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与美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美感是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西方美学很早就开始了对这种特殊情感的探索,特别是自19世纪60年代心理学美学兴起之后,美学家对美感的探讨就更为深入,认识也更为深刻了。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手段,通过精确的度量、统计和实验,试图对审美活动作出较为精确的描绘,并进而解答美感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方法绵延了一百多年,虽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但是,对美感之谜的解答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新中国美学是从讨论美和美感的本质及其关系开始的,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80年代的美学热、90年代中后期至现在的美学论争(主要是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之争),产生了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与时俱进的美学流派——新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认为,美和美感是同时产生于实践过程中的,美是审美客体“特殊”的一种存在方式,美感是在审美关系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特殊”体验和把握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验,美感产生于实践—创造—自由的价值生成中。
     按新实践美学的观点,美感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者自由显现之后主体对它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和评价,以及由此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快感、幸福感、和谐感和自由感。美感的特征表现为:生成的直觉性、过程的情感愉悦性、结果的情感陶醉性。
     从表面层次看,美感是源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特殊”的体验和把握。所谓“特殊”,从哲学意义上说,“特殊”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明显特征或标志。从美学意义上说,“特殊”首先是指不同的审美对象以具体特殊的形态存在——或是动态的主观体验、生命的模式、感知、情绪、情感,或者是特殊的声音,或者是特殊的形状,或者是特殊的色彩,甚至是特殊的运动态势等等,这些特殊的情绪、声、光、色、形或运动态势都能够以独特的形态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其次,“特殊”还指由人创造并能使人产生美感的一种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事物的独特表现。“特殊”对美感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对“欣赏型”的审美主体的美感产生的意义看,起着“震惊”的作用;从对“创造型”的审美主体的影响意义看,起着“引导”的作用。
     对“特殊”的重视,是西方美学的传统之一,古希腊罗马时期,视“形式”的“特殊”为美感之源;文艺复兴时期,视“规则”的“特殊”为美感之源;启蒙主义时期。视“理性”的“特殊”为美感之源:与启蒙主义同时兴起的英国经验主义,则视“经验”的“特殊”为美感之源;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时期,视“先验理性”或“理念”的“特殊”为美感之源。因此,从“特殊”与美感的关系探讨其形态及其根源是有理论渊源和学理依据的。
     “特殊”向“美感”的转化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一般客体本身蕴含着审美潜能;二是一般主体本身具有审美潜力:三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要建构起审美关系。审美潜能的发挥、审美潜力的挖掘、审美关系的建构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拓展。
     审美的主要对象——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分别以其“特殊”的形态影响美感的生成。自然美是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之美;自然美的美感之源一方面在于自然美形象的独特性,一方面在于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与自然形成的和谐关系。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集中、概括、加工、提炼所创造出来的美:艺术美的美感之源在于艺术创新给欣赏者带来的感动和震撼。社会美是指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美:社会美的美感之源一方面在于人和社会关系以及“真”和“善”结合之和谐,一方面在于它是人的自由天性的独特表现形式。
     实践是“特殊”得以形成的根基,也是美感得以产生之根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是实践的三种不同形式,它们分别是审美主体实现物质生产自由、精神生产自由和话语实践自由的手段。自由实现的过程,也是美和美感生成的过程。
     实践还是审美主体的“特殊”能力和审美客体“特殊”形态形成的基础。从审美主体的“特殊”能力形成的情况看,一方面,物质生产的实践促使了整个人类审美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艺术实践促进了审美主体个人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从审美客体的“特殊”形态的形成看,劳动实践是审美客体生成的前提条件,也是审美客体不断丰富的手段,还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实现自由,进而进入审美世界的必然手段。
     所以,本文认为,从表面层次看,“特殊”是美和美感得以生成的中介和前提;审美关系的建构则是美和美感产生的条件;从深层次看,“特殊”源于实践—创造—自由。没有实践,人类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没有创造,人就无法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对象中去,也不能在“特殊”的对象中观照自己;没有自由,人就无法超越物质的、功利的束缚,就不能进行审美活动,因此,美感的根源在于实践,“特殊”在美和美感生成的途中,主要是起到一种中介的作用。
Aesthetic sense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aesthetic study. It is very early that western aesthetics began to explore aesthetic sense. Since the 1860s when psychology aesthetic developed, estheticians undertook further study on aesthetic sense. On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psychology aesthetics is to make nearly exact descriptions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and to explain how aesthetic sense is generated by applying approaches of natural science in terms of exact measure, statistics and experiment. This method, which was applied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brought some fruits, while it chould not give satisfactory answers to the myth of aesthetic sense.
