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画学是由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土壤培育出的艳丽花朵,是中国哲学精神观照下的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它与中国哲学精神水乳交融,在精神内涵与本质追求上贯通一致,在发展演进、理论品格及思想呈现上极为亲和。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学卷帙浩繁、阐释精微、义理深远而又意趣无穷,在理论体系与理论品格上,与西方画学迥然不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文选取中国画学为研究对象,超越艺术学科的狭隘视域,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深入探究中国画学的艺术精神、本质特点以及何以如此呈现的哲学根据,对于中国画的守护、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阐述中国哲学与中国画学的内在关系:
     第一章从中国哲学与中国画学发展演变和基本特点来看,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中国哲学与中国画学不仅“形影相随”,而且中国哲学构成了中国画学的内在生命和灵魂。中国哲学发展经历了先秦百家之学、秦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几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儒、道、佛三家哲学在发展中相互冲突,相互融摄,共同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体,成为中国画学产生发展的哲学背景。中国哲学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旨归,注重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和整体和谐,以人生哲学为核心,注重人的生命精神和一切万有的生命气象,以整体直观和心灵体悟为方法,以如何做人和成就圣贤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为终极追求,这构成了中国哲学的特质,也成为中国画学与西方画学不同个性的根本之所在。与中国哲学相适应,中国画学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绘画思想,降至六朝,则出现了顾恺之的形神说、谢赫六法说,发展到两宋,理论的基本构架已大致确立,经元、明、清三代继续发展,形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理论品格和与西方绘画迥然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深具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艺术样式,具有“思想的绘画”,“心灵的绘画”的特点,以表现天地万物的生命精神为最高原则,以塑造人的理想人格为终极目标,以笔法墨气为媒介,彰显出丰富的审美意蕴和高远的人生追求,在世界绘画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发展面貌。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和思维方式对于中国画学的审美指向、审美主题、审美情志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国艺术的哲学基石。天人合一旨在提高心灵境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一体合一,这也是人的最终的生命诉求。中国古代哲学两大流派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都是以生命和生命创造为其根本观念,所建构的天人合一模式都是生命的模式,体现着浓郁的生命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这一基本哲学思想和独特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画学独特的审美境界,构成了中国画学的深层内核,形成了中国画学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以天人合一为审美指向,以气韵生动为审美主题,以知行合一为审美情志。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学成为一门向人的生命精神深层开掘的学问,强烈的生命意识和高远的生命境界构成了中国画学的内在特质和终极追求。
     第三章以中国哲学的有无论和言意观为根基,对中国画学虚实相生的意境论进行解读。“意境”是中国画学最核心的范畴和艺术呈现的最高理想,其审美生成凝聚着中国哲学的智慧,得益于中国哲学的滋养。中国哲学对于“有无”或“虚实”的讨论,主要有两个路向,一是道家哲学和禅宗哲学的论述,它们从虚出发,以空无为宗,尚虚贵无;另一个即是儒家哲学从实出发进行的阐释。先秦道家、儒家和魏晋玄学还对言意观进行了辨析。中国哲学的“有无”论及言意观构成了中国画学意境论的理论基石,使其形成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相成的审美原则,整体性、空灵性、哲理性的艺术特征。意境是人对造化自然的生命体悟,是对“象”的超越,是“实”的“虚”化。画之最高境界即是人的内在生命与宇宙精神的契合为一
     第四章论述中国画学崇尚主体的人格论的哲学依据。挺立生命自我,树立理想人格是中国哲学文化的核心。中国哲学以“人”为中心,关切人的生命价值,重视人的心性修养,注重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道德内求思想。在中国哲学重视主体意识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学重视主体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由与人格的完善,将艺术与人生合一,在花鸟创作中借物喻人,在山水创作中托物言志,使绘画成为展示并建构理想人格的外化形式,成为追求主体生命自由和人格独立的精神象征。与儒家及道佛哲学的理想人格相对应,中国画学也呈现出伦理人格、隐逸人格两种人格修养取向,理想人格是中国画学完善和追求的终极目标。
     第五章重点阐述了中国画学贵和尚变的笔墨论。中国传统哲学贵和、尚变,具有极高的智慧,中国哲学的这种智慧运用到画学领域,则造就了中国绘画独具特色的笔墨之美。中国画学在中国哲学精神的浸润下,在笔墨法度与规范、笔与墨、笔墨与物象等方面要求和谐,体现了中国绘画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同时,中国画学以气韵生动为最高的美学原则,在笔墨技法上追求生动变化,推陈出新,用笔讲究动势、活力,用墨注重生气、灵动,在笔飞墨舞中,中国画学的生命精神、诗画意境、理想人格一一呈现,因而笔墨又是中国画学精神的物化与象征,笔墨构筑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美学特征和高远艺术境界。
     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以中国哲学为根基和研究视野,对中国画学的艺术精神、本质特质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从而揭示中国画学的深层意蕴与人文价值,揭示中国画学何以如此呈现的哲学根据。目前,学界对中国画学的研究著述多建构在艺术学、美术学、美学等学科基础上,即使从中国哲学入手者,也偏于特定哲学流派或特定哲学观点下的个案研究,从中国哲学的整体高度对中国画学的基本特质作系统研究尚属首次。
     (二)超越艺术学科的狭隘视域,将绘画理论置于中国哲学整体视野和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融的纬度下考察,与当前学界较多简单化、单线式分析相比,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
     (三)以中国哲学为根基和研究视野,深入剖析了中国画学之审美理想、审美境界、审美人格的呈现理路,揭示了三者相辅相成的呈现关系,提高了中国画学的阐释深度。
     (四)从中国哲学崇尚主体意识的层面,系统、深入地剖析中国绘画理论人格诉求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绘画理论与儒家及道禅思想相对应的伦理人格、隐逸人格两种人格修养取向,此前学术界对此缺乏深入的研究,因而本文的努力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意义。
     本文的不足之处:
     (一)本文是对中国画学进行“哲学解读”的初步尝试,由于受到学术水平、学科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以中国哲学为根据来分析中国画学问题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概念把握不够准确、运用不甚恰当的现象,如用中国哲学的“知行合一”来解读中国画学的审美情志,虽然诠释了创作主体对天人合一精神的身体力行,但论证还不够严密,有牵强之嫌,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考量、修正。
     (二)对中国画学思想的解读,对其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开掘和提高。以笔墨观为例,本文对中国画学的笔墨观还仅是初步阐释,分析了贵和、尚变的笔墨法度和形式规则,而对其精神意蕴则没有展开阐说。另外,笔墨作为中国画学的独特语言媒介,它不只体现了贵和尚变的哲学智慧,还深受《周易》阴阳观念、道家及玄学尚虚贵无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画学理论的阐释深度,将是笔者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三)文中某些章节的安排还存有不甚妥当之处,个别章节存在论述重复,资料反复运用现象,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提高。
The gorgeous flower, Chinese painting study, is fostered by Chinese philosophy cultural soil. It also becomes an irresistible surge of life stream supported by Chinese philosophy spiri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nd philosophy spirit are in complete harmony, with the same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essential pursuit. Their developments, theoretical characters as well as their ideology presentation are quite consist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philosophy ideas, Chinese painting study shows us an interesting picture scroll with vast and numerous masterpieces, subtle illustration, as well as infinite and deep meaning.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ainting in theoretic system and character, Chinese painting study has its unique style and high aesthetic and cultural values.
