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本文以地域文化为背景,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生命主题作综合性的考察和研究。生命主题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从以政治为标准的意识形态化研究,到以审美为标准的文本解读,再到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研究,都在不同意义上遮蔽或淡化了人们对生命的敏感性,以致文学与生命的关系在现代文学研究中一直没有形成体系性的话题。其实,生命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只有真正进入了生命关注与生命思考的文学研究,才可以说真正触摸到了文学的本质。从生命的角度去探索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就更易于切入其本质,走近作者和乡土世界人物的心灵。而地域文化包括某个地区从地理环境到人文环境,从民间流传的习俗到精英思想的影响,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无论对本地域的民众,还是对生长于斯或者曾经生长于斯的乡土小说作家,都有着深刻而长久的影响。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乡土小说,解读生命形式,可以探索到事物的根源,更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作家和作品。
     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乡土小说体现出来的,乡土小说创作不仅构成了乡土文学的主体,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本文确立“地域文化—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的梯次建构,对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文学的内在构架作或一侧面的立体性考察。我们确认:地域文化是解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基调,乡土小说是解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形态的基本范式,生命主题是切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精神基点,由“地域—乡土—生命”所构成的三维结构是透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框架。以“地域—乡土—生命”的三维结构为参照,是要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红色主流”为基调的文学史叙事模式,并在一定意义上纠正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意识形态化的研究思路。
     在确立“地域文化—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理论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对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乡土小说创作中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创作实绩突出的四个作家群体——浙东作家群、湘楚作家群、巴蜀作家群、关东作家群——及其创作文本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本文所预期的目标是:首先确立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在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中的开拓性和核心地位,进而通过对鲁迅及其影响下的乡土小说作家创作的文本分析确立二十世纪前期的乡土小说创作的概念、范式,在此基础上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确立相应的创作理念和书写范式。之所以以生命意识切入地域文化和乡土小说,一方面力图避免政治意识形态对乡土文学的硬性界定,一方面试图避免将乡土文学仅仅看作是对不同地域的民俗乡情的简单摹写和表层图解,从而将乡土文学研究的理论视点指向以地缘、血缘为依托的生命内核,为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确立原生态的文化原点。在方法上,通过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历史性的观照,通过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创作文本的个案分析,发掘乡土文学的地域文化资源,显示二十世纪前期乡土文学在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为现代乡土小说创作在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冲突与对话寻求建设性的理论基点。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浙东文化与浙东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浙江一带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浙东文化更多地保留了古越文化的特征。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执着、韧性一直为浙人所崇尚。浙东的险山峻岭培育了浙东人不畏艰难的刚硬性格,纵横的河川养育了他们细腻伶慧的性情,异端的人文传统又给他们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和质疑开创的精神,这是一个拥有坚执与韧性的生命意志,善于以理性务实的态度精打细算,积极进取而又不事张扬的生命群落。作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开创者,鲁迅的作品以其明确的地域指认与成熟的表现形式引领了乡土小说的潮流。在鲁迅之后,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浙东出现了许杰、许钦文、王鲁彦、王任叔、柔石、潘训、魏金枝等乡土写实作家,他们在新文学第二个十年间集体亮相,自觉地走在鲁迅开辟的乡土小说创作的道路上。鲁迅等人的创作不仅以其深刻与犀利的思想揭示了乡土世界生命异化的病根,还以精细真切的文笔表现了乡土社会底层生命的执着与韧性。浙东民性的“山岳气”、浙人理性务实的生存态度以及“异端”对生命活力的呼唤,显示了浙东文化坚韧的生命力度和深沉的道德关怀,体现出浙东乡土世界的生命特色。
