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美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语口语是汉民族使用非正式的讲话风格说出来的口语,带有即时的、原生的特性。口语是语言的源泉,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生气、发展最快的部分,汉语口语博大精深,在汉民族的土壤上生成了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美。口语寓于可感的声音之中,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人的精神性反应,这是口语美产生的源泉所在。目前国内外都存在着对汉语口语的误读,在原生口语的基础上对口语之美进行解读,可以改变以洪堡特等为代表的理论家对汉语口语之美的误读。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口语美学无人研究,在国内对汉语口语美学的探究也是一片空白。在中国走向世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个选题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本论文从口语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口语美产生的生理机制和物理情态,并在东方“天人感应”和西方“异质同构”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口语美学的理论架构。
     论文绪论中对与口语美学研究相关的理论背景进行了综述,并阐明了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现实意义。国外研究理论大致有四类:分别涉及听觉在审美中的重要性,语言蕴含着审美因素,语言的起源是充满诗兴的以及语言具有美学功能。国内研究成果包括语言形式美即语言的音乐美,语音与人体和谐共振产生美,口语美是人的生命意识的展现,有声语言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以及汉语具有诗性气质。汉语口语的美指的是汉语口语体系中固有的审美属性,是汉语口语语言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美学特征的总和。它是汉语口语的言语美得以表现的基础;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汉语口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美的语言现象,汉语口语语言现象的审美选择规律以及汉语口语审美活动本身。汉语口语美学的任务是阐明口语表达主体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汉语口语的语言体系,以及口语表达个体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的言语。
     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更有助于把握汉语言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口语表达主体思维和智力发展,有助于口语表达主体按照美的尺度来重塑口头语言,有助于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制造乐音体系,有助于重新认识汉民族文化。
     论文在第一章中对汉语口语美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汉语口语美学是从人对口头语言的审美角度出发,以汉民族原生口语本身作为主要对象,研究汉语口语的音韵、语势、含蕴、情趣等与人的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和欣赏美的科学。汉语口语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语言学和美学的基础上,探讨口头语言领域里的美或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的有声属性是口语美存在的基本条件,口语的美感源自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的精神性反应。论文提出了“原生口语”和“次生口语”的概念,没有受到文字影响的原生态的口头语言现象称为“原生口语”。本论文主要研究的依据和对象就是汉语原生口语,以此区别于国内播音主持界的有声语言研究。
     论文第二章论述了口语审美关系源自于口语的发生和人的内在感应之联系。首先,口语的美感经验来源于人的感官听觉刺激。论文中提出了“听觉值”的概念。既然口语是通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空气震动波作为载体实现语音和语意编码的人际通讯系统,那么口语的美主要通过感性活动形式,以人的感官为主要渠道传递。一系列的语音所制造的声波通过人的听觉系统吸收过滤之后,形成一种“听觉点”,这些一定范围内的听觉点的联系,成为审美关系同构对应的连接点和相通点。口语表达主体在用发音器官说出或用听觉器官接受某些口语时,通过由物及我或由我及物而达到物我同一,可以把人的生命和情趣移注到正在使用或接受的对象里去,使口语本身也具有了人的生命和情趣。人的审美注意是大脑皮下结构和皮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系列语音流的刺激下,口语接受者通过旋律、音韵、语势等形式要素,加上汉民族语境下的丰富语言内容,在语言的一维性平面上传递着立体化和生动性的感觉,使得一维性的口语形成了二维甚至三维的错觉,从而刺激口语接受者的想象感觉,这种特质就可理解为“听觉值”。当审美对象以语音的形式进入感官,向大脑输送的时候,会首先刺激网状结构,并通过网状结构唤醒皮层,使之觉醒起来,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活动提供动力。口语表达主体将语音的“听觉值”传递给口语接受者,通过口语接受者的听觉印象,激发了对语言艺术表面特性和立体性的感觉,审美者会感到一种愉快的情感在心胸萦绕,会感到一种意识的潜流在脑际运动。这时大脑皮层不断地受到网状结构的推动,处于心理学上所说的积极的觉醒状态,从而引发美感。
     中国美学关于艺术发生的代表理论是“心物感应”说,如果说审美形式的表现性源于形式的普遍中介作用的话,那么口语审美形式的动力性就是源于口语表现形式的感性特征,能在“语——人”对应中获得相应的意蕴从而具有表现性。同时,人体节律作为运动的结构变化的具体表现,本身就在其张力结构中包含着一定的势能,从而具有激活驱诱的动力作用。格式塔认为人的大脑中先天存在着一些情感范式,一旦有相似的外力式样刺激知觉,外在对象和内在情感和谐同构,外在客体也便具有了情感表现性。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同外在事物的形式结构是和谐、统一的,这类适宜于人类生理条件的事物运动的节奏感,与人类建立了一种良性的条件反射。在汉语口语的独特韵律中,审美主体可以感悟生命的隽永,审美的实质是在日常原生口语中体悟、把握人的生命存在,可以在这种语音的传递中把对生命存在的自觉意识和精神自由的渴望在美学韵律中传达出来。
     论文第三章论述了汉语口语区别于书面语的特点,以及汉语口语区别于其它口语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和汉语口语审美活动的审美关系。人类时时在自己所创造的口语工具中直观自身,从中感觉到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从而产生愉悦感。口语带有一种审美潜能,它使语言的运用产生美感成为可能。这一潜能的实现,体现在言语运用中就是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口语的审美活动相对于书面语言来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审美行为,它更加具有开放性。汉语口语的美属于附庸美,口语语音美具有内在性、符号直觉性以及词汇具象性。
     论文第四章中着重阐述了汉语口语的“韵”、“势”、“味”、“趣”四个审美范畴。这四个范畴涉及到了口语美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作为诉诸于人的感性形式的口语,其形式上的美肯定是占主要的,因而从口语审美的静态和微观表现上,取“韵”范畴作为代表,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节律规则系统,韵是语音节奏和韵律的美。汉语口语的音韵优势主要在于:汉语口语中声少韵多由此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音节,汉语口语中音节界限清晰形成富于美感的乐音节奏,汉语口语中四声起伏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旋律,汉语口语中多连绵词形成富于审美表现力的结构形式,汉语口语中多叠音造就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汉语口语易押韵组成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汉语拟声词具有独特的美感效应,这些都组成了汉语口语无与伦比的音韵美。从口语审美的动态和宏观表现上,取“势”范畴作为代表。汉语口语的音势之美源自汉语口语合于生命节律的语音音势配置而带来的愉悦感,包括汉语口语语流音变之美,语调调配之美以及音步之美。汉语语音独特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各种要素,通过形形色色富于表现力的组合,可以构成声韵起伏、平仄停延、高低轻重、长短快慢等节律的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在语流中按一定的规则相互协调、交织套合,就形成了汉语特有的节奏美。“味”范畴表现在口语审美的内涵上,由于汉语口语独特的会意特点,汉语口语有着丰富的的复义、含蓄与模糊之美。“趣”范畴主要表现在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快意人生的生活态度和口语表达方式的内外结合上,主要包括汉语口语的变异和偏离之美。这四个范畴是相互联系和共同依存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汉语口语美学网络上的纽结。
     论文第五章中结合汉民族思维的特点,阐述了汉民族思维模式下汉语口语美的特质。汉语口语属于高语境文化传播中的口语,汉民族整体性和直觉性思维方式造就了汉语口语重意合的弹性之美。汉语口语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会意性使汉语带上了很浓郁的民族特征,汉语口语在“意合”的影响之下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语序变化之美、“流水句”的铺陈之美、画龙点睛的整体性描述之美,本部分还论述了汉语口语中的类比表达方式与汉语口语形象化表述之美,汉民族主客体一致性思维方式与口语表达多样化之美,汉民族中和思想与口语表达的婉转谦和之美,汉民族崇尚均衡和谐的审美意识与口语对称美的生成之间的关系。
     由于汉语的丰富的再现能力,可以从外来语中吸取营养成分来补充自己语言中的缺环现象。汉民族自己的方言、叫卖语言和其它曲艺形式也积累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美学意义。
     论文第六章论述汉语口语美学对汉民族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汉语声调特点成为汉民族重“讲”轻“唱”的口语渊源,古诗一唱三叹的重复表现为口头文学的特点,口语传承造就汉民族三叠式叙事结构的美学渊源,借此解释了中国古代“三叠式”叙事模式的口语渊源。文章最后论述了口语美学对书面语言创作的影响和启示,用口语来创作的作家的语言风格美的所在,以及当下口语写作的误区。
Chinese spoken languge is an informal style of speeking that Chinese people use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ant and primary. Spoken language is the source of language, and it is the most active and fast growing part of language. Spoken Chinese has got his ow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eauty. Spoken language inplies in the sensible voice which cause people’s spiritual reaction. This is the generated source of oral aesthetics. There are misreading of oral Chinese both home and abroad.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al beaty based on original oral Chinese can change the nisreading of Chinese oral language that repreaentes by Humboldt. No one had done research about oral aesthetic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topic ha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today because China’s international conmun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eal heritage status. This paper is form the basic concept of oral aesthetics and then analyzes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nd physical mudra of oral beauty. On the basis of the eastern“telepathy between heaven and man”and the weatern“heterogeneous isomorphism”, put for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oral aesthetic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oral aesthetics and expound the reseach object, task, method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ch. The theory about it abroard are mainly 4 kinds: the importance of hearing in aesthetic; the language implies the aesthetic factors; the origins of language is full of poetics and language has aesthetic function. The domestic research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the formal beauty of language, namely, the musical beauty of language; the beauty that produced by the harmonious of voice and human resonance; oral beauty is the manifesting of human’s harmonious; audio language is the voice of humanistic spirit and Chinese has poetic temperament. The beauty of spoken Chinese means the attribute inherent aesthetic of oral Chinese.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aesthetic features that shown in oral Chinese.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oral beauty. The reseach object includes all the beautiful language phenomenon of oral Chinese, the choice rule of oral Chinese linguistic aesthetic and spoken Chinese aesthetic activity itself. The task of Spoken Chinese aesthetics is to clarify how to buid the system of oral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aesthetic and how to build one’s own words according to the priciple of beauty.