     This article chooses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s its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view poi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rather than the limited artistic disciplines, Chinese painting study's artistic spirit,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ay to present the philosophy are analyzed. This article provides certain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meanings for protecti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nd philosophy is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steps:
     In Chapter On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ainting study is shown to us. Not only did they develop together in harmony, Chinese philosophy is the Chinese painting study's inner life and soul. Chinese philosophy came through many stages such as the Hundred Schools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n Qin and Han dynasty, metaphysics in Wei and Jin dynasty, Buddhist study in Sui and Ta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study in Song and Yuan dynasty, topology study in Qing dynasty etc.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rough conflicting with and absorbing each other,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constituted the main body of Chinese philosophy development and the philosophy background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s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pursuit of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as its keystone, Chinese philosophy emphases the extensive exchanges and integrate harmony among heaven, earth, universal stuff and human themselves. With philosophy for life as its core, it stresses human's living spirit and all the lives in our universe. It also regards integrate intuition and minds experiences and realization as its method, how to behave for achieving sages'personality and to ascend the realm of life as its ultimate pursuit. All the above-mentioned factors formed Chinese philosophy's particularity and the fundamental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Consequently,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lso has such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as some valuable painting thoughts in Pre-Qin period, Gu kaizhi's "the image and the spirit" theory and Xie he's Six Method thoughts in Six Dynastie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ory has been established during the Two-Song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unique theor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ystem of Chinese painting has come into being, which became a national art bearing our national features and spirits. Chinese paintings are the pictures expressing human's thoughts and minds, and showing universal creature's life spirits as its highest principle. Its ultimate goal is shaping human's ideal personality. Rich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lofty pursuit of life are displayed in Chinese paintings with brushwork and the use of ink.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painting, it presents a unique development outlook.
     Chapter Two mainly displays the life value and thinking ways of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in Chinese philosophy's influences on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theme and emo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is the basic spiri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philosophy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s. With life as the main purpose and target,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aims at improving spirit realm to realiz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man, man and society, man and nature which is also humans'final appeal.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oughts appeared in the two schools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hich all regarded life and creation of life as its fundamental idea. The unity thoughts'model is life's pattern. Life spirit is clearly embodied in it, and the life realm among heaven, earth and human is also extended. It is the Chinese nation's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ought that creates Chinese painting study's unique feature, deep kernel and unity life viewpoint. The viewpoint is directed by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ought, with rhythmic vitality as its aesthetic theme and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s its aesthetic senti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ought, Chinese painting becomes the knowledge probing the deep human spirit. The realization and realm of life are combined to be the inner qualities and ultimate pursuit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combined by void and solid is analyzed in Chapter Three based on the ideas about being and not being and word meaning opin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As the core and the ideal art present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rtistic conception's aesthetic generation embodies the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benefiting from the Chinese philosophy nourishing. The discussions of "being and not being" and "void and solid" have two main results. From the point of Taoism and Zen Buddhism, void is the orientation and empty is the purpose. Void and empty are advocated. Another point is from Confucianism, they started from solid. Word meaning opinion was discussed by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in Pre-Qin period and the metaphysic school in Wei and Jin dynasty. Based on the "being and not being" theory and words meaning opinio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formed the principle of exceeding limited to unlimited, blending, void-solid combination and integrated active and stable. The conception has the features of integrity, empty spirit and philosophical quality.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e human's realization of nature,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shape", and the "virtual" of "reality" The pictures'highest state is the unity of man's inner life and his universal spirit.
     Chapter Four display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personality theory which advocates subject. To establish moral subject and set up ideal personality is the core of Chinese philosophy culture. Human oriented Chinese philosophy is concerned of human life value, emphasis on people cultiv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focuses on improving people's spirit realm with strong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pursuit ideas. Influenced by stressing subject consciousness thought,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lso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subject. Pursuing individual freedom and personality improvement, Chinese painters impersonate the things in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express their feelings in landscape painting to combine the art with their lives. The personality is described and constructed in the paintings which symbolize life's freedom and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Corresponding to Confucian and Taoist Buddhism's ideal personality,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lso shows two personality orientations, ethical and hermit personality. Ideal personality is the ultimate pursuit for improve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In Chapter Five, the harmonic and changing draw and ink theory is explained. Upholding harmony and changing is the great wisdom in Chinese philosophy, which is used in the painting field and creates the unique beauty of black ink. The harmony between ink testimonies and norms, draw and ink, ink and object is required. Therefore, the harmony oriented aesthetic idea is shown. Meanwhile, painting with rhythmic vitality is the highest aesthetic principle. When it comes to the ink technique, changing and innovation are requested. Painters are requested to draw with life and spirit, to paint with energy and agility. The life spirit, poetic conception and ideal personality are shown in the draws and paints. So draw and ink is the symbolism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s spirit, and constructs the importan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lofty artistic realm.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 Based on Chinese philosophy, the artistic spirit and essential features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re analyzed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 Chinese painting study's implication and humanity value and presentation are revealed. Nowadays, the studies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re based on aesthetics, art and fine arts. Even from the poi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it is limited to particular philosophical schools and opinions case studies. The systematic wholesome Chinese painting study's basic features study from Chinese philosophy is initially.
     (II) The painting theory is studied in multidisciplina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esthetics, literature, and art rather than just artistically. This paper is a breakthrough on depth and extent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and single disciplinary analyses.