     New Chinese aesthetics, which started from the discussion on the nature of beauty and aesthetic sens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ent through hot aesthetic discussion in 1950s-1960s, aesthetic prevalence in 1980s, and aesthetic contestation, debate between prctical aesthetics and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from 1990s to nowadays. New practical aesthetics came into being which adheres to Marxist viewpoint of practice and keeps pace with times. New practical aesthetics believes that beauty and aesthetic sense produce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simultaneously. Beauty is an existing way of "specialty" of aesthetic object. Aesthetic sense is aesthetic subject's "specialty" experience of aesthetic object in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and an emotional experience to control process. Aesthetic sense produces in the value generation of practice - creativity - freedom.
     According to the viewpoints of new practical aesthetics, aesthetic sense manifests itself as object-turning of human being's inbeing strength or subject's feeling, experience, attention, appreciation and appraisal of freedom after it manifests, and satisfaction, pleasure, happiness, harmony and freedom evoked from that in the inner worl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esthetic sense is represented as intuition of generation, emotional pleasure of process and emotional inebriation of consequence.
     From the surface level, aesthetic sense originates in aesthetic subject's experience and grasp of object's "specialty", which refers to obvious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 one thing possesses to distinct from others philosophically. In aesthetic sense, "specialty", at first, refers to different aesthetic targets' existence with specific special form, which is dynamic subjective experience, vital mode, apperception, mood, emotion, or special sound, or special shape, or special color, and even special motorial state, etc. All of those can evoke aesthetic subject's aesthetic experience through their special form. Secondly, "specialty" refers to a special manifestation which is created by man, causes man'd aesthetic sense, and can be felt intuitively. The significance of "specialty" to aesthetic sense appears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For "to-appreciate-type" aesthetic subject, it is a "shock"; for "to-create-type" one, it is a "lead".
     To pay attention to "specialty" is one of the traditions for western aesthetics. In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the "specialty" of "form" was the origin of aesthetic sense. In the Renaissance, the "specialty" of "rule" was the origin of aesthetic sense. In the Didactic period, the "specialty" of "logos" was the origin of aesthetic sense. Britain empiricism considered the "specialty" of "experience" as the origin of aesthetic sense. In German classical aesthetics period, the "specialty" of "ipriority"or "idea" was the origin of aesthetic sense. To discuss the form and origin of "specialty" and aesthetic sense in terms of their relationship, therefore, has theoretical source and academic roots.
     Transference from "specialty" to "aesthetic sense" demands three conditions. Firstly, general object itself contains aesthetic potential; secondly, general subject himself possesses aesthetic potential; lastly, aesthetic relationship should be constructed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Excavation and developmeng of aesthetic potential and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relationship demands human being's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main aesthetic targets - natural beauty, artistic beauty, social beauty - affect the generation of aesthetic sense through their "special" existence. Natural beauty is the beauty of natural phenomena or things. The source of natural beauty is, on the one hand, the specialty in the appearance of natural beau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e and human being based on his practice. Aritstic beauty is created beauty by artists by concentrating, generalizing, processing, and abstracting social life. The source of social beauty is, on the one hand, the harmony of human-society relationship and of "truth"-"goodness" combi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special form of human's free nature.
     Practice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specialty" and aesthetic sense. Material production, mental production, and discourse practice are the three diferent forms of pracitce. They are respectively aesthetic subject's method to realize the freedom of material produciton, mental production and discourse practice.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freedom is also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beauty and aesthetic sense.
     Practice is also 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aesthetic subject's "special" facaulty and aesthetic object's "special" form. In terms of the former, on the one hand, the practice of material production propells the formation of human being's aesthetic facaulty; on the other hand, artisitc practice propell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esthetic subject's aesthetic facaulty. In terms of the latter, labor practice is the prerequisite of aesthetic object's generation, and the way of improving aesthetic object. It is also the way for human being to realize freedom from necessity realm to freedom realm, and then to aesthetic world.
     The dissertation therefore believes that, from the surface level, "specialty" is the agency and the premise of the generation of beauty and aesthetic sense; it is the conditions of beauty an aesthetic sense to build the esthetic relations;from the deep level, "specialty" originates from practice-creation-freedom. No practice, human being would not have existed and developed; no creation, human being would not have targetized his own inbeing force into targets, and would not have thought about himself from "special" targets; no freedom, human being would not have passed beyond the material and utilitarian limits, and would not have undertaken aesthetic activities. In contusion, aesthetic sense originates from pracitice, and "speicalty" plays a role as an agency in the generation of beauty and aesthetic sense.