     The research on spoken Chinese esthetic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is more useful to grasp the dynamic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It is use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subject. It is useful for the subject to reshape the verbal languag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ale of beauty. It is useful for people to make music system ac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eauty, and it is helpful to redefine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culture.
     The basic concept was unscramble in the fisrt cahpter of the paper. Spoken Chinese aesthetics is a science that basiced on the angle of oral language aesthetic, making the original oral languge as the main object and study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phonology, connotation,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etc .HanYun potential, and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so that to shape and appreciate beaut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eauty. Spoken Chinese aesthetics is a branch of aesthetics. It is a new subject that built on the basis of linguistics and aesthetics to discusses the beauty of verbal language and aesthetic problem. The audio attributes of language is the base of oral beauty.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oral speech resorts to spiritual reaction caused by hearing. The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primary oral language”and“secondary oral language”. The riginal verbal language phenomenon that is not influences by written language is called“primary oral language”. The main basis and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Chinese“primary oral language”, which distinguish from the study on verbal language about broadcast in our country.
     Chapter II describ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al aesthetic is deriv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rrence of oral language and man’s inner sense. First, the beauty experience of oral language comes from people’s sensuous and acoustic stimulus. It proposes the concept of“Hearing Value”in the paper. Since spoken language is a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realizes the encoding of pronunciation and semantic through the carrier of air wave in a certain frequency range, the beauty of oral language takes human senses as a main transmission channel mainly through the perceptual activity form. Sound wave created by series of voice forms a kind of“Hearing Point”after absorbing and filtering through auditory system. And the contact of Hearing Points in a certain range becomes interlinked and connection point of aesthetic relationship of mind-body. When oral expression subject is saying or receiving some words by vocal or auditory organs, it can get up to identity of object and self from object to self or to the contrary. And it can transfuse people’s life and fun into the object that is using or receiving the oral language so that to make the oral subject has life and fun as people. People’s aesthetic choice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rain cortex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Under a series of stimulation by sound stream, recipients of spoken language transmit three-dimensional and vivid sense on one-dimensional surface of language through formal elements such as rhythm, rhyme, momentum and so on and rich content of language under the context of Han. It thereby mistakes one-dimensional form as two-dimensional even three-dimensional form, as well as stimulates the recipient’s imagination and this trait can be understood as“Hearing Value”. When aesthetic object is sensed in the form of voice and delivered into the brain, it would first stimulate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wake cortex up through the structure to provide power for people’s activities of consciousness. The speaker delivers“Hearing Value”of voice to the recipients of spoken language. It stimulates the superficial stereoscopic sense of language art through the auditory impression of recipients. The aesthetic will feel the pleasure and the undercurrent of consciousness linger in the mind. At this time, the cerebral cortex continuously driven by the network structure stays in what psychologists call positive arousal. So that aesthetic feeling is produced.
     The representative theory of art in Chinese aesthetics is "heart content induction". If the performance of aesthetia form roots from the intermediary function of form, the power of oral aesthetic roots from the perceptual characterisitcs of oral expression, and it can gain the relevant connotation from the corresponding of“people-human”. Meanwhile, the human rhythm as a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movement contains a certain amount of potential energy in its structure of tension, so it has the function of activate and leading. Gestalt thinks that there are some emotional paradigm in our brain. Once they are stimulate by similar consciousness. External object and inner emotins combines so the external object will have the emotional expressivity. The inner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is of harmony and unity with structure of outward objects. This movement rhythm has established a benigh reflex with human. In the unique rhythm of spoken Chinese, the subject can feel the comprehend life.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is embodied in daily native spoken language. The consciousness of life existence and spirit of the desire for freedom conveyes in aesthetic rhythem in the transfer of speech.
     Chapter III discusses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Chinese and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esthetic feature and aesthetic activity. The beauty of spoken language is a kind of manifestation in sensuous form that objectifies man's essential power to spoken language. Human always observe itself in the tool created by itself and feels harmony and rapport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ereby they feel pleasure. With aesthetic potentiality, spoken language can make the use of language producing aesthetic feeling possible. The realization of potentiality is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beauty reflected in spoken language. The aesthetic activity of spoken language is an interactive aesthetic behavior relative to written language, and it is more open. The beauty of spoken Chinese is a kind of dependency-beauty. The beauty of oral pronunciation has inherent nature, symbol-intuitiveness and vocabulary-imagery.
     In Chapter IV,it describes the four aesthetic categories called rhyme, momentum, taste, interest and they are related to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beauty of spoken language. As a sensuous spoken language, it’s formal beauty is the foremost, so we taking“Rhyme”as the representation from the static state and micro presentation of the oral aesthetic.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rule system of rhythm. Rhyme is the beauty of rhythm. The main advantage of spoken Chinese rhyme is that it has less initial consonant than simple or compound vowel which constitutes musical tone syllable full of aesthetic feeling. It’s distinct syllable boundaries form musical tone rhythms full of aesthetic feel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it’s pitch constitutes the musical tone melody full of aesthetic feeling. Numerous binding words constitute structural forms that are full of aesthetic feeling. Numerous summation tones form the beauty of loop. Being easy to rhyme constitutes musical beauty of ups and downs. Chinese echoic words have distinctive aesthetic effect. All those up composes the peerless beauty of rhyme. We take“Momentum”as the representation from the dynamic state and macro presentation of oral aesthetic. The beauty of momentum comes from enjoyment bringing from momentum configuration conforming to life rhythms in spoken Chinese, includes the beauty of sandhi, intonation and foot in spoken Chinese.