     (III) With Chinese philosophy as its foundation, Chinese painting study's aesthetic ideal, realm, and personality are researched deeply. Their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is revealed. The Chinese painting study's interpretation is improved.
     (IV) From the Chinese philosophy advocating subject consciousness level, the personality pursuing of Chinese painting theories is systematically and penetratingly analyzed and the two personality orientations "ethical personality" and "hermit personality" corresponding to Confucian and Taoism Zen thoughts are pointed out. Previous academics lack the in-depth research, so this paper has certain innovation and significance.
     Shortages of this Paper:
     (I) Because of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philosophical analyzing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and lacking of academic skills and information, some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s and its usage are not quite appropriate while based on Chinese philosophy to analyze the Chinese painting study. When using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ory to analyze the aesthetic emotion, plus the painter's practice of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spirit is illustrated, the arguments are not rigorous with contrived suspicion. Further study and adjusting are needed.
     (II)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study thoughts and the research of its aesthetic and cultural values are needed to be improved. Take draw and ink theory as an example, the harmony and changing upholding rule and regulation are analyzed. But the spiritual implication is not described specifically. In addition, draw and ink in Chinese painting study not only displays harmony and changing upholding philosophical wisdom, but also contain the Taoism and metaphysics spirit.
     (III) There are many improper arrangements in some chapters. Repeated discussion and material using occur in some chapters.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modification are needed.
引文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礼,2001年,第80页。
    ②傅抱石著,叶宗镐选编《傅抱石美术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28页。
    ①中国画的内忧是指,其文化传统和思想根基的断裂、缺失;外困,则指西方艺术现代思潮的冲击。卢辅圣、汤哲明先生曾描述中国画的现状说:“中国画走过了漫长的古代历程,至清末民初走进了它的现代史。在西学东渐及中国社会革命的大背景下,于五四运动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和新时期开端先后遭遇了三度关于其命运前途的论争。”“当代山水画,无论在时空表达的广袤性还是形式表现的丰富性上,均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写实、表现、抽象、象征以及形式主义、观念主义等等或溯源于本土或借鉴于西方经验的诸多审美取向,随着都市化程度迅速提升,国际性交往日趋活跃,信息传媒和艺术资讯高度发达的大趋势,呈现出越来越自由与多元的色彩。……当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不仅山水画不复存在,就连中国画、水墨画乃至绘画这一艺术形态也悄然消解了。”(卢辅圣、汤哲明《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代序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序言第11页)
    ②卢辅圣《中国绘画研究丛书弁言》,见[美]方闻著、李维琨译《心印》,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①“自20世纪初中国现代美术史学兴起以来,中国美术史家都非常重视中国画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黄宾虹、邓以蛰、俞剑华、伍蠡甫、于安澜、沈子丞等人几乎都或多或少钻研探讨过中国画学文献,钩沉古籍,或收集整理,或校勘注释,或解疑析义,发表、出版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为后来的中国画研究莫定了扎实的基础。”(万新华《俞剑华的中国画学文献研究》,《美术观察》2009年第5期,第103页。)
    ②万新华《俞剑华的中国画学文献研究》,《美术观察》2009年第5期,第103页。
    ③于安澜《画论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37年版。
    ④于安澜《画史丛书》,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⑤于安澜《画品丛书》,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⑥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⑦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⑧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写《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⑨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⑩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11叶朗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①刘纲纪《中国现代美学家和美术史家邓以蛰的生平及其贡献》,《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50页。
    ②刘纲纪《中国现代美学家和美术史家邓以蛰的生平及其贡献》,《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50贞。
    ③章启群《重估宗白华——建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的一个范式》,《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第22页。
    ④章启群《重估宗白华——建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的一个范式》,《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第29页。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5页。
    ⑥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页。
    ⑦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页。
    ⑧邓以蛰《画理探微》,《哲学评论》1942年第10卷第2期。
    ⑨邓以蛰《六法通诠》,《哲学评论》1942年第10卷第4期。
    ①滕固《中国美术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④刘纲纪《略论徐复观美学思想》,《徐复观与中国文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11页。
    ⑤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版;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①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第17-22页:叶朗《再说意境》,《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第107-110页。
    ②郭因《中国绘画美学史稿》,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③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④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⑤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⑥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⑦何楚熊《中国画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⑧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⑨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⑩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11张强《中国绘画美学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张强《中国画论系统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13张建军《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①姜澄清《中国绘画精神体系》,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②张启亚《中国画的灵魂——哲理性》,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③邱振亮《血脉的回响——中国画与中国文化》,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④陈传席、刘庆华《精神的折射——中国山水画与隐逸文化》,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⑤陈传席、顾平、杭春晓《中国画山文化》,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⑥刘墨《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⑦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自序第5页。
    ⑧王永亮《中国画与道家思想》,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⑨陈中浙《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⑩陈中浙《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1李万康《儒生与画家:15、16世纪明朝与意大利绘画史的多维比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朱良志《石涛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朱良志《八大山人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5侯宏堂《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朱良志“中国艺术研究系列”》,《艺术探索》2009年第2期,第138页。
    16侯宏堂《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朱良志“中国艺术研究系列”》,《艺术探索》2009年第2期,第139页。
    ①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②工岳川《书法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④[苏]叶·查瓦茨卡娅《中国古代绘画美学问题》,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⑤[美]方闻著,李维琨译《心印》,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⑥[美]高居翰著,李渝译《中国绘画史》,台北:雄獅美術,1997年版。
    ⑦薛永年《美国研究中国画史方法述略》,《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第151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杨伯峻《论语泽注·颜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④杨伯峻《论语泽注·颜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3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②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0、37页。
    ③原文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1页。)
    ④李泽厚《孔子再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
    ⑤曾振宇、傅永聚注《春秋繁露新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01页。
    ①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62页。
    ②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①季羡林《中国禅学丛书·总序》,见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①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8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②[清]严可均辑、任雪芬审订《全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69页。
    ③[宋]邵雍《邵雍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56页。
    ④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⑤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1期。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1页。
    ⑦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①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37-38页。
    ②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③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
    ④金岳霖《中国哲学》,《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
    ①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八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42、343页。
    ②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第39页。
    ①[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46页。
    ②“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日:‘绘事后素。’”(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页。)
    ③《庄子·田子方第七》载:“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赢。君日:‘可矣,是真画者也。’”(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3-584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①傅抱石《中国绘画史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②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88页。
    ③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④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85页。
    ⑤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05页。
    ⑥朱良志《扁舟一页——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引言第5页。
    ①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87页。
    ②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190页。
    ③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227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30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069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48页。
    ④杨臣彬《恽寿平》,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86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⑥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3页。
    ②樊波《试论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贡献——兼评先秦哲学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影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30-34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7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83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85页。
    ①潘公凯《潘天寿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4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1-62页。
    ③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引言第3页。
    ①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14页。
    ③萧箑父《吹沙二集》,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508页。
    ④李泽厚《中国美学及其它》,《美学述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期,第27页。