引文
[1][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卡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3页。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8页。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8-59页。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7页。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6页。
    [1][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石天曙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2页。
    [2]E.G.Boring,A History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New York,Apleton-Century-Crofts,1957年版,第282页。
    [3]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张玉能、陆扬、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1][德]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转引自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2][德]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转引自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3]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张玉能、陆扬、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11-713页。
    [4][瑞士]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转引自章安琪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
    [5][德]闵斯特堡:《艺术教育原理》,转引自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412页。
    [1]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张玉能、陆扬、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15-716页。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江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1页。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知觉抽象与艺术》,转引自《美学述林》第1辑,第331-332页。
    [4]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0-371页。
    [1][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2]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张玉能、陆扬、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02页。
    [1][奥]维特根斯坦:《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讲演与对话集》,牛津:1966年版,第17页,转引自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朱立元、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
    [2]方汉文:《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1]吕荧:《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2]吕荧:《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41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页。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61页。
    [5]吕荧:《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39页。
    [6]吕荧:《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30页。
    [7]吕荧:《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129页。
    [8]吕荧:《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134页。
    [1]吕荧:《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45页。
    [2]高尔太:《论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3]高尔太:《论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4]高尔太:《论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7页。
    [5]高尔太:《论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1]高尔太:《论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
    [2]高尔太:《论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3]戴阿宝、李世涛著:《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4]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37页。
    [1]蔡仪:《吕荧对“新美学”美是典型之说是怎样批判的?》,载《学术月刊》,1957年第9期。
    [2]吕荧:《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0页。
    [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4-65页。
    [5]朱光潜:《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载《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5日。
    [1]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载《哲学研究》,1957年第4期。
    [2]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载《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
    [3]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载《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
    [1]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载《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
    [2]李志宏:《当代中国美与美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分析》,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3]易中天:《破门而入谈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页。
    [1]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页。
    [2]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420页。
    [1]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20-421页。
    [2]李泽厚:《美感谈》,见《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6-387页。
    [1]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58页。
    [2]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68页。
    [3]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68页。
    [4]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70页。
    [5]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页。
    [6]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97页。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25页。
    [1]参见彭立勋:《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据张玉能先生回忆,在1993年北京呼家楼宾馆举行的中华美学年会上,张玉能、杨春时、曹俊峰针对当时美学界相对沉寂和冷清的局面,相约要对当时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美学主潮的实践美学进行一番检讨和审视。于是,《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就发表了杨春时的论文《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张玉能针对杨春时的观点很快就写成了《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这篇论文,发表在同年的《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上。这样,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就正式开始了。——参见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与杨春时先生商榷》,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
    [2]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与杨春时先生商榷》,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
    [3]邓晓芒:《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兼与杨春时先生商讨》,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10期。
    [4]章辉:《实践美学:一段问题史》,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1]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页。
    [2]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2]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3]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279页。
    [2]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3]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4]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5]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1]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页。
    [2]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3]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4]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5]周来祥;《论美是和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2页。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膝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5页。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页.
    [2]张玉能:《论美和美感在实践中生成》,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4]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1]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2]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卡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页。
    [2][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98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45页。
    [1][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卡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21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8页.
    [3]参照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35页。
    [4][英]阿什布鲁纳·霍尔特:《诗的哲学默想录·英译本导言》,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第177页。著者说:“尽管‘美学'一词现已通用,在其产生之前不久,却可以精确地指出第一次使用它的地方,即这儿介绍的著作的最后一页。”
    [1][德]鲍姆嘉登:《美学》,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页。
    [2][德]鲍姆嘉登:《美学》,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3][德]鲍姆嘉登:《美学》,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4][德]鲍姆嘉登:《美学》,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5][德]鲍姆嘉登:《美学》,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6]吴世昌主编:《美学资料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7]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198页。
    [1]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2]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3页。
    [3]吴世常,陈伟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4]吴世常,陈伟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5]张锡坤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6]王向峰:《文艺美学词典》,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7][苏]A.A.别利亚耶夫等编:《美学词典》,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07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2]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1][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6页。
    [2]张玉能:《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本根》,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美]杜威:《艺术即经验·中译本译者前言》,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页。
    [4]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5]“范式”(Paradigm)是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与“常规科学”密切相关的术语,“暗暗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参见[美]托马斯·库思:《科学中的革命》,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范式”这一概念在人类学者乔治·E·马尔库斯等人那里,则“用它来表示由某一研究计划回答的一组业已确立的问题。”——参见[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0页。
    [1]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2][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页。
    [1][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0页。
    [2]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3]彭克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第76页。
    [1]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1]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89页。
    [2]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中国学术期刊网,硕博士论文库。
    [3]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1][瑞士]容格:《容格文集》,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2][瑞士]容格:《容格文集》,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1][瑞士]容格:《容格文集》,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2]曹雪芹:《红棱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1974年版,第327-328页。
    [1][法国]柏格森:《形而上学引论》,见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7页。
    [2]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83页。