     The distinctive pitch, sound intensity, dimation and timbre can constitute the elemental form of various rhythms. These elemental forms form distinctive beauty of Chinese rhythm through coordinating and interleaving with each other under certain rules. The category of“Taste”is reflected in connotation of spoken language aesthetic. As the distinctive knowing characteristic, spoken Chinese has the beauty of ambiguity, connotation and illegibility. The category of“interest”is reflected in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joyful life attitude and the insideout of expression of Han. It mainly contains the beauty of variation and deviation in spoken Chinese. The four categories are interrelated with and depended on each other. They compose kinks of spoken Chinese aesthetics on the network.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Han national thought, chapter V describes the beauty of spoken Chinese in the thinking mode of Han nationality. Spoken Chinese is an oral language that in high context 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 holistic and intuitive thinking way of Han nationality makes the flexible beauty of valuing Parataxis.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ambiguity and association in spoken Chinese gives Chinese a very strong ethnic fe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arataxis. Spoken Chinese forms the beauty of word order changes, expatiation and integral analysis. This section also discusses the beauty of analogy and visualization in expression, the consistency of thinking style, the diversity of oral express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n Han, the thought of tolerance and kindness, the oral expression of circumlocution and meekness and als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advocating balance and harmony and the beauty of symmetry in oral speaking.
     As the rich ability of reproduction of Chinese, it can absorb nutrients from foreign languages to complement the phenomenon of missing links. The dialects of Han, peddle language and other art forms of quyi have accumulated distinctive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Chapter VI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poken Chinese aesthetics on other art forms of Han. Features of Chinese tones are oral origin of highlighting speaking and belittling singing. The repeated expression of one singing and three sighs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oral literature. Oral transmission creates the aesthetic origin of Triassic-style narrative structure, The papers hereby explains the oral origin of Chinese ancient, the influence and inspiration of oral aesthetics on creation of written language, the beauty of language styles of oral writing writers and the mistakes of oral writing.
引文
①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页。
    ②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③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④徐翁宇:《关于俄语口语的几个问题》,载于:《外语教学》,1988年第1期。
    ①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页。
    ②[德国]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①[德国]约阿希姆·恩斯特·贝伦特:《第三只耳朵:论听世界》,莱茵贝克,1985年版,第283页。
    ②邹琳:《听觉审美:文艺美学的关注方向》,载于:《北方论丛》, 2009年第1期。
    ③路文彬:《视觉时代的听觉细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④[意大利]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9页。
    ⑤[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之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1-202版。
    ①[德国]浮士勒:《语言学中的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兹维庚采夫《语言学中的美学唯心主义·语言学论文选译:第七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②[意大利]克罗齐:《美学的历史》,王天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转引自申小龙:《论欧洲语言人文主义》:载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③[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8页。
    ①赵奎英:《中西语言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②[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2页。
    ③[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2页。
    ④雷武锋、殷茜:《论维柯语言观中的诗性思想》,载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⑤[英]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57页。
    ⑥[英]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①[英]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②[英]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③袁毓林编:《朱德熙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①张志公:《要重视接受与表达的训练》,载于《江苏教育》,1979年第1期
    ②转引自陈建民:《张志公先生与口语教学》,载于:《语文建设》,1993年第1期。
    ③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原载《文艺报》1962年第2期,转引自《金田》2009年第Z1期。
    ①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载于《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57-458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59页。
    ③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载于《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0页。
    ①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②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③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51-57页。
    ④赵大鹏:《人是一首凝固的乐曲吗?》,载于:《奥秘》,1991年第12期。
    ⑤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①曾永成:《感应与生成》,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②杨守森:《灵魂的守护》,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①曾永成:《感应与生成》,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②张颂:《朗读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③张颂:《朗读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④张颂:《朗读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⑤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续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130页。
    ⑥[法国]德里达:《语声与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①耿艳丽:《谈有声语言表达提升美学价值的途径》,载于:《开封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②张颂:《“口语至上”批判》,载于《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③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①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
    ②冯晓虎:《从“论汉语的语法结构”谈起》,载于:《外国语》,.2007年第5期。
    ①[德国]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②孔宪中:《语法与文句的格局》,载于《语文建设通讯》1990年,第29页。
    ③Wilhelm von Humboldt :Essays on language,edited by T. Harden and D. Farrelly, translated by John Wieczorek and Ian Roe, Lang. 1997 ,第107页。
    ①张晓路:《洪堡特论汉语语法及其对现代汉语研究之启发》,载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②Wilhelm von Humboldt :Essays on language,edited by T. Harden and D. Farrelly, translated by John Wieczorek and Ian Roe, Lang. 1997 ,第109页。
    ③Wilhelm von Humboldt :Essays on language,edited by T. Harden and D. Farrelly, translated by John Wieczorek and Ian Roe, Lang. 1997 ,第108-109页。
    ④[新西兰]孔宪中:《汉语词汇的贫乏和不稳定》,载于:《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2年9月第37期。
    ⑤转载于北大中文论坛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203286
    ①夏伯龙:《谈谈翻译问题》,载于:《中国语文》1956年2月。
    ②[德国]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并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③郜元宝:《汉语别史——现代中国的语言体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0页。
    ①郜元宝:《汉语别史——现代中国的语言体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3页。
    ②[德国]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并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1页。
    ①申小龙:《语言学的领先与滞后》,载于:《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①陈建民:《口语里的新词新语与社会生活》,载于:《语文建设》,1991年第9期。
    ①徐翁宇:《俄语口语里词的语法变体形式》,载于:《外语研究》,1986年第3期。
    ②[德国]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6页。
    ①图引自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②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第390页。
    ①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①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259-264页;269-274页。
    ②[德国]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4页。
    ①[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赵蓉晖:《口语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瑞士]菲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4页。
    ④[瑞士]菲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5页。
    ⑤[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德国]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页。
    ②[德国]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7页。
    ①[瑞士]菲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8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苗力田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
    ③吕叔湘.:《语文常谈》,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7页。
    ①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②[瑞士]菲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页。
    ①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②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页。
    ③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④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21页
    ⑥陶同:《全息正负美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①赵蓉晖:《口语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①郜元宝:《汉语别史——现代中国的语言体验》,山东教育出版社,第91页。
    ①林语堂:《怎样说话与演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①[美国]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42页。
    ②鲁川:《汉字信息语法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①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
    ②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①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4页。
    ①[美国]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瑞士]菲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页。
    ②[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
    ③[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3页。