    ⑤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10-314页。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9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礼,1981年,第127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自序第4页。
    ④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⑤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引言第5页。
    ⑥刘刚纪、范明华《易学与美学》,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年,第183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31页。
    ②[美]方闻著,李维琨译《心印》,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③[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90页。
    ①杨伯峻《论语泽注·述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7页。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5-106页。
    ②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起源,目前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此沿用张岱年先生的观点。(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第1-8页。)
    ③[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431页。
    ①[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16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01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公孙丑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0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59页。
    ⑤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05-306页。
    ⑥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02页。
    ⑦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05306页。
    ⑧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02页。
    ⑨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55-56页。
    ⑩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1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28页。
    ②刘剑《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
    ③[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15页。
    ④[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店,2006年,第603页。
    ⑤曾振宇、傅永聚注《春秋繁露新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49页。
    ⑥曾振宇、傅永聚注《春秋繁露新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42页。
    ①[宋]张载《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9页。
    ②[宋]张载《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0页。
    ③[宋]张载《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3-144页。
    ④[宋]张载《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1页。
    ⑤[宋j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2页。
    ⑥[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⑦[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⑧[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①[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②[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1页。
    ③[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37页。
    ④[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75页。
    ⑤[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45页。
    ⑥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
    ⑦[宋]陆九渊、[明]王守仁《象山语录阳明传习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79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8页。
    ②老子曰:“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35-36页。)
    ③[宋]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④[宋]邵雍《邵雍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50页。
    ⑤[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⑥[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r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87页。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7页。
    ②蒙培元《中国哲学生态观论纲》,《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第8-9页。
    ③[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71页。
    ④[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39页。
    ①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第22页。
    ②樊宝英《论“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第9贞。
    ③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程颖易学》,《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第56页。
    ④[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页。
    ⑤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37-38页。
    ⑥[清:李光地著,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店,2006年,第367页。
    ⑦[宋]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⑧[宋]张载《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5页。
    ①[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L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06页。
    ②蒙培元《追寻生命的智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3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
    ④[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69页。
    ⑤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程颢易学》,《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第56-57页。
    ⑥原文是:“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子厚观驴鸣,亦谓如此。”([宋]程颖,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12页。)
    ⑦[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82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96页。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
    ①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14页。
    ②[宋]郭思编,杨伯编著《林泉高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93页。
    ③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23页。
    ④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48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06页。
    ②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568页。
    ③云雪梅编著《黄宾虹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④韩丰聚、孙恒杰《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069页。
    ⑤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63页。
    ①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87-488页。
    ②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泽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07页。
    ③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88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5页。
    ⑤欧阳修《盘车图》,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99页。
    ⑥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12页。
    ①潘公凯《潘天寿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8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64页。
    ③[波兰]诺塔尔凯维奇著,理然译《古代美学》,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④[意]达·芬奇《芬奇论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15页。
    ⑤[意]达·芬奇《芬奇论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93页。
    ①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3-144页。
    ②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227页。
    ①宗白华《意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页。
    ②宗白华《意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4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55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32页。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1页。
    ⑥周汝昌《中国文论<艺论>三昧篇》,《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⑦[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53-554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②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15页。
    ③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15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⑤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93页。
    ⑥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30页。
    ⑦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65页。
    ①承名世遍选《傅抱石艺术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5页
    ②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212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42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73页。
    ⑤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 第22页。
    ①汤一介《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节选),《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②汤一介《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命题看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论中国传统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45页。
    ③汤一介《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节选),《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4页。
    ⑤[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67页。
    ⑥[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1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①[唐]刘禹锡著、整理组点校、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38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0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9-40页。
    ①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②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③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④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⑤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8-29页。
    ⑥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23-24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9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2页。
    ③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1页。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7页。
    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80页。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81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7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4页。
    ③杨伯峻《孟子泽注·公孙丑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2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05页。
    ⑤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宗白华《意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⑥张方《虚实掩映之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⑦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8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8-19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0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9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6页。
    ⑤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7页。
    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3页。
    ②[西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页。
    ③[清]严可均辑,吴福祥、厚艳芬审订《全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18页。
    ①王振复《对《意境探微》一书的四点意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34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2页。
    ③卢元骏注译《新序今注今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25页。
    ②[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店,2006年,第581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②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9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56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57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83页。
    ②[宋]郭思编,杨伯编著《林泉高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81页。