    [3]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85页。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44页。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04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古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0页。
    [1][德]康德:《判断力的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5页。
    [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2]蒋孔阳先生在《美在创造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提出“美的特点,就是恒新恒异的创造。”(第33页)“……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Cumulative emergence)。所谓多层累的突创,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从美的形成来看,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二是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下子就整个抓住我们。”(第34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永远处于恒新恒变的状态中,因此,美也处于不断的刨造过程中。”(第36页)
    [3][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8页。
    [1][英]休谟:《论人性》,转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0页。
    [2]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朱立元、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1页。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2]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1页。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知觉抽象与艺术》,转引自《美学述林》第1辑第331-332页。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35页。
    [1][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7页。
    [2][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3]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92页。
    [1][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一卷),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9-410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7页。
    [3][美]桑塔耶那:《美感》,谬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页。
    [5][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71-271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2]李志宏:《当代中国美与美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分析》,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3]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2]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兼与杨春时先生商榷》,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
    [3]邓晓芒:《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兼与杨春时先生商讨》,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10期。
    [1]张玉能:《实践的自由与美和审美》,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页。
    [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60页。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59页。
    [4][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84页。
    [1][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9页。
    [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4页。
    [3][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42页。
    [4][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9页。
    [5][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2页。
    [6][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88页。
    [7][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89页。
    [1][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908页。
    [2][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73页。
    [3][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54页。
    [4][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72页。
    [1][德]歌德:《歌德谈话录》,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15-416页。
    [2][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5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1页。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3页。
    [4][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6页。
    [5][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8-169页。
    [1][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0页。
    [1]蔡清富编:《朱自清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108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1][苏]卡冈:《论实用艺术》,转引自[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3]曹廷华:《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页。
    [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1]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引自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8页。
    [3]沈雁冰:《读呐喊》,见《茅盾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1]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14页。
    [3][苏]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0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页。
    [1]巴拉苏斯是苏格拉底时代重要的画家,既讲究形式对称,又讲究生动逼真。
    [2]克莱陀是苏格拉底同时代重要的雕刻家。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1页。
    [4][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98页。
    [5][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98页。
    [1][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4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页。
    [3][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7页。
    [1][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3页。
    [2]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3][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1]蒋孔阳、朱立元主编,陆扬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序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2][意]达·芬奇:《笔记》,朱光潜译,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83页。
    [3][意]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42页。
    [4][意]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40页。
    [5][意]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页。
    [6][意]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82页。
    [7]据邱紫华先生的《达芬奇的艺术美学思想》介绍,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学通过乔托、马萨乔、多那太罗、布鲁内列斯基等艺术家在自己创作实践中的探索和尝试,已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理论上也有布鲁内列斯基、阿尔贝蒂、佛兰西斯卡等人的精心研究和总结。这些艺术家在透视学方面最大的成果在于直线透视,也叫做焦点透视。线透视是阐明物体为什么越远越小的道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和13世纪波兰学者维帖罗的著作中已有所论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为了遵循自然,表现真实的美学原则,在透视上进行了悉心的研究。仅维帖罗的著作中就有805条关于透视的结论。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意]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2][苏]阿·古贝尔,符·巴符洛夫:《艺术大师论艺术》(第二卷),刘惠民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3][意]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4][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2页。
    [5][德]恩格斯:《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24页。
    [6]张玉能先生认为,在启蒙主义者那里,自然这个概念主要指独立于神和人之外的有规律的物质实体,同时也指与文明对立的原始状态以及合乎理性的社会秩序,有时也指人听凭良心的情感流露。见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7]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1][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说》,第137-161页,见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4页。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74页。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2页。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舨社,1979年版,第273页。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81页。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02页。
    [2]屈黎西派是指18世纪出现在瑞士的屈黎西的一个启蒙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是波特玛(Bodmer,1698-1783)和布莱订格(Breitinger,1701-1767)。该流派形成于与高特雪特的论争中,他们提倡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强调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
    [3]参看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08-309页。
    [4][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
    [5][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6][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
    [1]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2]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7-78页。
    [2]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3][英]培根:《学术的进展》,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47页。
    [1][英]霍布斯:《论人性》,见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8页。
    [3][英]培根:《论美》,见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4][英]培根:《学术的促进》,见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5][英]培根:《论建筑》,见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9-360页。
    [1][苏]奥夫相尼科夫:《美学思想史》,吴安迪译,合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5页。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0-211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4][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第三封信,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第三封信,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119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2]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3]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160页。
    [4]童庆炳:《审美是人生的节日》,载《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1]这里所说的审美潜力与一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作为感受美、欣赏美所存在的一种储备能力,后者是感受美、欣赏美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可以说,前者是一种可能。后者则是一种必然。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3][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2][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00-401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4]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
    [1][臭]弗洛伊德:《笑话与无意识的关系》,A.A.布里尔译,伦敦:1922年英文版,第150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3]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4]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5]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6]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2]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3]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4]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5页。。
    [5]张玉能:《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与杨春时同志商榷》,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6]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1]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2]蔡仪:《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41页。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1页。
    [1][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9页。
    [2][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0页。
    [3][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2页。
    [4][美]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1][美]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110页。