     第二章:湘楚文化与湖南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湖南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不仅时间跨度大,作家出生的区域也不一致,而且其文化取向也有差异,比如出生于湘西凤凰的沈从文迷恋湘楚文化的神性、浪漫,执着于湘西自然生命的描摹;而出生于洞庭湖畔湘阴县的彭家煌更倾向于湘楚文化中经世致用的责任意识,专注于对湘中“豀镇”缺少“诚”与“爱”的人性劣根的揭示;湘中湘潭县的黎锦明则倾心于湘楚文化中的原始神秘与复仇意识的表现;另外,洞庭湖畔益阳叶紫的乡土世界,在表现楚人的激情和桀骜不驯中,也不乏洞庭湖鱼米之乡所养育的柔婉和细腻;湖南湘乡的蒋牧良则满怀“土气”地展示着湘楚文化中的神风巫韵;沈从文的凤凰老乡刘祖春在恬淡诗性的自然描绘中延续着楚人远古的忧郁,呈现着现世的穷愁凄凉。虽然湖南乡土小说作家群个人的才情、功力、学养和性情爱好不同,创作上也异彩纷呈,但湘楚地域文化是其共同的文化背景,湖南乡土小说中所展现的贫穷而幽美的自然环境,雄强浪漫、自由自在的生命活力,以及湖南作家强烈的生存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都源于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湘楚文化不仅是湖南现代乡土小说生长的土壤,也是它的基本内容。湘楚文化中崇神信巫的浓重宗教气氛,不仅作为题材进入现代乡土小说,也对创作主体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章:巴蜀文化与四川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在五四以后的乡土小说创作中,四川作家群算得上是对乡土题材最为钟情的一批,他们以自己深刻的生命体验专注于对故土乡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的描摹。李劼人之于雄伟、凝重的成都,沙汀之于阴郁、沉重的川西北山区,周文之于残酷、凄厉的川康一隅,罗淑之于初民色彩的沱江上游,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巴蜀盆地的闭塞和宗法制下自成一体的农村乡镇的不同风俗。在四川乡土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那些军阀、袍哥、地方官僚等强势人物,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所进行的力量的比拼、心智的较量和过度的享乐和放纵,显示的是对生命的挥霍和张扬。四川乡土小说世界中这种负面生命力的表现,正是源于巴蜀那种远离王化的盆地王国中自大、张扬、放纵、享乐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群众基础。正是四川民众这种广泛而深入的争斗和享乐,形成了他们“洄水沱”式的生命景观。同时,封闭的自然环境不仅阻隔了封建正统文化的影响和渗入,也使川人较少受到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冲击,形成了川地百姓闭塞和偏狭的心理形态,原始的蛮夷风俗得以保留。再者,由于长期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川地百姓形成了自由放任的独立精神,保留了自由不羁的天性。这种地域文化不仅影响了四川作家的性情、爱好,而且生动地表现于他们文学创作中,四川乡土小说世界中蜀人的保守与叛逆、豪爽与狡黠、蛮野与卑琐的生命特色都能在这种地域文化中找到渊源。
     第四章:关东文化与东北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三十年代,由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罗烽、舒群、白朗等组成的东北作家群所奏响的黑土地壮歌,以其朴野、阳刚和浓郁的高梁花子气息震惊了关内文坛。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追寻,对关内消极的生命态度、伤感的生命情调、颓废的价值观和黯然的生命色彩是一种强烈的冲击。东北作家的文学活动大多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们的乡土题材小说正是和着时代的节拍,表现着东北乡民在面对严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时透射出的顽强不屈、执著强悍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力量,也直视着他们蒙昧、麻木的落后国民性。“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成为东北作家群对生命进行历史反思的基本主题之一。东北大地寥廓、苍莽的自然环境与关东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及自由狂放的精神孕育了东北作家博大的胸襟、粗犷的性格和开阔的视阈,他们以略嫌粗糙的艺术手法,在广阔的时代、社会背景下真切地表现着白山、黑水、黑土地上关东乡民的生存状况和生命形态,呈现出一种博大深沉的“力之美”。
This article takes the region culture as a background and makes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modern local novel creation’s life subject. The study for life subject is not a new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but it is a relatively weak link. In the study of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king politics as standard ideology research to taking esthetically as standard text understanding, to all kinds of culture study, all covered or desalinated people’s sensitivity to life in different signific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life is not form systematic topic in the study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the fact, the life is the literature eternal subject. When literature research had truly entered the life attention and the life ponder, we will say it has touched literature nature. If we explores Chinese modern local novel from the life angle, it is easy to touch its nature and close to the soul of writes and local world characters. Region culture is a comprehensive culture. It concluded all kinds of influence from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o humanity environment, from the custom spreading in the folk to outstanding person’s thought. It also has profound and long influence on common people and those who were born in or grow up in this region once in time. We will acknowledge write and his creation comprehensive and thorough, if we explore local novel from region culture angle and understand life form.