    ③“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④“论画与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书鄢陵于主簿画折枝二首》,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
    ①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615页。
    ②孙美兰编著《李可染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3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06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48页。
    ②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欧阳修《六一诗话》。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170页。
    ⑤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75页。
    ⑥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13页。
    ⑦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13页。
    ⑧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⑨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34页。
    ①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③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第九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491页。
    ④刘琳等校点《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⑤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41页。
    ⑥俞剑华《宣和画谱》,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209页。
    ①韩丰聚等编著《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014页
    ②曹惠民、李红权编注《郑板桥诗文书画全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97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14页。
    ④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2-13页。
    ⑤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55页。
    ①潘运告编著《明代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33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81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001页。
    ⑤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96页。
    ⑥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⑦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938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72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39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37页。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7页。
    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7页。
    ①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7页。
    ③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0-11页。
    ④[宋]周敦颐撰《周子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⑤[宋]程颗、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60页。
    ⑥[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9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14页。
    ②杨臣彬《恽寿平》,长春:吉林出版社,1996年,第186页。
    ③潘公凯《潘天寿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④潘公凯《潘天寿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⑤潘公凯《潘天寿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⑥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622页。
    ①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60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35页。
    ③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第七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487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20页。
    ①孙美兰编著《李可染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3页。
    ②叶朗《中国艺术的意境》,《神州学人》1998年第8期,第35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74页。
    ④[清]王夫之《古诗评选》,《船山全书》第14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1996年,第736页。
    ⑤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53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25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78页。
    ③杨臣彬《恽寿平》,长春:吉林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83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39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64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90页。
    ①金丹元《以佛学禅见释“意境”》,《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第63页。
    ②[明]朱棣集注《金刚经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03页。
    ③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14页。
    ④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66页。
    ①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②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50页。
    ③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④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50页。
    ①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②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62页。
    ③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
    ④刘纲纪《中国哲学与中国艺术文化中的境界》,《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7期,第25页。
    ①牟宗三著,罗义俊编《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尧日》,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1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3页。
    ⑤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67页。
    ⑥杨伯峻《孟子译注·公孙丑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9-80页。
    ⑦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64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4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页。
    ③范晔云“伏氏自东西京相袭为名儒,以取爵位。中兴而桓氏尤盛,自荣至典,世宗其道,父子兄弟,代作帝师。受其业者,皆至卿相,显乎当世。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者,凭誉以显物;为己者,因心以会道。恒荣之累世见宗,岂其为己乎!”(范晔《后汉书·恒荣传》卷三十七)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离娄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9页。
    ⑤杨伯峻《孟子译注·滕文公》,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41页。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
    ⑦刘剑《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⑧刘剑《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⑨刘剑《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⑩刘剑《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①刘剑《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2123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61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71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公孙丑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2页。
    ⑤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4页。
    ⑥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01页。
    ①[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15页。
    ②[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429页。
    ③[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37页。
    ④[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27页。
    ⑤[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37页。
    ⑥[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49页。
    ⑦[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408页。
    ⑧[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411页。
    ⑨[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39页。
    ⑩参见拙作《论<周易>生命哲学及其对中国画的影响》,《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
    ①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页。
    ①《坛经》是唐代禅宗经典,为中国禅宗创始人慧能口述,弟子法海集记,历来流传有多种版本,而现行本有四种,一为敦煌本,不分卷,题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中华书局郭朋校释坛经即以此为底本;二为惠昕本,二卷,题为《六祖坛经》;三为德异本,即高丽传本,亦称曹溪原本,不分卷,开为十门,题作《六祖法宝坛经》;四为宗宝本,不分卷,亦开为十门,题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本论文所引,除有三处为第四种版本外,其余诸处皆为敦煌本,参见李淼编著《中国禅宗大全》,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②[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页。
    ③[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页。
    ④[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页。
    ⑤[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页。
    ⑥[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页。
    ⑦[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4页。
    ⑧[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页。
    ①[宋]道原著,顾宏义译注《景德传灯录译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663页。
    ②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3期,第68页。
    ③李淼编著《中国禅宗大全》,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④道家的自然是万物的本质、本性,是不假人为、自然而然,具有超越和精神自由的意义,禅宗把佛性说成自然,即是强调个体的自我超越和个人的自由境界。
    ⑤[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页。
    ①[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177页。
    ②潘公凯《潘天寿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6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70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80页。
    ⑤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91页。
    ①潘公凯《潘天寿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6页。
    ②[宋]黄庭坚著,刘琳等校点《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98页。
    ③[宋]郭思编,杨伯编著《林泉高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81页。
    ④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64页。
    ⑤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30页。
    ⑥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06页。
    ①刘琳等校点《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74页。
    ②佚名《宣和书谱》,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第131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62-863页。
    ④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李日华《六研斋笔记》。
    ⑤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70页。
    ⑥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⑦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907页。
    ⑧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93页。
    ①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48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32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26页。
    ④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见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②[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7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5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微子》,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7页。
    ⑤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71页。
    ⑥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2页。
    ⑦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7页。
    ⑧[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32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离娄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65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07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里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9页。
    ⑤原文为:“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页。)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9页。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5页。
    ⑧杨伯峻《孟子译注·公孙丑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3页。
    ⑨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09页。
    ⑩[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01页。
    11[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378页。