    [2][美]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3]蒋孔阳:《浅论自然美——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体会》,载《文艺研究》,1983年第2期。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0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3-244页。
    [2]何以刚:《桂林山水为什么美?》,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1][美]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旦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1]周来祥:《古代的美 近代的美 现代的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3页。
    [2]周来祥:《论美是和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3页。
    [3]朱良志:《中国古代审美愉悦观》,载《学术月刊》,1990年第8期。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6][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3页。
    [7][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3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1]董学文编:《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2]张玉能先生认为,实践分为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和价值评估层,它们对美的产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参看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
    [3]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4]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0页。
    [5]周来祥:《论美是和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3页。
    [6]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1]蒋孔阳:《美在创造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2]蒋孔阳:《美在创造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3]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4]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5]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6]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见《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页。
    [7][法]让·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刘芳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8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3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4页。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页
    [5][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6-267页。
    [1][法]让·吕克·夏昌姆:《解读艺术》,刘芳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20页。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21页。
    [1][英]H.A.梅内尔:《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7页。
    [2][英]L.维特根斯坦:《1914年—1916年笔记》,牛津:1961年英文版,第86页。
    [3][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
    [1]转引自[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4页。
    [2]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74页。
    [3][德]思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舨,第173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4页。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膝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9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1][德]海涅:《论浪漫派》,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2][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页。
    [3]张玉能:《审美王国探秘》,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56页。
    [5][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57页。
    [6][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60页。
    [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8]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1][俄]高尔基:《论文学》,孟昌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17页。
    [2][俄]高尔基:《论文学》,孟昌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60页。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58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60页。
    [5][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8页。
    [1][德]汉斯·罗伯特·姚斯:《走向接受美学》,参见中文版《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2][德]汉斯·罗伯特·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参见中文版《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3]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4]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5]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页。
    [1]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2]拜德考克(C.K.Badcock)是克莱因学派(社会—心理批评流派)的代表,伦敦经济政治科学学校的教师,艺术评论家。
    [3]Peier Fuller,Art and Psychoanalysis Writers and Readers Publishing Cooperative,London,1980,P.94.
    [1]方汉文:《现代文艺心理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2]蔡仪:《美学原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4-85页。
    [3]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载《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页。
    [4]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
    [5]杨辛、甘霖:《美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6]金元浦、王军、邢建昌主编:《美学与艺术鉴赏》,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1]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2]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1页。
    [1]蔡仪:《社会美论》(上),载《求索》,1983年第3期。
    [2]周来祥:《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2期。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页。
    [1][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呢雪夫斯基选集》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61页.
    [2][法]罗丹:《罗丹艺术论》,沈宝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3]陶伯华:《美学前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4]杨辛、甘霖:《美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5]金元浦、王军、邢建昌主编:《美学与艺术鉴赏》,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112页。
    [1]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2]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1][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8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2]张品兴、乔继堂:《人生哲学宝库》,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4页。
    [4]张玉能:《实践的自由与美的范畴》,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30页。
    [2]张玉能:《实践的超越与审美》,载《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法]列维·斯特劳斯:《乱伦与神话》,转引自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4页。
    [1]谭霈生:《世界名剧欣赏》,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
    [2]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3]廖可兑:《西欧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2][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25页。
    [3]张玉能:《新实践美学与实践观点》,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页.
    [2]董学文编:《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47-48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4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6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8页。
    [1]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2]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0页。
    [3]张玉能:《实践的超越性与审美》,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者(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的感性的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19页。)马克思、思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25,49-50页。)
    [2]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3]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1]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2]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3]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4]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5]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1]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0-372页。
    [2][美]弗兰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3][美]弗兰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4][美]弗兰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31-332页。
    [1]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2]参见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5页的有关论述.
    [3][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7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0页.
    [5]1967年10月,在美国美学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s)第24届年会上的一篇主席发言,题为“再谈美学与非美学”(Onceagain,aesthetic and Non-Aesthetic),谈到美学感受时。主席讲到:“有人认为欣赏者需要具备特殊的敏感性或经过专业培训才能理解审美特性和非审美特性,这是错误的.罗斯科(Rothko)绘画作品中体现的宁静,以及波谱艺术(Pop Art)中蕴含的半同情半挖苦的特征等确实需要欣赏者具有敏感性或受过专业训练才能理解。但是,美学特征(aesthetic features)是大众化的,例如,欣赏者不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就可以从绘画中解读出是愤怒还是开心,这就像让孩子辨认球是圆的、红色的一样简单。因此,为了说明美学特征和非美学特征(non aesthetic features)之间的基本区别,我拒绝接受西布利(Sinley)认为欣赏者任何时候都需要具有敏感性或受过专业训练的观点。”(转引自[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1][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页。
    [2][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页。
    [3][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1][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2]颜世元:《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看认识活动机制》,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4页。
    [2]殷墟甲骨文字中的“美”是一个“人”形之上头戴羊角的形象。萧兵据此提出“羊人为美”,这里的“羊人”是“冠羊”进行图腾扮演的祭司或酋长。鲁迅则戏称“美”字为“戴帽子的太太”,于是有人引申出美的本义应该是羊生殖崇拜。即孕妇祈羊求取生育畅美.这两说都包含了明显的功利内容和礼仪规范。(参见陶伯华:《美学前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3][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49页。
    [4][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页。
    [1][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页。
    [2][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27-128页。
    [3]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4]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舨,第26页.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2-513页。
    [2][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2页。
    [3][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舨,第114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227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229页。
    [2][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9-90页。
    [1][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2]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1]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页。
    [2][美]鲁道夫·阿思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页。
    [4][美]弗兰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舨,第136页。
    [5][美]弗兰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1][美]弗兰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2][苏]高尔基:《论文学》,曹葆华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29页.
