的作品进行阐释,挖掘出新的价值。这一文本分析的工作还特别关注一些热点问题,例如运用生态批评和全球化理论对“非典”时期见诸报刊的相关反思性写作进行整理。
     本文研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格劳特菲尔蒂等学者对经典的修正式重构策略,从文本分析入手总结出优秀生态文学作品的一些特点。例如在解读苇岸的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时,先考察自然是如何在其中再现的,反映了何种生态意识,将其比照一些主流报告文学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偏见;接着可以试图描述自然写作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传统,作家的应具有生态思想。
     本论文旨在建构一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位置”意识为标准的绿色经典,使一些尚未受到重视的作家(如苇岸、周晓枫)的作品以及另外一些成名作家尚未受到重视的文本(如张炜的非虚构作品)能够充分显现其生态价值。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揭示出生态批评的应用价值,这将重点体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同时还将涉及在现代社会里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理解。
Ecocriticism is a critical insurgency that rose in North America in the 90's and has now become a global movement. Although literary theories have shown a tendency of getting out of the textual close reading 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outsise world, this "world" means to a large extent the society or the human world. Ecocriticism argues that the world is to include the natural world, and art is to be related to nature and life. Ecocriticism, by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nables the critics to break further out of the social-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literary works, so that when they review the formation of canon and critique the present literary theories, they are able to bring the whole earth biosphere into their academic vision and represent the absent identitiy of nature in the texts and even in culture. From the day it came into being, ecocriticism has been challenged by traditional theories, but once it applied the postmodern methodology of decentralizing and deperipheralizing that had already been acknowledged by feminism and post-colonialism, it has increasingly been vigorous. This is also "thanks to" the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in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feel it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issue against a cultural rather than a scientific background. Ecocriticism is not only an expression of social justice tended to by earnest critics, its significance lies as well in fully unfolding the critical visual field, which indicates literary studies have crossed not only other humanities but also scientific disciplines.
    While having won a beachhead position in the western critical field, ecocriticism has already found its counterparts in China. Lu Shuyuan's Ecological Research in Literature and Art and Zeng Yongcheng's The Green Reflection of Art represent the achievement of Chinese ecocritical movement. Ecocriticism offers the Chinese academy an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western, for the object of their study is an issue with which all human beings are confronted. Furthermo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rich ecological elements such as the faith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This agrees with the deconstruction of dualism done by the western ecocritics. Thus it will be very meaningful if I put ecocritic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 on one hand and employs it to interpret some typical texts such as those written by Zhang Wei, Xu Gang and Wei An on the other.
    Based on an review of the theories of ecocriticism,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re-interpret some peripheral texts and to update their values. It is possible for Chinese ecocriticism to turn to the strategy of make a revisionist re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anon. It is possible to construct a green canon the value of which is mainly in accordance with ecological insights, namely, the anti-anthropocentric viewpoint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place". According to the green benchmark, for instance, Wei An's The Events of the Land that has been considered minor will be regarded as a green canonical writing.
引文
1、Anderson, Lorraine, & Slovic, Scott, & O'Grady, ed.,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Longman, 1999.
    2、Armbruster, Karla, & Wallace, Kathleen R., ed., Beyond Nature Writing: 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Ecocriticism, Charlottesville &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2001.
    3、Atwood, Margaret, Oryx and Crake, London: Bloomsbury, 2003.
    4、Bate, Jonathan, Romantic Ec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5、Branch, Michael P., & Johnson, Rochelle, & Patterson, Daniel, & Slovic, Scott, ed., Reading the Earth: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Moscow, Idaho: University of Idaho Press, 1998.
    6、Brennan, Andrew, Thinking About Nature: An Investigation of Nature, Value and Ecology,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88.
    7、Buell, Lawrenc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8、Buell, Lawrence, 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9、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0、Glotfelty, Cheryll, & Fromm, Harold, ed.,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Ecology,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11、Marx, Leo, The Machine in The Gard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64.
    12、Merchant, Carolyn, Earthcare: Women and the Environment,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13、Murphy, Patrick D., Farther Afield in the Study of Nature-Oriented Literature, Charlottesville &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2000.
    14、Netzley, Patricia D.,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 An Encyclopaedia of Works, Authors, and Themes, Denver & Oxford: ABC-CLIO, Inc., 1999.
    15、Parham, John, e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 Burlington: Ashgate, 2002.
    16、Sterba, James P., Three Challenges to Ethics: Environmentalism, Femin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7、Wall, Derek, ed., Green History: A Reader in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18、Warren, Karen J., Ecofeminist Philosophy, Rowman & Littlefild Publishers, Inc., 2000.
    19、Warren, Karen J. ed., Ecological Feminis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20、Winkler, Karen J., "Scholars Embark on Study of Literature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No. 9, 1996.