    12杨伯峻《论语译注·里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6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071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9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腾文公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41页。
    ④《系辞下传》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05-608页。)
    ⑤[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①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①原文为:“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人高士”。(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93页。
    ③韩丰聚等编著《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043页。
    ④韩丰聚等编著《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3074页。
    ⑤曹惠民、李红权编注《郑板桥诗文书画全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71页。
    ⑥[清]郑板桥《郑板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19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2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36页。
    ①张开城《君子人格与“比德”》,《学术月刊》1995年第12期,第25页。
    ②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86页。
    ③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11页。
    ④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12页。
    ①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86页。
    ②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
    ③韩丰聚等编著《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429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037页。
    ⑤韩丰聚等编著《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3085页。
    ⑥韩丰聚等编著《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866页。
    ⑦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清閟阁集》卷八《题郑所南兰》。
    ⑧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47页。
    ①韩丰聚等编著《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809页。
    ②韩丰聚等编著《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831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3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7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9页。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84页。
    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84页。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页。
    ⑦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7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5页。
    ②李淼编著《中国禅宗大全》,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第16页。
    ①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83-84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26页。
    ②“孙位者,……性情疏野,襟抱超然,虽好饮酒,未尝沉酩。禅僧道士常与往还,豪贵相请,礼有少慢。纵赠千金,难留一笔,惟好事者时得其画焉……昭觉寺休梦长老请画《浮沤先生松石墨竹》一堵……其有龙拿水汹,千状万态,势欲飞动。松石墨竹,笔精墨妙,雄壮气象,莫可记述,非天纵其能,情高格逸,其孰能与于此耶”。(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23-124页。)
    ③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八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375页。
    ④潘运告编著《明代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⑤陈师曾著,徐书城点校《中国绘画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3页。
    ①在《画山水序》中,宗炳点明其意趣所在时说:“峰岫峣嶷,云林森,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为何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孟兆臣校释《画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②孟兆臣校释《画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③孟兆臣校释《画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
    ④傅合远《宋元文人画的审美追求》,《文史哲》1999年第6期。
    ⑤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①俞建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39页。
    ②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13页。
    ③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14页。
    ④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14页
    ⑤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313页。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微子》,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7页。
    ⑦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⑧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84页。
    ⑨[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3页。
    ①徐清泉《隐逸人格精神与中国古代艺术美追求》,《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第91页。
    ②[清]郑板桥《郑板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68-169页。
    ①本章参见拙作《哲学智慧与笔墨情怀》,《齐鲁艺苑》2004年第4期。
    ②四部丛刊初编本编委会《四部丛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20页。
    ①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94-95页。
    ②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39页。
    ④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66页。
    ⑤[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326-329页。
    ⑥[宋]张载《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5-86页。
    ⑦[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页。
    ④[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54页。
    ⑤[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88页。
    ⑥[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90页。
    ①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82页。
    ②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84页。
    ①紫都、马刚编著《徐渭》,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
    ②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71页。
    ③云雪梅编著《黄宾虹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7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32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48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64页。
    ①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10页。
    ②孟兆臣校释《画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③[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32页。
    ④孟兆臣校释《画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⑤[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53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2页。
    ②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25页。
    ④[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33页。
    ⑤[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609页。
    ⑥[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43页。
    ⑦[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76页。
    ⑧[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50页。
    ⑨[宋]朱熹《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59页。
    ⑩[清]王夫之撰、李一忻点校《周易内传》,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427页。
    11参见拙作《论<周易>生命哲学及其对中国画的影响》,《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第79页。
    ①[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巳蜀书社,2006年,第592页。
    ②[宋]张载《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③[宋]张载《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8页。
    ④[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⑤[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⑥[清]王夫之《船山思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3页。
    ⑦[清]王夫之《船山思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①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②[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33页。
    ③[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①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25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62页。
    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17页。
    ④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①[东汉]蔡邕《笔论》,蔡邕等撰、孟兆臣校释《书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②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
    ①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
    ②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06页。
    ③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7页。
    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790页。
    ⑤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67页。
    ①承名世遍选《傅抱石艺术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
    ②[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02页。
    ③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90页。
    ④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⑤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⑥明清人极重元代画家黄公望,且好仿古。因黄公望字子九,别号大痴,故把当时出现的喜爱黄氏山水画的现象称之为“家家子九,人人大痴。
    ①曹惠民、李红权编注《郑板桥诗文书画全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382页。
    ②曹惠民、李红权编注《郑板桥诗文书画全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257页。
    ③[清]郑板桥《郑板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09页。
    ④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98页。
    ⑤云雪梅编著《黄宾虹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⑥云雪梅编著《黄宾虹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三版自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3、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崔大华《庄子歧解》,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6、刘剑《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9、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0、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1、[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2、曾振宇、傅永聚注《春秋繁露新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4、[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15、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6、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8、[东汉]蔡邕等撰,孟兆臣校释《书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9、[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0、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22、[晋]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2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4、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26、[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7、[唐]刘禹锡著,《刘禹锡集》整理组点校,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8、[宋]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9、[宋]张载《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0、[宋]邵雍《邵雍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31、[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32、[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3、[宋]道原著,顾宏义译注《景德传灯录译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版。
    34、[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5、[宋]苏轼著,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6、[宋]黄庭坚著,刘琳等校点《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宋]沈括著,侯真平校点《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
    38、[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9、[宋]朱熹《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4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2、[宋]陆九渊、[明]王守仁《象山语录阳明传习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3、[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44、[宋]佚名《宣和书谱》,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45、[宋]郭思编,杨伯编著《林泉高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46、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47、[明]朱棣集注《金刚经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49、[明]王夫之《船山思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0、[明]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1、[明]董其昌《容台别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52、[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