    [3]刘学锴、赵其钧、周啸天:《唐代绝句赏析》(续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8页。
    [1][德]康德:《判断力的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8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3][德]思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1页.
    [1][瑞士]容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2-53页。
    [2][瑞士]容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7页。
    [3][瑞士]容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3页。
    [4][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丰陈宝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71页。
    [1][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2-63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7页。
    [3]王朝闻:《王朝闻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95页.
    [4][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1][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2]Clive Bell,Enjoying Picture(1934),pp.51-52.转引自[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3]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作者认为,审美对象等同与审美客体。
    [1]王绍钦主编:《审美关系论》,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2]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高尔太:《论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4]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5]彭萍:《论审美客体的本质和特征》,载《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6]王绍钦主编:《审美关系论》,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54页.
    [1]王夫之:《薹斋诗话》,见戴鸿森《薹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2]鲁迅:《俄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序传略》,见《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3]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1][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本文的召唤结构》,见雷纳·瓦宁编《接受美学:理论与实践》,慕尼黑:芬克出版社,1970年版,第238页。
    [2]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152页。
    [1][德]莱辛:《拉奥孔》,见《朱光潜全集》(第十七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4页。
    [2][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60页。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0页。
    [2]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62页.
    [3]张玉能:《论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邱明正、朱立元:《美学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60页.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引言),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09页.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6页.
    [1]王钦绍主编:《审美关系论》,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7页。
    [2]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8-39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1]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上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苏]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古希腊]亚理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法]笛卡儿:《思辨哲学》.尚建新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意]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英]休谟:《人性论》(上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英]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杨成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德]莱辛:《汉堡剧评》,张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德]鲍姆嘉登:《美学》,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康德:《论优美与崇高》,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1-3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瑞士]容格:《容格文集》,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瑞士]容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美]桑塔耶那:《美感》,谬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丰陈宝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版。
    [俄]高尔基:《论文学》,孟昌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苏]奥夫相尼科夫:《美学思想史》,吴安迪译,合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苏]阿·古贝尔,符·巴符洛夫:《艺术大师论艺术》(第二卷),刘惠民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苏]A.A.别利亚耶夫等编:《美学词典》,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美]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旦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石天曙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藤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等:《艺术的心理世界》,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德]汉斯·罗伯特·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参见中文版《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英]阿什布鲁纳·霍尔特:《诗的哲学默想录·英译本导言》,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美]弗兰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鲁旭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美]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莫理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英]H.A.梅内尔:《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法]罗丹:《罗丹艺术论》,沈宝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哲学实践》,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一马斯洛心理学》,吕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法]让·吕克·夏昌姆:《解读艺术》,刘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波兰]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蔡仪:《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吕荧:《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
    郭绍虞主编:《中国古代文论选》(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著:《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廖可兑:《西欧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沈雁冰:《茅盾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王夫之:《薹斋诗话》,见戴鸿森《薹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高尔太:《论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朱光潜:《论美》,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吴世昌主编:《美学资料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董学文编:《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
    谭霈生:《世界名剧欣赏》,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周来祥:《论美是和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汪济生:《美感的结构与功能》,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蔡仪:《美学原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1-3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曹廷华:《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吴世常、陈伟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张锡坤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王向峰:《文艺美学词典》,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年版。
    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林同华:《美学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彭立勋:《审美经验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潘知常:《众妙之门:中国美感心态的深层结构》,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彭克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
    王朝闻:《王朝闻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杨恩寰:《审美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沈智编著:《美的灵感神赐乎——心理美学一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张玉能:《审美王国探秘》,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徐之梦,秦逸,吴仁援:《美与审美》,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
    王绍钦主编:《审美关系论》,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周来祥:《古代、近代、现代的美》,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品兴,乔继堂:《人生哲学宝库》,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蒋孔阳:《美在创造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张安琪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方汉文:《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金元浦,王军,邢建昌主编:《美学与艺术鉴赏》,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蒋孔阳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范明生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陆杨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范明生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曹俊生、朱立元、张玉能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张玉能、陆杨、张德兴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朱立元、张德兴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朱立元、张德兴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新汉:《审美认识机制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陶伯华:《美学前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陶伯华:《文学前沿》,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周冠生:《审美心理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纲纪:《艺术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袁济喜:《承续与超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戴阿宝、李世涛:《问题与立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邱明正,朱立元主编:《美学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Bell,C·Art.London,1914.