     The local novel manifested achievement of 20th century Chinese local literature in the very great degree. It is not only the body of local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some certain significance. From this mean, the article established such echelon structure as“region culture—local novel—life subject”and make a stereoscopic investigation to one side of inner construction of early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We confirmed: region culture is the culture main key to understand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local novel is canonical form to analyze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pattern, and life subject is spirit basic point to close to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made up of“region—local—life”is a relatively stable theory frame to prospect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The structure is to break away from the red mainstream as the main key history of literature narrative pattern which formed a long time ago, and correct ideology research mentality in the study of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base of establishing“region culture—local novel—life subject”theory construct,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generalized analysis to four writers community whose region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re bight and creation actual accomplishments are prominent and its creation text. The four is East Zhejiang write community, Xiang-chu write community, Ba-shu write community, Guan dong write community in the early time of 20th century. Through analyzing relative text, the article’s anticipated goal is to establish Luxun local novel’s development and core status first, then through analyzing Luxun and other local novel writers’who were influenced by Luxun, establish 20th century early local novel creation’s concept and model. The reason why the article cuts into region culture and the local novel by the life consciousness are that in the on hand it tries hard to avoid the political rigid limits to local lit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attempts to avoid merely regarding the local literature as simple description and surface layer graphic solution to the different region folk custom character and style. Thus the local literature research theory pivot direction taking the place reason、the blood relationship as the life essence. For modern local novel creation establish primary condition culture zero point. In method, the article carries on the history to the local novel creation under different region cultural context. Through analyzing creation text in different region culture context, it excavates the region culture resource of the local literature, and demonstrates early 20th century local literature’s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t looks for constructive theory basic point for modern local novel creation’s confliction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na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world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five parts of compositions: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it includes question proposing、this topic research’s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this article’s basic mentality and several questions needed to explain.
     Second chapter: the life subject of East Zhejiang culture and modern local novel. Looked from region culture angle, area Zhejiang is the Wu and Yu kingdoms culture birthplace. East Zhejiang culture more retains ancient Yu kingdoms culture characteristic. The Yu king Goujian’s firmness、toughness–ten years gather, ten years lesson--always advocated for Zhangjian people. Zhedong’s dangerous high mountain ridge has cultivated Zhedong people’s firm disposition. The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river has cultivated East Zhejiang people’s firm disposition. Difficult humanity tradition has brought them deeply thought and questioned spirit. This is a positive life group who doesn’t make widely known to fall. They have tenacious life will and are good at carefully planning by the rational practical manner. As founder of Chinese modern local novel, Lu Xun novel has eagerly anticipated the local novel tidal current by explicit region indicates and confirm with the mature manifestation. After Lu Xun, from the end of 20's to 30's, Zhedong appears so many local practical writer as Xujie、XuQinwen、WangLuyan、WangRenshu、Roushi、Panxun、WeiJinzhi. They collective declare a position during second ten year in the new-vernacular literature. They wear walks on local novel creation path opened by Luxun. Their creation not only has promulgated the local world life disassimilation old ailment by its profound and the sharp thought, but also has displayed the local social first floor life by the fine clear style rigid and toughness. Zhedong modern local novel life subject distinctively manifests east Zhejiang people’s“the mountain”gas. By "heresy" the call and the rational practical survival manner demonstrates east Zhejiang cultural deep morals concern and tenacious life dynamics.