    53、[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54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55、[清]郑板桥《郑板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6、曹惠民、李红权编注《郑板桥诗文书画全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57、四部丛刊初编本编委会《四部丛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熊十力《熊十力全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3、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钱穆《中国文化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7、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版。
    8、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版。
    9、方东美著,李溪编《生生之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牟宗三著,罗义俊编《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2、牟宗三著,罗义俊编《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张岱年《文化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
    20、李泽厚《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1、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上、下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4、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刘文英《中国哲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楼宇烈《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29、萧箑父《吹沙二集》,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
    30、成中英著,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刘纲纪《徐复观与中国文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汤一介《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3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5、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叶朗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7、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8、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版。
    39、彭吉象主编《中国艺术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1、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43、刘大钧《周易概论》,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
    44、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1\2卷,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
    45、林忠军《易经集注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46、林忠军《历代易学名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47、周三著《中国哲学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48、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9、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1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0、于民、蒙培元等《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51、李淼编著《中国禅宗大全》,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版。
    52、朱立元、王振复《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3、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修订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6、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7、成复旺《神与物游——中国传统审美之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8、洪惠镇《中西美术比较十书》,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59、王振复《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学智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李天道《中国古代人生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赖贤宗《意境美学与诠释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写《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63、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陈师曾著,徐书城点校《中国绘画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滕固《中国美术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4、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5、俞剑华《宣和画谱》,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6、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7、于安澜《画论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37年版。
    8、于安澜《画史丛书》,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9、于安澜《画品丛书》,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10、于非闇《中国画颜色的研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版。
    11、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12、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13、潘天寿《中国绘画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14、傅抱石著,叶宗镐选编《傅抱石美术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5、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6、傅抱石《中国绘画史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7、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18、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19、王伯敏《中国画学通史》(上下),郑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0、王伯敏著,陈存千编《山水画纵横谈》,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21、卢辅圣主编《中国画研究方法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22、卢辅圣、汤哲明《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23、温肇桐《中国绘画批评史略》,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24、杨大年《中国历代画论采英》,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5、姜澄清《中国绘画精神体系》,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6、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7、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版。
    28、朱良志《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朱良志《石涛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朱良志《八大山人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1、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增订本)》,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33、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版。
    34、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35、徐志兴《中国书画美学简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36、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桂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7、孙美兰编著《李可染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潘公凯编著《潘天寿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9、云雪梅编著《黄宾虹画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赵志钧《黄宾虹论画录》,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41、潘运告译注《明代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潘运告译注《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3、何楚熊《中国画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4、孟兆臣《画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45、韩丰聚、孙恒杰《题画诗选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46、刘墨《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47、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48、陈传席、顾平、杭春晓《中国画山文化》,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49、张强《中国绘画美学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0、张强《中国画论系统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51、涂光社《势与中国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2、洪再辛选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1950-1987),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版。
    53、黄专、严善钵《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4、江宏、邵绮《中国画心性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5、杨臣彬《恽寿平》,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56、郭玫宗《中国画艺术赏析》,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年版。
    57、邱振亮《血脉的回响——中国画与中国文化》,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58、钟跃英《气韵论》,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59、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0、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第十八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61、承名世编选《傅抱石艺术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62、张启亚《中国画的灵魂——哲理性》,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63、张建军《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64、张方《虚实掩映之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65、范明华《<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6、张育英《中国佛道艺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67、陈中浙《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8、紫都、马刚编著《徐渭》,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69、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70、李万康《儒生与画家:15、16世纪明朝与意大利绘画史的多维比较》,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张明学《道教与明清文人画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
    72、陈中浙《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73、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74、[意]达·芬奇《芬奇论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75、[美]高居翰何惠鉴等《外国学者论中国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76、[美]方闻著、李维琨译《心印》,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77、[美]高居翰著,李渝译《中国绘画史》,台北:雄狮美衍,1997年版。
    78、[美]高居翰《山外山——晚明绘画》,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79、[波兰]诺塔尔凯维奇著,理然译《古代美学》,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0、[苏]叶·查瓦茨卡娅《中国古代绘画美学问题》,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81、[日]内藤湖南《中国绘画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国文化》1991年第4期。
    2、金岳霖《中国哲学》,《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
    3、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4、张岱年《中国哲学的演变及其现代价值——梅良勇著<中国古代哲学论稿)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张岱年《中国哲学的继承与改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2期。
    6、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1期。
    7、李泽厚《孔子再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
    8、李泽厚《宋元山水画的三种意境》,《学术月刊》1980年第2期。
    9、李泽厚《中国美学及其它》,《美学述林》1983年第1期。
    10、叶朗《宋元书画美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11、叶朗《宋元书画美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2、叶朗《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3、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14、叶朗《中国艺术的意境》,《神州学人》1998年第8期。
    15、方立天《早期儒家人格建构及其现代意义》,《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16、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3期。
    17、方立天《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
    18、方立天《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2期。
    19、方立天《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日B4版。
    20、方立天《慧能创立禅宗与佛教中国化》,《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21、蒙培元《禅宗心性论认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3期。
    22、蒙培元《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周易研究》2000年第1期。
    23、蒙培元《儒家与生态》,《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
    24、蒙培元《中国哲学生态观论纲》,《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
    25、蒙培元《开展儒学的深层对话》,《现代哲学》2009年第3期。
    26、蒙培元《追寻生命的智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7、刘纲纪《“艺”与“道”的关系——中国艺术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江汉论坛》1986年第1期。
    28、刘纲纪《中国哲学与中国艺术文化中的境界》,《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7期。
    29、李景林《论儒家哲学精神的实质与文化生命》, 《齐鲁学刊》1990年第5期。