    ④[德国]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1页。
    ⑤[德国]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页。
    ①[德国]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2页。
    ②[美国]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①[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①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②耿艳丽:《谈有声语言表达提升美学价值的途径》,载于《开封大学学报》,2008年6月。
    ①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①[英国]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像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1月版,第11页。
    ②[奥地利]李格尔:《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Late Roman Art Industry],陈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卷,第78页。
    ①陈开顺:《话语感知与理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页。
    ②[意大利]贝伦森:《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画家》,费顿出版社,1986年,第16页。
    ③朱光潜:《谈美——给青年的十三封信》,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10页。
    ④李戎:《美学概论》,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00页。
    ①转引自赵蓉晖等:《口语学》,上海外语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②[苏联]亚·伊·布罗夫:《美学:问题和争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第94页。
    ①[英国]罗·亨·罗宾斯:《普通语言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449页。
    ②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③[德国]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8-140页。
    ①[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5页。
    ②[瑞士]菲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77页。
    ①申顾礼:《奇异的第二感觉——听觉分析(2)》,载于《音响技术》,2010年第5期。
    ②[瑞士]菲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84页。
    ③[美]汤普森主编:《生理心理学》,孙晔等编译,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④[意大利]克罗齐:《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①引自《扬子晚报》2007年10月30日版。
    ①图2-3引自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7页。
    ②施建华:《形式美与自然生命之美》,载于:《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第194页。
    ③汪济生:《系统进化论美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3页。
    ①[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第71页。
    ②王倩:《视觉与听觉的通感交融》,载于《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年第4期。
    ③汪济生:《系统进化论美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3页。
    ①[苏联]К.Н.科尔尼洛夫主编:《高等心理学》(上册),赫葆源、何万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页。
    ②[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25页。
    ①孟万金、屈加平:《国外关于右脑的语言功能研究的进展》,载于:《心理学探析》,2001年第2期。
    ②Hao Luo, Jing-Tian Ni, Zhi-Hao Li, Xiao-Ou Li, Da-Ren Zhang, Fan-Gang Zeng, and Lin Chen:Opposite patterns of hemisphere dominance for early auditory processing of lexical tones and consonants,PNAS,December 19,2006。
    ①丁宁:《接受之维》,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110页。
    ①曾永成:《感应与生成》,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①鲍姆嘉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一章。
    ②[德国]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1页。
    ①[美国]A.伊森伯格:《语言的审美功能》,原文发表于《哲学杂志》,1949年第46卷,第5-20页,转引自李普曼:《当代美学》,邓鹏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页。
    ②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③[英国]罗·亨·罗宾斯:《普通语言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④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⑤朱光潜:《谈美——给青年的十三封信》,开明书店,1932年,第10页。
    ①李戎:《美学概论》,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00页。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卷第75页。
    ①董家平等:《<文心雕龙>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7页。
    ②钟嵘:《诗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钟嵘:《诗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③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凤凰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373页。
    ④[宋]胡寅:《斐然集》,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⑤王夫之:《俟解》,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美国]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页。
    ②[苏联]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05-106页。
    ①杨守森:《灵魂的守护》,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①[德国]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3页。
    ①[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14页。
    ①曾永成:《感应与生成》,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①杨守森:《灵魂的守护》,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169页。
    ②[德国]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页。
    ①[意大利]克罗齐:《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②[德国]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1页。
    ①王明居:《模糊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17页。
    ②[德国]康德:《实用人类学》,邢晓芒译,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页。
    ③[德国]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1页。
    ①[英国]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51页。
    ②[美国]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石天曙、滕守尧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48-149页。
    ③[前苏联]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5页。
    ①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与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①[美国]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①[美国]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①[法国]夏尔·波德莱尔:《恶之花——彼德莱尔诗歌精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②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
    ③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4-132页。
    ①[明]陆时雍:《诗镜总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张颂:《朗读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第49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音乐和文学上面的韵,实际是由各种音响的谐和统一而成立的;也即是不离各种音响,但同时又是超越于各音响之上,以成为一种统一地音响,而这种统一地音响,是可感受而又不能具体指陈的东西;因此,韵可以说是音响的神。”
    ②[日]金元省吾:《支那上代画论研究》,转引自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5页。
    ③Jackendoff, Ray: A Comparison of Rhythmic Structures in Music and Language[A].Kiparsky, Paul& Youmans, Gilbert, ed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Volume 1: Rhythm and Meter[C].San Drego, Califomia: Academic Press, Inc ,1989.
    ④潘卫民:《语言的音韵美及其翻译再现》,载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月第12卷第1期。
    ⑤张凤桐:《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①任崇芬主编:《普通话训练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②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8页。
    ②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册)》,商务印书局,1951年版,第197页。
    ③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美国]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页。
    ②王寅:《汉英语言宏观结构的区别特征》,载于:《外国语》,1990年第6期。
    ①Wilhelm von Humboldt:Essays on language,edited by T. Harden and D. Farrelly, translated by John Wieczorek and Ian Roe, Lang. 1997. P 105。
    ②洪堡特:《论语法形式的性质和汉语的特性》,转引自《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①张凡:《美学语言学:简论汉语民族性格》,首都师范大学,1998年版,第51页。
    ②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9-222页。
    ③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二章,第13节。
    ①张寿康:《现代汉语答问》,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年版。
    ②达尔文:《物种起源》,谢蕴贞译,科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26页。
    ①黄河:《会话话语的审美分析》,载于:《海峡两岸中国修辞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
    ②[美国]乔治·桑塔耶纳:《美感》,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③[德国]席勒、[俄罗斯]普列汉诺夫:《大师谈美》,李光荣译,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页。
    ①[俄罗斯]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0年版,第328页。
    ①[德国]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4页。
    ①张海明:《范温<潜溪诗眼>论韵》,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①[清]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十四,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②[清]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四十七,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69页。
    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97页。
    ⑤[清]王念孙:《广雅疏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⑥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9页。
    ⑦[南朝梁]顾野王:《玉篇直音》,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⑧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①[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②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叶朗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宋辽金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页。
    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页。
    ①徐世荣:《汉语语词结构的音乐性》,载于:《中国语文》,1956年第8期。
    ②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载于:《中国语文》,1963年第1期
    ③文炼:《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载于:《中国语文》1994年第1期,第25页。
    ④陆建华主编:《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1-42页。
    ①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页。
    ②姜燕主编:《播音主持训练与临场艺术》,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①叶南:《汉语四声的旋律艺术与练唱》,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①老舍:《对话浅论》,原载1950年6月《人民文学》第2卷第2期。
    ②刘师培:《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③[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周锡山编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②徐丹辉:《语言艺术探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①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出版社,1954年版,第34节。
    ①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8年。
    ②郭绍虞:《中国语词的声音美》,载于:《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0页。
    ③王万仁编著:《象声词例释》,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①耿二岭:《汉语象声词的民族特点》,载于:《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①王万仁编著:《象声词例释》,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229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②马宏山:《文心雕龙散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③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①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24页。