    21、Wolfreys, Julian ed.,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
    22、New Literary History, 30(1999)
    23、阿尔多·利奥波德,《沙郡年记》,吴美真译,三联书店1999年。
    24、艾煊,《阳台花传》,《绿叶》创刊号,1992年第1期。
    25、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大自然与大生命——10年人与自然散文精品》,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26、北斗,《非典为人类上了重要的一课》,2003年5月10日10:32《中国经营报》,见网页http://jczs.sina.com.cn/2003-05-10/125663.html。
    27、彼得·辛格,《动物解放》,孟祥森、钱永祥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28、毕飞宇,《人类的动物园》,网页http://www.huiyaa.congsanwen/zoo.htm。
    29、曹林,《非典危机中社会科学家们到哪里去了?》,下载自2003年5月9日01:20人民网页http://news.sina.com.cn/o/2003-05-09/0120109116s.shtml。
    30、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31、程虹,《寻归荒野》,三联书店,2001年。
    32、成一,《千山》,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
    33、德富芦花,《自然与人生》,周平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
    34、狄特富尔特等编,《人与自然——哲人小语》,周美琪译,三联书店,1993年。
    
    
    35、废名,《废名选集一卷本小说散文》。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
    36、丰子恺,《丰子恺文集》(文学卷一),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37、丰子恺,《丰子恺文集》(文学卷二),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38、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马树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39、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25-30页。
    40、郭耕,《以动物为“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灭绝墓地警示》、《生态·生命·生活》、《黄河入海口、观鸟更观鸭》、《保护动物,我们能做什么?》,“自然之友”网页http://www.fon.org.cn/roomofmembers/Guogeng/index.htm。
    41、郭建英,《只要与自然同行》,《绿叶》1992年第3期。
    42、郭雪波,《大漠狼孩》,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4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2000年。
    44、亨利·纳什·史密斯,《处女地——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薛蕃康、费翰章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
    45、亨利·梭罗,《山、湖、海》,台湾蓝瓶子文化编译小组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46、亨利·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47、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4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大出版社,1999年。
    49、胡鞍钢,《正确认识SARS危机》,2003年05月11日13:17人民网,原载《文汇报》,见网页http://news.sina.com.cn/c/2003-05-11/13171045816.shtml。
    50、胡一虎,《非典感想:恐惧让人虚心》,2003年05月10日00:07中国新闻网,见网页http://news.sina.com.cn/c/2003-05-10/00071042415.shtml。
    51、皇甫积庆,《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意识透视》,武汉出版社,2002年。
    52、吉欧·波尔泰编,《爱默生集(上)》,赵一凡、蒲隆、任晓晋、冯建文译,三联书店,1993年。
    53、姬学友,《真性清涵万里天:论丰子恺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蕴》,《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54、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吴国盛等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5、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
    56、夸克,《非典六大断想之生命断想》,2003年5月12日14:17新浪《南风窗》 http://cul.sina.com.cn/s/2003-05-12/33768.html。
    57、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58、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59、李炳银,《文学与环境琐议》,《绿叶》,1992年第2期。
    60、李海青,《后非典时代,我们如何生活?》,《北京晚报》,见网页 http://news.sina.com.cn/c/2003-05-15/1552126801s.shtml。
    61、李木生,《玉之水》,《散文月报》2002年第2辑。
    62、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63、李如心,《我上天山采雪莲》,《绿叶》1992年第2期。
    64、黎先耀,《吊西石门村》,《绿叶》1992年第3期。
    65、黎雪,《中国绿色读物出版回眸》,“三石图书传播网”网页 http://www.3stonebook.com/sq/sq3.htm。
    66、林达·利尔,《自然的见证人:蕾切尔·卡逊传》,贺天同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67、林贤治,《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五)》,《书屋》2000年第3期。
    68、刘长春,《消失的原野》,《散文月报》2002年第2辑。
    
    
    69、刘心武,《万花拥京城》,《绿草地绿草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
    70、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71、鲁枢元,《猞猁言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72、鲁枢元主编,《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南方出版社,2002年。
    73、陆杰,《新浪时评:动物对贪婪人类的报复?》2003年5月12日12:19新浪观察 http://cul.sina.com.cn/s/2003-05-12/33763.html。
    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
    75、莽萍,《绿色生活手记》,青岛出版社,1999年。
    76、莫言,《2000年3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华夏经纬” www.viewcn.com2001年7月13日网页。
    77、牧惠,《幸存的樟树》,《绿叶》1992年第4期。
    78、娜斯,《当欲望遭遇植物》,《读书》2002年第12期。
    79、南强,《黑熊不雄》《山中无豺》、《万丘无貉》,“文学视界”网页南强专辑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n/01-nan q/nan qiang.htm。
    80、《全国五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非典舆情第二次权威调查》,http://news.sina.com.cn/c/2003-06-01/19521123697.shtml。
    81、逢增玉,《废名乡土小说隐含的反现代性主题及其叙事策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1999年第3期。
    82、裴毅然,《自然·人性·美——沈从文<雨后>臀觥罚睹餍郎汀?994年第2期。
    83、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莎士比亚全集》,梁实秋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
    84、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85、沈从文,《从文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