    30、金丹元《以佛学禅见释“意境”》,《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31、温金玉《禅与人生——禅宗伦理研究之一》, 《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3期。
    32、樊波《试论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精神》,《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33、樊波《试论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贡献——兼评先秦哲学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影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4、颜炳罡《论孟子的主体哲学》,《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
    35、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
    36、高晨阳《论玄学“有”“无”范畴的根本意蕴》,《文史哲》1996年第1期。
    37、张开城《君子人格与“比德”》,《学术月刊》1995年第12期。
    38、霍然《宋代美学思潮勃兴阶段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结》,《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39、徐清泉《隐逸人格精神与中国古代艺术美追求》,《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
    40、张学智《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1、牟钟鉴、林秀茂《论儒道互补》,《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4期。
    42、黄心川《“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
    43、周汝昌《中国文论(艺论>三昧篇》,《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4、张节末《道禅对儒家美学的冲击》,《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45、刘丽辉《试论中国艺术的人格精神》,《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46、黄仁生《论杨维桢的哲学思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47、张立文《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 《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2期。
    48、张立文《中国哲学“讲自己”的中国方式》,《文史哲》2005年第3期。
    49、张立文《中国语境下的中国哲学形式》,《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0、李旭《中国古典美学与传统文化观念大生命观的美学——天人合一与中国艺术精神》,《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
    51、汤一介《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52、汤一介《论情景合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3、裴传永《论(易经>作者的主体意识与道德内求思想》,《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
    54、许佳君《儒佛道与士大夫人生选择的揉合》,《江苏社会科学》2000第6期。
    55、彭峰《宗白华美学与生命哲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56、彭峰《从生活方式来理解诸子哲学——兼论哲学作为生活艺术》,《学海》2009年第4期。
    57、张连举《论孔子人生哲学的主体意识》,《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58、洪修平《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 《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59、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示》,《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
    60、黄玉顺《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
    61、周先慎《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62、章启群《重估宗白华——建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的一个范式》,《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63、黄玉顺《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
    64、余秉颐《以生命的精神价值为中心——方东美论中国哲学的“通性与特点”》,《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
    65、张毅《智的直觉与中国艺术精神》,《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66、倪建林《质与文——试论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核》,《艺术百家》2004年第2期。
    67、郭齐勇《现代新儒家的易学思想论纲》,《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
    68、张世英《道家与审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9、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年第7期。
    70、聂振斌《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71、单纯《禅宗的佛性论及其意义》,《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3期。
    72、朱志荣《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3、聂振斌《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74、吴玲玲《禅宗对唐宋文人士大夫艺术境界的影响》,《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
    75、陆信礼《张岱年先生研究中国哲学特点之成就》,《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3期。
    76、李振纲《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7、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程颖易学》,《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78、吴学国《关于中国哲学的生命性》,《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
    79、牟娟《25年来中国大陆中国美学史研究综述》,《南平师专学报》2007年第1期。
    80、陈兵《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1、彭富春《禅宗的心灵之道》,《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82、张舜清《儒家生命伦理的精神、模式及特性——对“易道生生”的义理解读》,《武汉大学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3期。
    83、王刚《山水诗肇始的学动因考察》,《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4期。
    84、高伟《庄禅思想:中国画精神世界的本源》,《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年第2期。
    85、徐建新《试论<周易>象数思维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86、王齐洲《“君子谋道”: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主体意识——兼论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来历和特点》,《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87、黄柏青《中国美学史研究三十年》,《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88、程相占《苏轼“艺道两进”论与中国艺术哲学的纲领》,《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春之卷
    89、宋淑芳《白居易在唐宋文化转型中的典型意义》,《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0、李昌舒《论白居易的独善心态及其审美意蕴》,《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91、苗润田《本然、实然与应然——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孔子研究》2010年第1期。
    92、谭立《儒学·玄学·禅宗——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蝉蜕”》,《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93、梁红伟《中国艺术意境的虚实创构特征及生命精神》,《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94、[美]成中英《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化与后全球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95、[美]杜维明、范曾《天与人——关于儒学走向世界前瞻的对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96、蒋国保《方东美论儒释道会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3期。
    97、邓晓芒《中西艺术精神比较》,《艺术百家》2010年第4期。
    98、韩焕忠《三教合一新论》,《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潘天寿(遗著)《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美术》1978年第6期。
    2、王伯敏《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道释思想的关系》,《学术月刊》1983年第9期。
    3、杨力行《儒学与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念》,《美术》1983年第11期。
    4、晓源《中国画论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5、杜哲森《在儒、道观照下对传统绘画精神的一点思考》,《美术》1986年第4期。
    6、张道森《试论我国古典绘画美学的特点》,《殷都学刊》1988年第3期。
    7、薛永年《美国研究中国画史方法述略》,《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
    8、章利国《中国古代绘画美学中的静气说》, 《文艺研究》1990年第2期。
    9、陈三弟《“唯当澄怀观道”——中国画论与人生意识》, 《学术月刊》1990年第12期。
    10、李德仁《画与道——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1、张健伟《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2、任道斌《赵孟頫的绘画艺术与三教》,《新美术》1995年第1期。
    13、郎绍君《二十世纪的中国画研究》,《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14、凌明《元代美术家赵孟頫传论》,《新美术》1996年第1期。
    15、朱良志《理学的生命哲学观及其对中国画学的影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6、朱良志《试论心学对董其昌画学的影响》,《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17、朱良志《论理学对中国画“以小见大”思想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8、朱良志《论理学对中国“画气”说的影响》,《孔子研究》2003年第2期。
    19、朱良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佛学渊源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4期。
    20、张玉能《再论中国画论的人文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21、卢士刚《在历史之外的中国文人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22、郁火星《论逸品画的艺术特征》,《美术研究》1998年第4期。
    23、郁火星《中国古代绘画崇尚人品的思想渊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4、陈辽《中国书画美学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建构》,《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5、马躏非《董其昌艺术理论中的儒家思想》, 《书画世界》2000年第3期。
    26、张秀玉《中国书法与中国哲学的关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27、邓乔彬《论儒释道对隋唐五代绘画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8、雷小鹏《道教与六朝山水绘画美学的建构》,《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9、高淮生《由题画诗透视中国文人画家的人格精神》,《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0、尚辉《从笔墨个性走向图式个性——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及价值观念的重构》,《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31、卢士刚《中国画和中国绘画的传统精神》,《艺术探索》2002年第2期。
    32、曹洞颇《论老子哲学思想对中国绘画理念的影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3、康育义《略论中国绘画理论体系》,《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4、王耘《逸品新说》,《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2期。
    35、安佳《论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美苑》2003年第2期。
    36、赵思有《中国绘画意象和笔墨的哲学基础》, 《新美术》2003年第3期。
    37、李锦胜《中国画的审美思想与“道”》, 《国画家》2003年第6期
    38、张建龙《浅议儒道释与中国古代绘画》,《国画家》2004年第1期。
    39、郭长虹《士大夫集团文化性格的完成与文人画的产生》,《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
    40、徐建融《中国画:作为文化和作为绘画》,《美苑》2004年第3期。
    41、危磊《论中国山水画圆融和谐的艺术境界》,《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42、张中华《笔墨——传统中国画的灵魂》,《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3、汪振军《传统人文思想与中国绘画精神》, 《东方艺术》2005年第20期。
    44、张曼华《石涛绘画思想中的去俗论》,《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
    45、马良书《儒道精神对中国画艺术精神的建构》,《装饰》2006年第4期。
    46、袁行霈《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7、袁学军《中国画的根源与流向》, 《中国书画》2006年第6期。
    48、刘曦林《中国画的传统与现代》,《文艺评论》2008年第1期。
    49、林逸鹏《中国画的未来之路》, 《新美术》2008年第1期。
    50、凤文学《人与自然和谐: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1、曹海峰《中国传统绘画:哲学化的艺术——论中国传统哲学对绘画美学的影响》, 《美术学报》2008年第4期。
    52、陈池瑜《道家思想对中国山水画论的影响》,《艺术百家》2008年第4期。
    53、邓国军《中国文人画的美学精神本体与艺境生成方式》,《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
    54、何士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中国画的为学次第和画道传承》,《美术观察》2008年第10期。
    55、黎小强《中国绘画美学风貌——静观》,《美术大观》 2008年11期。
    56、丁厚祥《从“破执”探禅宗对中国画的影响》,《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
    57、刘兰芝、李成《文人画的形成及审美风格》,《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8、侯宏堂《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朱良志“中国艺术研究系列”》,《艺术探索》2009年第2期。
    59、孙群《论佛学思想对中国文人画美学的影响》,《东南传播》2009年第3期。
    60、马全社《中国绘画写意性的文化哲学思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61、戴春宁《尚“逸”——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美学思想》,《文艺研究》2009年第4期。
    62、张垒《醉酒诗人的传奇绘画——古代陶渊明题材画像的图像学研究》,《艺术探索》2009年第4期。
    63、范明华《本于立意——<历代名画记>在文人画美学思想史上的地位》,《文艺研究》2009年第4期。
    64、吕少卿《论倪瓒思想中的儒道佛因素及其嬗变》,《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65、万新华《俞剑华的中国画学文献研究》,《美术观察》2009年第5期。
    66、周积寅《中国画之本质特征》,《艺术百家》,2009年,第5期。
    67、胡传江《“无声之诗”——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特质》,《安徽文学》2009年第6期。
    68、李跃红《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特征》,《电影评介》2009年第7期。
    69、史宏《谈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美术大观》2009年第7期。
    70、孔晓峰《文人画中的东方审美特质》,《美术大观》2009年第11期。
    71、苏全有、宋彦芳《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绘画史研究评述》,《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第1期。
    72、石了英《徐复观“中国山水画论史”视野中的“老庄艺术精神”》,《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73、龚文《中国画形态及其观念中的哲学价值》,《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74、张毅《文人“墨戏”与宋诗意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75、张洪彬《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
    76、王四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学研究探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77、樊维艳《哲学智慧与笔墨情怀》,《齐鲁艺苑》2004年第4期。
    78、樊维艳《论<周易>生命哲学及其对中国画的影响》,《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