    ②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7页。
    ①图引自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外语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①袁向荣:《论审美视角下的普通话轻声美感》,载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①姜燕:《实用口才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①钱仁康:《音乐鉴赏――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8页。
    ②杨伯俊:《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①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②[梁]刘勰著郭晋稀译注:《白话文心雕龙》,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90页。
    ③张耀辉:《文学名言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3页。
    ④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广州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84页。
    ⑤邱美琼:《“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载于:《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5期。
    ①[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1页。
    ②[英国]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43页。
    ③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47页。
    ①常玉钟:《口语习用语略析》,载于:《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
    ①程雨民:《语言系统及其运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第31页。
    ①[汉]班固撰,陈抗生主编:《<汉书>精言妙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①张健:《元代诗法校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②[宋]苏轼:《东坡题跋》卷二,《书黄子思诗集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③[德国]海德格尔:《尼采》,第1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8-169页。
    ①[南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中华书局,《历代世华》1962年版,第681页。
    ①[波兰]沙夫.:《语义学引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63页。
    ②[德国]康德:《实用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③沈卢旭:《模糊语言新界说》,载于:《语文学习》,1994年第5期。
    ①[德国]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①王希杰.:《模糊理论和修辞》,载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唐仁平、翟飚译注,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
    ②E.T.Hall.Ladimension cache[M],Paris:Editions Duseuil,1971.P15
    ①Yager R.On the measuls of fuzziness and negation[J].Informarionand Control,1980(3).P236-260
    ②杨军《十八名家解周易》,长春出版社,2009年,第223页。
    ③吴林伯:《老子新解》,京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④Grice.H. P. (1975). Logic And Conrversation[A]. In A.P.Martinich(ed.)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 Oxford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①陈伯海:《唐诗论评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12页。
    ②谢祥晧:《庄子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页。
    ①王志尧等:《张衡评传·东京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4页。
    ②[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三《叙陈正甫会心集》,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
    ③[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三《行素园存稿引》,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
    ④刘小枫:《诗人何为——论德国浪漫派诗群》,载于:《读书》,1986年第12期。
    ⑤邱美琼:《“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社会科学家, 2004年第5期。
    ⑥赵则诚:《中国古代文论译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8页。
    ⑦袁枚、王英志:《随园诗话》,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50页。
    ⑧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⑨蔡方鹿:《儒学与中国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36页。
    ①邱美琼:《“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社会科学家, 2004年第5期。
    ②崔大江:《论诗趣》,载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③刘晓林:《诗趣的美学内涵与特征》,载于:《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④[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十八,列传第二十九。
    ⑤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①蒋述卓等:《宋代文艺理论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②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11页。
    ③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④骆小所:《略论变异修辞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及其美学意义》,载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第4期。
    ⑤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23页。
    ①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①[美国]拉波夫:《语言变化原理:社会因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章第7节。
    ①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4页。
    ①伍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90页。
    ①王希杰、夏焱:《关于<修辞学通论>的对话》,载于:《毕节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①图4-7引自2010.12.31《齐鲁晚报》手机报。
    ①张凡:《美学语言学:简论汉语民族性格》,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①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64-65页。
    ②季羡林:《季羡林自选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华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苏联]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②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③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季羡林:《神州文化集成丛书》序,新华出版社,1991年。
    ②刘丛星:《试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模糊性》,载于:《延边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①[德国]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页。
    ①申小龙:《汉语语法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②张志公:《谈谈辞章学》,载于:《现代汉语讲座》,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296页。
    ③孔宪中:《语法与文句的格局》,载于《语文建设通讯》,1990年,第29页。
    ④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载于:《国外语言学》,1988第1期。
    ①[德国]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周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①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7页。
    ②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6页。
    ①姚勤智:《晋中方言四字俗语的口语性及文化阐释——以平遥、祁县、太谷方言为例》,载于:《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②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①刘传新:《韵:中国美学和文艺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载于《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①[德国]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第173-174页。
    ①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页。
    ①袁向荣:《论审美视角下的普通话轻声美感》,载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①姚勤智:《晋中方言四字俗语的口语性及文化阐释——以平遥、祁县、太谷方言为例》,载于《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①刘振前、邢梅萍:《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结构的对称性与认知》,载于:《世界汉语教学》,2000第1期。
    ②王希杰:《略说汉语、汉语修辞和汉文化》,载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论集》,海河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④郭绍虞:《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3页。
    ①曲卫国、陈流芳:《告别语“拜拜”与汉语口语语体的缺环现象》,载于:《修辞学习》, 2005年第3期。
    ①陈建民:《语言社会文化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②王杰立:《昵称和汉语口语体的缺环》,载于:《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第19期。
    ①曲卫国、陈流芳:《告别语“拜拜”与汉语口语语体的缺环现象》,载于:《修辞学习》,2005年第3期。
    ①申小龙:《中国理论语言学的文化重建》,沈阳出版社,2006年版。
    ①转引自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②《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③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①E.T.Hall.Ladimension cache[M],Paris:Editions Duseuil,1971. P15.
    ①徐友渔:《语言与哲学》,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7页。
    ②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8页。
    ①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页。
    ②W.J.T. Mitchell, Picture The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Nicholas
    Miroeff,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eldge, 1999。
    ①王振超:《解读“语空”现象》,载于:《美中外语》, 2005年第3期,第52页。
    ①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①[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耿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22页。
    ②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页。
    ③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9- 362页。
    ①冀芳:《济宁方言特殊的重叠构形与量范畴研究》,载于:《语文学刊》,2010年17期。
    ①姚勤智:《晋中方言四字俗语的口语性及文化阐释——以平遥、祁县、太谷方言为例》,载于:《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②[瑞典]B·马尔姆贝格:《方言学和语言地理学》,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语言学译丛》(第一辑),1979年版,第152页。
    ①张继平:《济南方言艮得精彩》,载于《生活日报》,2007年3月18日。
    ①胡朴安:《诗经学·诗谱·序》,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58页。
    ②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①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 1993年版,第42页。
    ①[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①朱光潜:《谈美——给青年的十三封信》,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10页。
    ①本节中“吆喝”简谱除注明外均由毕业于古筝专业的王璐记谱。
    ②曾永成:《感应与生成》,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①杨守森:《灵魂的守护》,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②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①吴文科:《刘兰芳评书说演的声韵美及其当下意义》,载于:《曲艺》,2009年03期。
    ①[意大利]列奥纳多·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页。
    ①[法国]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②尹虎彬:《荷马与我们时代的故事歌手》,载于:《读书》2003年第10期。
    ①王青:《上古汉族讲唱艺术不发达原因新探——论声调语言对叙事长诗的制约》,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②王文龙:《东坡词自度曲考述》,载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①于会泳:《民族民间音乐腔词关系研究》,1963年油印本,转引自黄良喜:《词腔相应论》。
    ①参见张玉来:《周秦时代汉语声调的分布及其语音性质》,百度文库。
    ①[意大利]克罗齐:《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②[美国]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①[美国]约翰·迈尔斯·弗里著:《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①慧皎:《高僧传》前引书,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16页。
    ②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③富世平:《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233页。
    ②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页。