    Bandonin,C·Psychology and Aesthetics.New York,1924.
    Sewall,A·Psychology of Beauty.London,1931.
    Vivas,E "A Definition of the Esthetic Experience,"Journal of PhilosoPhy,ⅩⅩⅩⅣ(1937).
    Ogden,R·M·The Psychology of Art.New York,1938.
    Pole,P·L·" Variefie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Philosophy,Vol.30(1955).
    Asthana,B·C·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Edus.and Psychol.,Delhi,3(1956),
    Beardsley,M·C·Aesthefics: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New York,1958.
    Aldrich,V·C·Philosophy of Art.Englewood Cliffs,1963.
    Arnheim,R·Atr and Visual Perception.london,1967.
    Sartre,J·P·The Psychology of Imagination.London,1972.
    Arieti,s·creativity:the Magic Synthesis.New york,1976.
    Arnheim,R·New Essays on the Psychologyof Art.london,1986.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
    姜浪萍:《审美、美感决定论,还是劳动、历史决定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胡垲:《论美和美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武乾:《试论美感的性质》,《哲学研究》,1981年第5期。
    朱彤:《美与美感》,《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2期。
    杨清尘:《要划清美和美感的界限》,《求索》,1982年第3期。
    万健:《美感问题试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蔡仪:《美感简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王德和:《黑格尔论美感的特征》,《求是学刊》,1983年第4期。
    洪毅然:《美和美感的复杂性》,《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马觉民:《美感和审美心理学问题探讨概述》,《哲学动态》,1983年第11期。
    杨景祥:《马克思论美、美感、美的规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彭立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美和美感的关系》,《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2期。
    任国敏:《美感与距离》,《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黄海澄:《控制论的美感论》,《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4期。
    燕柳:《论美感形态及其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何宇平,周高:《略论美感成因》,《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陈少华:《从发生认识论原理看美感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彭立勋:《从系统论看美感心理特性》,《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6期。
    周文彰:《美感奥秘的探求——桑塔耶纳<美感>述评》,《读书》1986年第7期。
    王洪清:《美感对美有无影响》,《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袁柏梁:《简论美感的产生及其心理因素》,《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蒋孔阳:《美感诞生》,《文艺研究》,1987年第6期。
    庞耀辉:《美感经验与思维智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龚武:《美感本体论初探》,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4期。
    雨田:《浅谈美感的中介性》,《青海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高尔太:《美感与快感》,《文艺研究》,1988年第4期。
    杜东枝:《马克思的美感论》,《思想战线》,1988年第5期。
    王宜山:《论美感的品性形成和发展》,《齐鲁艺苑》,1988年第3期。
    蒋孔阳:《美感的生理基础》,《学术月刊》,1988年第10期。
    陶东风:《言不尽意与美感经验的特殊性》,《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樊德三:《李泽厚五、六十年代美学思想概观之二——关于美感》,《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李岭:《主客体的双向建构与美感的发生》,《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9年第1期。
    许钢:《美感——一种象征性的自由感》,《文艺评论》,1989年第1期。
    柴德胜:《马克思论美感的特殊性》,《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
    蒋孔阳:《美感的心理功能》,《学术月刊》,1989年第6期。
    傅谨:《美感:体验还是判断》,《文艺研究》,1990年第3期。
    周济夫:《美感、形象及其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王永昌:《浅论实践活动的美感尺度》,《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李森:《论美感的审美心理过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林溪:《美感及其特征》,《新闻与写作》,1991年第2期。
    汪信砚:《科学美感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2年第3期。
    李果仁:《美感概念研究种种》,《理论前沿》,1992年第7期。
    姜开翔:《美感:有体验也有判断——与傅谨同志商榷》,《文艺研究》,1992年第2期。
    杜寒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美感的思想历史地位和贡献》,《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
    江龙:《审美定势的突破与美感的产生》,《理论与创作》,1994年第2期。
    穆向阳,王丽军:《也谈美及美感的产生》,《内蒙古电大学刊》,1994年第5期。
    张勤继:《美是一种主观评价——从美感的二重性看美的本质》,《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张玉能:《评所谓“后实践美学”》,《云梦学刊》,1995年第1期。
    朱立元:《“实践美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命运》,《学术月刊》,1995年第5期。
    潘知常:《论美感的超功利性》,《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张政文:《论康德对美与美感关系的批判性阐释——兼及其对20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3期。
    徐岱:《暧昧的真实——论美感的发生机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杨春时:《再论超越实践美学》,《学术月刊》,1996年第2期。
    朱立元:《实践美学哲学基础新论》,《人文杂志》,1996年第2期。
    刘大新:《人、实践与自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闫国忠:《再论朱光潜的美是主客观统一命题》,《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杨方:《康德的美感特性论体系述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赵惠霞:《论美感的产生过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潘知常:《从快感到美感:论审美活动的心理前提》,《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徐岱:《体验自由——论美感的生命境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张勤继:《从人的需要看美感》,《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顾颖:《论朱光潜“美感经验”说的局限及其根源》,《河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李丕显:《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逻辑》,《学术月刊》,1999年第8期。
    高文超:《简论美感在实践创造中的动力功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杨云香:《物我两忘的美感高峰体验——略论美感极致》,《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张玉能:《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云梦学刊》,2000年第2期。