     Third chapter: Xiangchu culture and Hunan modern local novel life subject. The Hunan writer's local novel creation not only the time span is big, the writer’s born the region is consistent, moreover its cultural orientation also has the difference. For instance Shen Congwen burn to western Hunan phoenix is infatuated with Hunan Chu culture’s divine nature and romantic, and rigid to description western Hunan nature. But Peng Jiahuang who born in Xiangyin county tongting lakeside favors in th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for society and concentrates to promulgating human nature poor root. Li Jinming who born in Xiangtan county of Xiangzhong adores in performing primitive mystery and revenge consciousness. Besides, in the local world of Yezi, in displaying Chu people’s fervor and unruly center, also has supply graceful and minute influenced on TongtingL Lake. Jiang Muliang displays the deity and witch in Hunan Chu culture. Shen Congwen's phoenix fellow villager Liu Zuchun is continuing ancient Chu people‘s melancholy and presents the miserable life in present world. Although the Hunan local novel writer group has different individual talent, skill, study raise with the personality hobby, but its common cultural context is the Hunan Chu region culture. What Hunan local novel displayed, poor but beautiful nature environment, the romantic and free life vigor, and Hunan writer's intense survival consciousnes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mission, are all source to Hunan Chu culture. The Hunan Chu culture not only is the soil in which the Hunan modern local novel soil, also is its basic content. The strong religious atmosphere in Hunan Chu culture not only enters themodern local novel as the theme, but also has ha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thought、consciousness、the culture structure of creation main body.
     Chapter four: Bashu culture and Sichuan modern local novel life subject. In the local novel creation later Wusi period, Sichuan write group is most hearted in local novel. They concentrate to the native land countryman's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survival condition description by oneself profound life experience. Li Zheren’s grand dignified Chengdu, Shating’s dreary heavy northwester Sichuan mountainous area, Zhouwen’s brutal sad Chuankang area, Luoshu’s ancient color of up stream Tochiang River, all causes the person clearly to feel the Bashu culture basin’s unenlightened and under the ancestor legal system the different custom in the countryside villages and towns. Those character on warlords, reactionary element, place bureaucrat who have formidable influence appears frequency highest in the Sichuan local novel. They carries on the strength compare、mental contest、and leading a life of comfort and indulge in order to obtain respective benefit .What they do demonstrates their attitude to the life—spending freely to the life and making widely known. In Sichuan local novel world this kind of negative vitality performance rooted in arrogant、indulge、enjoy and hedonism historical culture tradition and the realistic mass base of Bashu which was far away political central in the basin kingdom. It was this widespread and thorough battle and enjoy of Sichuan populace, forms a type of“whirling the water”life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the seal natural environment has also been cut off the influence and permeating of the feudal legitimate culture, and has formed seal narrow-minded psychological shape of Sichuan common people. And they are under a little compact of the new thought and new culture, so the primitive barbaric custom can retain. Furthermore, because of faraway politics and culture center, the Sichuan common people have formed the laissez-faire in dependent spirit and retained the free uninhibited instinct. This kind of region culture not only has affected the Sichuan writer's personality, the hobby, moreover vividly displayed in their literature creation. In the Sichuan local novel world Suchuan person's conservative and rebel, straightforward and cunning, wild and the trivial life characteristic all can find the origin in this kind of region culture.
     Chapter five: Guandong culture and Northerneast modern local novel life subject. In the period of 30, Northeast write group made up of Xiaojun, Xiaohong, Duanmu Hongliang, Luofeng, Shuqun and Bailang has played a strong hard land song, which has shocked the area inside the great wall literary arena by its simple, positive just and rich sorghum cotton or flower seed breath. Its intense life consciousness and the life value pursing is one kind of intense impact to the area inside the great wall negative life manner, the moved life affective tone, the dispirited values and the low-spirited life color. Northeast writer's literature activity mostly beginning after 1931"9.18" emergency, their local theme novel precisely conformed to the time metre and displayed unyielding and intrepid life consciousness and life strength of northeast countryman when they faced the severe nature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lso looked straight ahead them ignorantly, the numb backward nationality.“Regarding to the fresh strength, regarding to struggling for dying”has become the northeast writer group’s one of basic subject to carrying on historical reconsidering on the life. The vast northeast earth, the boundles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Guandong culture openness, multiplicity and free wild spirit have bred the northeast writer's great mind, the rough disposition and open vision. They have excavated and performed countryman's survival condition and the life shape living on snow-capped mountain, Heilongjiang River, the hard land from broad time, society and life background by the light rough artistic technique. It presents one greatly deep "Beauty of the strength".