    ③[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①(法国)吕特·阿莫西(法国)安娜·埃尔舍博格·皮埃罗:《俗套与套语——语言、语用及社会的理论研究》,丁小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93页。
    ②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③[美国〕王靖献:《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谢谦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④[4] C.H.Wang. The Bell and the Drum:Shi Chi as Fo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P9.
    ①[4] C.H.Wang. The Bell and the Drum:Shi Chi as Fo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①[美]弗里:《口头程式理论:口头传统研究概述》,朝戈金译,民族文学研究,1997(1)
    ②[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①祝秀丽:《重复与变化:重复律的双重特征》,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6期。
    ②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157页。
    ③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结构形态论析》,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
    ④阿克塞尔·奥尔里克:《民间故事的叙字规律》,载于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87页。
    ①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②西村真志叶:《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叙事技巧:重复与对比》,载于:《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4年。
    ③兹维坦·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转引自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5页。
    ①[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①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②林语堂:《中国人·语言与思维》,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①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303页。
    ①[前苏联]波斯彼洛夫:《文艺学引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②[清]姚鼐:《古文辞类篡》,岳麓书社,1988年版。
    ③老舍:《民间文艺的语言》,发表于《中国语文》创刊号,又载于1952年8月9日《新民报》。
    ①范亦豪:《悦耳的老舍》百家讲坛2004合集。
    ②袁向荣:《论审美视角下的普通话轻声美感》,载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①于青:《张爱玲传略》转引自《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36年版,第429页。
    ②《传奇》集评茶会纪,《杂志》月刊1944年9月,第13卷6期,吴江枫记录整理。
    ①老舍:《出口成章》,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第55页。
    ①叶圣陶:《悼念朱自清先生》,原载于1948年9月《国文月刊》,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②程祥徽:《语言风格初探》香港三联书店1985.3。
    ①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编:《文学语言研究论文集》,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75页。
    ①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载于:《诗探索》1998年第1期。
    ②瞿秋白:《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638页。
    ③陈望道:《陈望道文集》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④朱我农:《朱我农致胡适》,《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制公司,1935年版。
    ⑤周作人:《理想的国语》,《夜读的境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版,第779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0页。
    ②郜元宝:《汉语别史——现代中国的语言体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页。
    [美国]鲍林杰:《语言要略》,方立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年版。
    [美国]Diana Boxer, Andrew D .Cohen编:《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口头话
    语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美国]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德国]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国]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英国]艾尔顿:《美学与语言》,牛津出版社,1954年版。
    艾伦等:《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国]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尹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德国]鲍姆嘉通:《诗的哲学默想录》,简明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英国]鲍桑葵:《美学三讲》,周一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英国]贝尔:《艺术》,周金环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德国]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2年版。
    [英国]伯克:《崇高与美──伯克美学论文选》,李善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美国]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美国]布洛克:《美学新解》,滕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陈开顺:《话语感知与理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晓宁:《论整体设计语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美国]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与权力:话语、意识形态与统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国]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兰金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法国]狄德罗:《狄德罗美学文选》,艾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法国]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法国]杜夫海纳:《美学文艺学方法论》,朱立元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段汴霞:《普通话语音与发声》,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国]房德里耶斯:《语言》,岑麒祥、叶蜚声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封宗信编著:《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德国]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
    [德国]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版。
    [美国]古德曼:《艺术语言》,诸朔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奥地利]汉斯立克:《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上下)》,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
    [英国]贺加斯:《美的分析》,杨成寅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德国]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美国]赫斯:《解释有效性》,王才勇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德国]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英国]简·爱切生:《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徐家祯译,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
    金立:《合作与会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国]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英国]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意大利]克罗齐:《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黄文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美国]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美国]李普曼:《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李洪岩、柴璠:《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文化品位及审美趋势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李戎:《美学概论》,齐鲁书社,1992年版。
    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年版。
    刘焕辉:《言与意之谜——探索话语的语义迷宫》,中国社科出版社,2002年版。
    [匈牙利]卢卡契:《审美特性》,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陆庆和:《汉语交际与中国文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英国]罗·亨·罗宾斯:《普通语言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国]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毛宣国:《中国美学诗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国]孟德斯鸠:《论趣味》,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彭聃龄主编:《汉语认知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彭立勋:《美感心理学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著,《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钱冠连著:《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
    [美国]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中国社科出版社,1979年版。
    [美国]乔姆斯基:《语言与心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国]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孙汝建:《口语交际理论与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瑞士]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汪济生:《系统进化论美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王明居:《模糊美学》,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年版。
    王一川:《审美体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占馥:《思维与语言运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瑞士]沃尔夫岗·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意大利]维柯:《语言论》,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英国]维特根丝坦:《文化与价值》,黄镇东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国]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英国]谢泼德:《美学──艺术哲学引论》,艾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徐广洲、张晓:《修辞与文化丛书:反复现象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德国]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国]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曾永成:《感应与生成》,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曾祖荫:《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晧:《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赵奎英:《混沌的秩序》,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赵奎英:《中西语言诗学》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年版。
    赵俐等:《语言的轮休和充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赵蓉晖等:《口语学》,上海外语出版社,2007年版。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赵铮郈:《主体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编:《文学语言研究论文集》,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周均平:《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一民,《北京口语语法》,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朱光潜:《谈美书简》,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载于:《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载于:《读书》2003年第10期。
    曹燕:《语言与思维的双向关系:洪堡特与现代汉语词语泛化》,载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朝戈金:《口传史诗的田野作业问题──南斯拉夫和蒙古史诗田野作业评述》,载于:《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朝戈金:《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常玉钟:《口语习用语略析》,载于:《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
    陈朝霞:《从朗诵艺术视角看有声语言的语音修辞策略》,载于:《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第25期。
    陈崇宇:《试论古代小说的“情节三叠”》,载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陈建民:《汉语里的新词新语与社会生活》,《语文建设》,1991年第9期。
    陈建民:《张志公先生与口语教学》,载于:《语文建设》,1993年第1期。
    陈满铭:《论意与象之连结——以格式塔“异质同构”说切入观察》,载于:《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陈胜:《现代汉语韵律词研究综述》,载于:《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11期。
    陈霜:《试析语言交际的“模糊语”现象》,载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陈太胜:《口语与文学语言:新诗的一个关键问题——兼与郑敏教授商榷》,载于:《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陈晓红:《语音修辞的美感探析》,载于:《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陈章太:《叫卖语言初探》,载于:《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3期。