    86、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六卷 小说》,花城出版社,1983年。
    87、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七卷小说》,花城出版社,1983年。
    88、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文论》,花城出版社,1984年。
    89、沈义贞,《现代背景下的农业文化表述:论沈从文湘西散文系列》,《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2期。
    90、石高来,《追寻古老的精灵——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原始主义研究之一》,《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91、史书美,《废名:传统中的现代》,岳耀钦译,《殷都学刊》1994年第4期。
    92、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93、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
    94、田心,《非典关头,反思人情冷漠》,2003年05月11日09:36新华网,见 http://news.sina.com.cn/c/2003-05-11/0936113844s.shtml。
    95、王洪、舒晋瑜,《中国环境文学如何走出困境》,《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30日版。
    96、王蒙,《赞美绿叶》,《绿叶》创刊号1992年第1期。
    97、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
    98、王宁,《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王宁文化学术批评文选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99、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王宁文化学术批评文选之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00、王宁,《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理论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1期。
    101、王宁、韦清琦,《全球化时代的“非典”及生态学反思》,《河北学刊》2003年4期。
    10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3、王向阳,《沈从文的恋水情结》,《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04、王晓明,《非典折射了什么》,《南风窗》,新浪网2003年05月16日14:03 http://news.sina.com.cn/c/2003-05-16/14031065907.shtml。
    105、苇岸,《太阳升起以后》,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
    106、苇岸,《我与梭罗》,《世界文学》1998年第5期。
    107、韦清琦,《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108、韦清琦,《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支奇葩》,《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第4期。
    109、韦清琦,《生态批评: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最后合围》,《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10、希拉里·弗伦奇,《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李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11、徐刚,《长江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2、徐刚,《门与边界与行者》,《人与自然》2002年第7期,第84-86页。
    113、徐刚,《世纪末的忧思》,亦凡书库网页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baogaowenxue/shimdys/shjmdys01,html。
    114、徐刚,《拯救大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115、许正隆主编,“碧蓝绿文丛第二辑”(散文卷《人类,你别毁灭自我》、报告文学卷《水啊,水》、小说卷《秀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
    116、许正隆主编,“碧蓝绿文丛第三辑”(散文卷《居住在同一个地球村》、报告文学卷《北中国的太阳》、小说卷《大绝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7、杨朝飞,《地球·人·警钟》,《绿叶》,1992年第3期。
    118、易卜生,《人民公敌》。 《易卜生文集》(第5卷),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119、尹鸿伟,《祸起野味》,2003年05月12日14:01新浪《南风窗》,http://cul.sina.com.cn/s/2003-05-12/33760.html。
    120、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121、俞天白,《落差——对一九八八年上海“甲肝”肆唐的反思》,《绿叶》创刊号 1992年。
    122、袁毅编,《上帝之子》,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123、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4、乐钢,《环境主义的盛世危言与末日诅咒》,《读书》2000年第5期。
    125、乐钢,《以肉为本.体书“莫言”》,《今天》2000年第3期。
    126、约翰·缪尔,《我们的国家公园》,郭名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7、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28、詹克明,《瓦尔登湖——大地的眼睛》,《散文月报》2002年第2辑。
    129、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0、张广达,《绿色生活》,《读书》,2002年第5期。
    131、张海华,《丰子恺“直视”审美观解读》,《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132、张皓,《中国诗人杜甫的生态观》,《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1卷,2002年第1期。
    133、张皓,《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武汉出版杜,2002年。
    134、张捷,《病毒的世界格局》 《南方周末》,http://tech.sina.com.cn/o/2003-05-30/1014192595.shtml。
    135、张力军主编。“碧蓝绿文丛第一辑”(散文卷《愿地球无恙》、报告文学卷《地球·人·警钟》、小说卷《放生》),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136、张全明、王玉德,《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7、张韧,《绿色家园的失落和重建——环境文学随想》,《绿叶》1992年第4期。
    138、张生全,《屋檐口下望天》,《散文月报》2002年第2辑。
    
    
    139、张炜,《瀛洲思絮录:张炜中短篇小说新作集》,华夏出版社,1997年。
    140、张炜,《张炜作品自选集》,漓江出版社,1996年。
    141、张炜,《张炜文集散文随笔诗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142、赵鑫珊,《大自然的诗化哲学》,文汇出版社,1999年。
    143、赵鑫珊,《飘忽的思绪(一)》,《党政论坛》1998年第5期。
    144、赵鑫珊,《飘忽的思绪(七)》,《党政论坛》1998年第11期。
    145、赵鑫珊,《科学秩序和艺术秩序》,《文汇报》1996年3月6日。
    146、赵鑫珊,《世界函数和世界艺术:关于科学于艺术的思考》,《民主与科学》1997年第5期。
    147、赵园主编,《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年。
    148、周晓枫,《斑纹——兽皮上的地图》,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149、朱立元,《我们为什么需要生态文艺学》,《社会观察》(《学术季刊》2002年增刊)。
    150、朱立元主编,《当代砖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1、庄礼伟,《人天悲思——‘非典’事件的生态学观察》,2003年5月12日14:06新浪《南风窗》,http://cul.sina.com.cn/s/2003-05-12/3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