    姜艳秋:《试析朱光潜倡扬的“心理距离说”》,《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赵红梅,黄恩发:《论桑塔耶那自然主义美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彭春富:《“后实践美学”质疑》,《哲学探讨》,2000年第7期。
    李志宏:《论人类主体认知在审美中的决定性作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00年第2期。
    张天曦:《“积淀”——李泽厚美感论基石》,《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
    黄艺农:《美感是求悦本质与悦情本质相结合的产物》,《求索》,2000年第1期。
    秦为忠:《论快感与美感的关系》,《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胡文烽:《美感:审美直接性与间接性的辩证统——兼评当前美感问题的某些看法》,《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黄夏梅:《论美感的生命形态》,《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成穷:《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下),《艺术·生活》,2001年第5期。
    杨春时:《<“后实践美学”质疑>的质疑》,《哲学动态》,2001年第1期。
    陈望衡:《李泽厚实践美学述评》,《学术月刊》,2001年第3期。
    邹其昌:《论“实践”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张玉能:《在后现代语境下拓展实践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阎国忠:《何谓美学?——100年来中国学者的追问》,《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张玉能:《后现实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回答》,《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张玉能:《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施瑞萍:《试谈美感形成的原因》,《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李大西:《美感与快感的界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与实践观点》,《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张玉能:《从实践美学的话语生成看其生命力》,《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张玉能:《后现代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同步》,《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胡景中:《西方美学家对审美经验的描述》,《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J],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
    邓晓芒:《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学术月刊》,2002年第10期。
    张云鹏:《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四川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李志宏:《当代中国美与美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张玉能:《实践创造的自由与美和审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李建盛:《20世纪中国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薛富兴:《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内在矛盾》,《求是学刊》,2003年第2期。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4期。
    李建胜:《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学中的本质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章辉:《论实践美学的九个缺陷》,《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章辉:《实践美学:一段问题史》,《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何振科:《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张汝伦:《艺术:审美经验,还是存在经验——伽达默尔视域中的艺术经验》,《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张玉能:《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汕头大学学报》(人文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王金龙:《生活经验转化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功能分析》,《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钮绪纯,马振宏:《文学欣赏“惊奇”美感略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第2期。
    李波:《论中国现代美感研究中的“直觉”》,《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朱立元:《美感论:突破认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文史哲》,2004年第6期。
    薛富兴:《感兴·意象·境界——试论美感的三阶段、三次第》,《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薛富兴:《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路》,《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阎国忠:《给实践美学提十个问题》,《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曾忆梦:《再论蒋孔阳对实践美学的贡献》,《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马弛:《论马克思的实践观》,《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阎国忠:《实践美学的经典文本》,《文艺研究》,2005年第11期。
    柳倩月:《实践派美学家的美感根源理论之比较》,《江淮论坛》,2005年第5期。
    张玉能:《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张玉能:《实践美学终结了吗?》,《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王汶成:《艺术审美经验是最基本的审美事实》,《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张玉能:《实践美学与现代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彭锋:《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刘强:《美感的根本在于生命活力的显现》,《前沿》,2005年第11期。
    黄健云、陈肖容:《审美直觉产生的原因》,《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黄健云:《实践美学视野下的悲剧本质》,《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刘雅琴,吴燕:《论艺术审美的美感与情感》,《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张玉能:《论美感在实践中生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张玉能:《论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许丙泉:《从快感到美感——论美感是生命生存繁衍的预警机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汪济生:《“美感矛盾二重性”的科学解构——评李泽厚实践美学的“美感矛盾二重性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张玉能:《美的规律与审美活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王汶成:《论“艺术审美经验”的涵义》,《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晶:《审美经验迁移论》,《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
    阎国忠:《蒋孔阳的美学——还原为审美现象学的美学》,《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张玉能:《比较视野中的实践美学更有生命力》,《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周小红:《中国当代美学对马克思主义美感思想的研究与发展》,《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周小红:《浅谈蒋孔阳美感论中的实践观》,《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第7期。
    王倜,黄大力:《审美主体的自由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浅论美感产生的基础之“审美距离”说》,《湖湘论坛》,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