    陈智群、张晓夫:《试谈主持语言“口语化”》,载于:《北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迟永长:《辽宁口语中的程度副词》,载于《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邓浩:《汉语中反映的汉民族抽象思维走向》,载于:《汉语学习》1990年第2期。
    邓萍萍:《谈朗读教学与语言审美活动》,载于:《科学教育》2006年第2期。
    丁启阵:《汉语方言到底能抗多久?》,载于:《神州》2010年第4期。
    丁世洁:《模糊语言的艺术》,载于:《修辞学习》1998年第2期。
    丁玉艳、康鲁生:《试论谐音偏离》,载于:《岱宗学刊》2006年第4期。
    定宜庄《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杜文霞:《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与美学特征》,载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杜元敏:《口语修辞研究》,载于:《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1期。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载于:《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4期。
    段吉方:《康德审美心理功能论及其与格式塔心理美学的关系》,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方友根:《略论普通话的语调美》,载于:《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冯智强、陈敬岩:《汉英思维模式对比与外语教学——从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说谈起》,载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付鸿军:《英汉被动句及其民族性》,载于:《嘉应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高美红:《从汉民族的审美意向看汉语的对称与和谐之美》,载于:《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葛彦:《浅谈言语交际中的模糊性》,载于:《科技资讯》2010年第1期。
    耿二岭:《汉语象声词的民族特点》,载于:《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耿红岩:《零度、偏离与语言规范》,载于《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耿昕:《社会心理与语言偏离》,载于:《现代语文》2006年第6期。
    耿艳丽:《谈有声语言表达提升美学价值的途径》,载于:《开封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郭国强、苏小明:《电影声音的审美功能》,载于:《电影文学》2006年第8期。
    郭明元:《论艺术语言的审美特性》,载于:《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哈森:《论现代汉语拟声词》,载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0月第5期。
    宋瑞璇:《汉语的中和之美——浅析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载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第1期。
    郝世宁:《汉语语音节奏与民族文化心理》,载于:《学理论》2010年第3期。
    郝新星、邹长征、李静:《网络语言的语言偏离分析》,载于:《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增刊。
    何道宽:《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载于《南方文坛》2008年第2期。
    何浩:《朱光潜的语言诗学与汉语形象问题》,载于:《福建论坛》2001年第6期。
    何进、刘国辉:《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上的映射》,载于:《考试周刊》2007年第45期。
    洪克强、卢剑:《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观的异质与同构》,载于:《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第2期
    侯耀先:《浅谈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艺术》,载于:《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胡翠娜:《洪堡特关于语言民族特性的研究》,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胡峰、张玉芹:《六七十年代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特点探析——兼及现代诗歌的口语入诗问题》,载于:《东岳论丛》2010年第4期。
    胡建次、刘宣如:《“味”与“韵”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载于:《上饶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胡蓉:《节目主持人的幽默语言与修辞的偏离手段》,载于:《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胡习之:《唱话与以诗代话:两种口语修辞方式》,载于:《修辞学习》2003年第5期。
    胡艳:《内心视觉在节奏训练中的潜在作用》,载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黄河:《会话话语的审美体验》,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冀芳:《济宁方言特殊的重叠构形与量范畴研究》,载于:《语文学刊》2010年第17期。
    江荻:《论声调的起源和声调的发生机制》,载于:《民族语文》1998年第5期
    蒋少铸:《电视新闻模糊语言的运用》,载于:《军事记者》2004年第6期。
    杰克·古迪户晓辉:《口头传统中的记忆》,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鞠欣桐:《试论主持人的语言特点》,载于:《理论界》2006年6月。
    瞿霭堂:《汉藏语言声调起源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于:《民族语文》1999年第2期。
    瞿霭堂:《声调起源研究的论证方法》,载于:《民族语文》2002年第3期。
    雷武峰、殷茜:《论维柯语言观中的诗性思想》,载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李伯超:《关于建立语言美学的几点思考》,载于:《湘潭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李海鸥:《方言对山东民歌旋律的影响》载于:《广播歌选》2010年第6期。
    李晗蕾:《零度和偏离:语言本体认识的新视野》,载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李静:《山东济阳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载于:《现代语文》2010年第9期。
    李岚:《闽北石陂方言形容词重叠式》,载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李如龙:《关注汉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研究》,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李树红:《试论汉语拟声词的语言审美功能》,载于:《学术交流》2009年第8期。
    李树年:《浅谈话语偏离度》,载于:《渤海学刊》1988年第3期。
    李岩:《略论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理论对现代语言研究的启示》,载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李影:《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载于:《辽宁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
    李雨梅、曾常红:《湘乡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载于:《文史博览》2007年第1期。
    李志宏:《论人类主体认知在审美中的决定作用——从实践美学到认知美学》,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廖家骅:《音色审美散论》,载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林茂灿:《汉语语调与声调》,载于:《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3期。
    刘安煌:《活力、运动、变化——节奏的魅力》,载于:《中国音乐》1990年第2期。
    刘大先:《边缘的崛起——族裔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口头诗学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意义》,载于:《民族文学》2006年第4期。
    刘启珍:《浅谈模糊口语的美学特征》,载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刘婷婷、徐加新:《试析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的模糊限制策略》,载于:《电影评介》2008年第6期。
    刘薇:《演讲语言的审美价值》,载于:《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刘现强:《汉语节律研究述评》,载于:《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6期。
    刘艳军、胡夏:《演讲表达的五种审美效应》,载于:《运城高专学报》1997年第1期。
    刘振前、邢梅萍:《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结构的对称性与认知》,载于:《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1期。
    刘振前:《汉语四字格成语平仄搭配的对称性与认知》,载于:《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刘宗迪:《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卢晓侠:《东北民俗喜剧中方言的独特气韵》,载于:《学术交流》2010年第4期。
    吕叔湘:《谈语言和文字》,载于:《文字改革》1964年第1期。
    罗丹:《浅论模糊词语及其作用》,载于:《华商》2007年第23期。
    罗霁月:《音乐和舞蹈:异质同构的文化互存》,载于:《音乐探索》2008年第3期。
    罗斯玛丽·列维·朱姆沃尔特:《口头传承研究方法纵谈》,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
    罗昕如:《文学语言审美信息层次论》,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1期。
    骆小所:《论语言美学的萌生和破土而出》,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骆小所:《艺术语言: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马凤华:《<诗经>审美听觉初探》,载于:《嘉应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马宏伟:《<诗经·兼葭>与口头文学》,载于:《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4期。
    马薇薇:《浅谈东北方言中的“哎呀妈呀”》,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毛荣贵、范武邱:《模糊语言的审美特征》,载于:《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
    [苏]米·哈尔蓝瓦·赫洛波娃:《节奏》,杨洸译,载于:《中国音乐》1990年第3期。
    闵虹:《中国古典小说的情节设置》,载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南佐民:《言语审美的语用意义探析》,载于:《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3期。
    牛茹:《论音乐审美中的音色》,载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庞秀成:《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的理据比较及象似性分析》,载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彭会资:《方言与民间审美文化》,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彭巧燕:《演讲语言的美感表现》,载于:《衡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彭樟清:《“三句半”诗趣》,载于:《初中生》2006年Z7期。
    齐效斌:《为符号学美学辩护》,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钱莉绚:《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之比较》,载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秦瑞、张璇:《洪堡特汉语观探微》,载于:《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9期。
    邱美琼:《“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载于:《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5期。
    曲卫国、陈流芳:《告别语“拜拜”与汉语口语语体的缺环现象》,载于:《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任秀蕾、金奉:《谈音乐审美中的听觉感性体验》,载于:《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邵敬敏:《拟声词初探》,载于:《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04期。
    申顾礼:《奇异的第二感觉——听觉分析(2)》,载于:《音响技术》2010年第5期。
    沈文凡、张德恒:《苏轼是否通音律与苏词是否合律可歌略辨》,载于《北方论丛》2010年第4期。
    沈云佳:《从语用角度看模糊语言的幽默》,载于:《现代语文》2006年第2期。
    施建华:《形式美与自然生命之美——对形式美及其“表现性”的再思考》,载于:《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期。
    施咏:《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载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石锓:《形容词ABAB式重叠的种类、形成时间及其他》,载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石勇:《论语言与世界的同构性》,载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史风华:《格式塔视野中的“文以载道”说》,载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史有为:《关于四字格及其语音节奏——从“一衣带水”和“一肚子气”谈起》,载于《汉语学习》1995年第5期。
    史有为:《新视角:辅位元音和消极元音》,载于:《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寿永明:《语言美学与汉语的美学价值》,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舒玉、凡川:《普通话元音到底有几个?》,载于:《中国音乐》1983年第3期。
    司德花、洪爱云:《模糊限制词在女性语言中的交际价值初探》,载于:《才智》2009年第25期。
    宋超:《听觉动力——音响认知的审美建构》,载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宋颖桃:《从汉语语序看汉民族的思维特点与文化心理》,载于《语言理论研究》2008年第9期。
    孙庆忠:《口述历史的制作与口述传统的发掘》,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孙文宪:《“以言破言”与“能指优势”——论中西文学批评在语言意识上的一个差异》,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孙叶林、董正宇:《论朗诵语言的审美意蕴》,载于:《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孙永:《英语的音韵之美》,载于:《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唐国宇、钟蕾:《英美语音差异与英语听力理解》,载于:《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11期。
    唐军:《话语语境与语言语码的认知》,载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陶源:《模糊语言翻译中的审美体验》,载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屠国平:《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审音失度之成因及对策》,载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瓦尔特·翁:《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
    万书元:《听觉艺术的美学表述》,载于:《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王蓓、吕士楠、杨玉芳:《汉语语句中重读音节音高变化模式研究》,载于:《声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王德:《民族精神决定汉语的价值取向——洪堡特语言学评介》,载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王建莉:《成语的审美价值》,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5期。
    王剑峰:《“听”之审美意境分析》,载于:《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12期。
    王杰立:《昵称和汉语口语体的缺环》,载于:《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第19期。
    王金娟:《模糊语言的独特功能》,载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载于:《金田》2009年第Z1期。
    王明居:《一项跨入新世纪的暖昧工程——谈模糊美学与模糊美》,载于:《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王苹:《语境中的语言偏离》,载于:《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王青:《从历史性书面叙事到表演性口头叙事》,载于《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5期。
    王青:《上古汉族讲唱艺术不发达原因新探——论声调语言对叙事长诗的制约》,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王士元:《语言和文字的生理基础》,载于:《语言学论丛》第11辑,商务印书馆1983年。
    王亭:《赵本山小品语言的韵律美》,载于:《语文知识》2006年第11期。
    王岩:《试析戴望舒<雨巷>的音乐美》,载于:《文学教育》2010年第3期。
    王一川:《汉语形象与汉语形象美学》,载于:《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
    王一川:《汉语形象与文化现代性问题推荐》,载于:《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韦忠才:《论模糊美及其中介》,载于:《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韦忠生、胡奇勇:《汉语流水句汉译英探析》,载于:《集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魏家川:《从触觉看感官等级制与审美文化逻辑》,载于:《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
    温敏:《汉族整体性思维特点和汉语的趋向动词》,载于:《现代语文(语言教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吴波:《洪堡特“精神力量”的特性及其与民族和语言的关系》,载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吴海荣:《激情与理性之争:卢梭与赫尔德语言起源论中的差异及其意义》,载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吴洁敏:《汉语语调群组合规律》,载于:《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吴文科:《刘兰芳评书说演的声韵美及其当下意义》,载于:《曲艺》2009年第3期。
    吴雪青:《普通话水平测试和语感》载于:《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夏之放:《审美观照本来就有模糊性——评模糊美学》,载于:《文艺研究》1993年第3期。
    向明友:《论言语审美》,载于:《同济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谢少万:《语言中的人类精神与民族精神——对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的再认识》,载于: 《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徐朝晖:《汉语与民族思维及汉民族口语的表达特点》,载于:《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9年3月第1期。
    徐梅:《言语中的偏离和语言的张力》,载于:《宁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徐梅:《语音的偏离与修辞效果》,载于:《宁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徐盛桓:《语言美学论纲》,载于:《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徐翁宇:《俄语口语里词的语法变体形式》,载于:《外语研究》1986年第3期。
    徐新建:《口语诗学:声音和语言的符号关联——关于符号学和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论纲》,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3期。
    徐燕杭:《日常语言的审美特征——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审美化倾向及其伦理意义》,载于:《哲学动态》2009年第5期。
    薛吉辰:《模糊语言的玄机》,载于:《领导文萃》2006年第2期。
    薛忆沩:《人类日常语言中的隐喻资源》,载于:《天涯》1996年第1期。
    鄢明定:《应用语言的审美追求》,载于:《阅读与写作》2007年第7期。
    杨福生:《模糊学与模糊美学的现状与未来》,载于:《学术界》2000年第4期。
    杨琦:《英汉语序的对比分析》,载于:《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杨文俊:《朗诵艺术的审美特性》,载于:《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姚洁青:《吴语拟声词的状态标记“叫”》,载于:《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姚君喜:《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美学意义——兼与阿恩海姆“异质同构”说的比较》,载于:《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姚勤智:《晋中方言四字俗语的口语性及文化阐释——以平遥、祁县、太谷方言为例》载于:《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叶南:《汉语四声的旋律艺术与练唱》,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易于迅:《广播新闻模糊语言的运用》,载于:《声屏世界》2004年第7期。
    尹虎彬:《荷马与我们时代的故事歌手》,载于:《读书》2003年第10期。
    尹虎彬:《口头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载于:《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
    [德]伊丽莎白·本斯:《玛克斯·本斯的信息美学与符号美学》,罗筠筠译,载于:《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于建华:《语言偏离的诱惑》,载于:《外语研究》2006年第2期。
    俞敏:《北京音系的成长和它受的周围影响》,载于:《方言》1984年第4期。
    喻仲文:《论科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异质同构性》,载于:《美与时代》2007年第12期。
    袁蕾:《汉语口语修辞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解读》,载于:《语言学研究》2007年第4期。
    袁向荣:《论审美视角下的普通话轻声美感》,载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袁兆文:《“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对海德格尔有关“美”的问题的一种可能性阐释》,载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美国]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程试理论:口头传统研究概述》,朝戈金译,载于:《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曾澜:《语言夸张中的偏离现象》,载于:《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第1期。
    曾耀农:《创作中的犯与避》,载于:《语文知识》1999年第1期。
    曾永成:《走出“形式——意蕴”表里结构的思维定式──对审美形式表现性和动力性的生态思考》,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
    [英]詹姆斯·比门特:《听觉》,唐继凯译,载于:《中国音乐》1992年第3期。
    张芳平:《从语用角度看言语审美》,载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张建民:《论汉字构形的对称和汉语语法的偶意》,载于:《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张杰:《试论汉语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建构》,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7期。
    张小元:《汉语的异质性与传统诗学话语》,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张晓路:《洪堡特论汉语语法及其对现代汉语研究之启发》,载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张月芹、郑阳:《“赵氏小品”语言偏离现象分析》,载于:《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6月。
    赵红艺:《试论语言的模糊美》,载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赵喜桃、朱小琴:《从汉语新词构造看汉民族思维方式》,载于:《唐都学刊》2006年11月。
    赵贤德:《浅论普通话的审美价值》,载于:《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赵之昂:《美学现代转型中的肤觉经验——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研究之一》,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赵之昂:《肤觉比喻中的审美意识因素——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之二》,载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郑佐丽:《自贡方言重叠式研究》,载于:《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第9期。支宇:《文本语义结构的朦胧之美———论新批评的“文学性”概念》,载于:《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志敏:《演讲语言的音韵美》,载于:《现代交际》1997年第7期。
    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漫谈》,载于:《学术研究》1997年第5期。
    周长才:《模糊美学在中国——在深圳国际美学、美育会议上(1995.11)的发言》,载于:《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周红辉、叶西路生:《语言审美与语感养成》,载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周红辉:《语言审美与二语习得》,载于:《现代语文》2006年第8期。
    周甲辰:《韵:生命的律动》,载于:《社科纵横》2007年第7期。
    周建新:《从模糊审美看诗意的传达——<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一文读后》,载于:《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周静:《从<鲁豫有约>看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修辞》,载于:《电影评介》2009年第21期。
    周艳丽:《汉语用敬称表达对称方式探析》,载于:《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周永平:《洪堡特对汉语及汉民族精神的错误论述》,载于:《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第35期。
    朱良志:《中国古代审美愉悦三观念》,载于:《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第1期。
    朱志荣:《模糊美学》,载于:《文艺研究》,1993年第4期。
    祝秀丽:《重复与变化:重复律的双重特征》,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6期。
    左文静:《语言、思维与语言的民族性——从洪堡特理论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载于:《大学英语(学术版)》2004年第10期。
    安丽卿:《成语的结构和语音特征》,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基于西方视觉艺术的视觉形式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陈春艳:《汉语普通话轻声的语音特征分析》,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丁玉艳:《论语音偏离》,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富世平:《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金英娜:《口述史及其在流行音乐研究中的应用》,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刘亚斌:《汉语自然口语的韵律分析和自动标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桑紫宏:《基于形式重复的汉语幽默语言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斯琴托雅:《叙事民歌口头叙事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人类学视野下的元批评》,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孙莹:《老庄哲学中的“言不尽意”及其审美内涵》,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王丽:《试论汉语口语的特点》,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王茂林:《普通话自然话语的韵律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王岩:《汉语熟语的文化观照和文化理据》,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鲜益:《彝族口传史诗的语言学诗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谢建军:《书法美学意象研究——以汉唐书论文献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熊子瑜:《自然语句边界的韵律特征及其交际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徐钰愉:《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异质同构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周辉:《现代诗歌语言语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周雨:《替代语言的符号美学语言学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Albert Bates Lord, The Singer of Tal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1960.
    2、Cecil Maurice Bowra, Heroic Poetry, Macmillan London, 1961.
    3、Dell Hymes,“In Vain I Tried to Tell You”:Essays in Native American Ethnopoetic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adelphia,1981.
    4、Dennis Tedlock, Finding the Center: Narrative Poetry of the Zuni Indians, Dial Press New York, 1972. Rpt.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incoln, 1978.
    5、Eric Haveloc, Preface to Plato,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1963.
    6、Gregory Nagy, Homeric Question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Austin, 1996.
    7、G. S. Kirk, The Songs of Hom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England.1962.
    8、Jack Goody and Ian Watt, The Consequences of Lite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3.
    9、John Miles Foley, Oral-Formulaic Theory: A Folklore Casebook, ed, Garland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 London,1990.
    10、John Miles Foley, Teaching Oral Traditions, Modern LanguageAssociation of America New York. 1998.
    11、John Miles Foley,“The Singer and Their Songs,”in Oral-Formulaic Theory: A Folklore Casebook, ed, Garland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London, 1990.
    12、Lauri Honko, Textualising the Siri Epic, FFC No.264 Helsinki, Finnland, 1998.
    13、Marshall McLuhan, The Gutenberg Galax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2.
    14、Milman Parry, The Making of Homeric Verse: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Milman Parr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1.
    15、R. Bauman, Story, Performance, and Event: Contextual Studies of Oral Narra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1986.
    16、Rosemary Lévy Zumwalt, American Folklore Scholarship: A Dialogue Of Dissen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1988.
    17、W.J. Ong , Orality and Literacy, Routledge London,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