引文
[1]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8—9 页。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5—316 页。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孙志民、马小鹤等“译者的话”,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 年版。
    [4]张汝伦:《多元的思维模式与多元文化》,《读书》1986 年第 7 期。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97 页。
    [6]师陀:《黄花苔·序》,《师陀全集》第 3 卷(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7]谭桂林:《生命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
    [8][美]费正清、费维恺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78 页。
    [9]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56 页。
    [10]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李富根、刘洪主编:《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上卷,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25 页。
    [1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3 年版,第 138 页。
    [12]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87 页。
    [13]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23 页。
    [14]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3 页。
    [15]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92—193 页。
    [1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14 页。
    [17]朱德发:《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 页。
    [18]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载《文学评论》1985 年第 5 期。
    [19]费孝通:《乡土社会·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9 页。
    [20]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6 页。
    [21][美]费正清、费维恺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565—566 页。
    [22]张定璜:《鲁迅先生》,李何林编:《鲁迅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51—52 页。
    [23]张定璜:《鲁迅先生》,李何林编:《鲁迅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53—54 页。
    [24]成仿吾:《〈呐喊〉的评论》,陈漱渝主编:《说不尽的阿 Q——无处不在的灵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年版,第 245 页。
    [25]苏雪林:《〈阿 Q 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见陈漱渝主编:《说不尽的阿 Q——无处不在的灵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年版,第 570 页。
    [26]苏雪林:《〈阿 Q 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见陈漱渝主编:《说不尽的阿 Q——无处不在的灵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年版,第 570—571 页。
    [27]周作人:《知堂序跋》,长沙:岳麓书社 1987 年版,第 249 页。
    [28]周作人:《谈龙集·地方与文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0—13 页。
    [29]周作人:《〈旧梦〉序》,载 1923 年 4 月 17 日《民国日报·觉悟》(副刊)。
    [30]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影印本),第 9页。
    [31]茅盾:《关于乡土文学》,《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576 页。
    [32]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0—21 页。
    [33]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1 页。
    [34]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9 页。
    [35]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四》,《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44—345 页。
    [36][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7 年版,第 3—4 页。
    [37][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4—5 页。
    [38]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3—54 页。
    [39]周作人:《谈龙集·地方与文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 页。
    [40]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56 页。
    [41]《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52 页。
    [42]沈从文:《学鲁迅》,《沈从文全集》第 16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87 页。
    [43]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影印本),第 9页。
    [44]谭其骧:《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载《复旦学报》1991 年第 1 期。
    [45]王嘉良、傅红英:《启蒙语境中的乡土言说——“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论》,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 3 期。
    [46]匪石:《浙风》,载 1903 年《浙江潮》第 4 期。
    [47]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鲁迅全集》第 8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 39 页。
    [48]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8—39 页。
    [49]徐梵澄:《星花旧影——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载《鲁迅研究资料》第 11 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50]王士性:《广志绎》卷四,吕景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51]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周作人文类编》第 9 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34页。
    [52]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载 1961 年 9 月 23 日《文汇报》。
    [53]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3 年版,第 39 页。
    [54]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547 页。
    [55]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82 页。
    [56]许钦文:《这一次的离故乡》,《许钦文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 页。
    [57]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 Q 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 7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82 页。
    [58]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7—29 页。
    [59]鲁迅:《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72 页。
    [60]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20 页。
    [61]鲁迅:《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72 页。
    [62]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618页。
    [63]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619页。
    [64]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20 页。
    [65]鲁迅:《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70 页。
    [66]巴人:《捉鬼篇》,上海新城书局 1936 年 3 月出版。
    [6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1—412 页。
    [68]巴人:《破屋·代序》,载上海生活社 1928 年版小说集《破屋》
    [69]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 1989 年版,第 638页。
    [70]马曜、马先醒等:《重写中华古史建议书》,载《文史杂志》1999 年第 2 期。
    [71]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鲁迅全集》第 8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 39 页。
    [72]王阳明:《答顾东桥书》,《传习录》卷中,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
    [7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23 页。
    [74]龚自珍:《壬癸之际胎观第一》,《龚自珍全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75]章学诚:《上辛楣宫詹书》,《章氏遗书》卷二十九,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76]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镜花缘》,《周作人散文选》第 1 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47 页。
    [77]周作人:《鲁迅与中学知识》,《鲁迅的青年时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1 页。
    [78]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512 页。
    [79]范家进:《民间的迷妄与“狂欢”——鲁迅乡土小说研究之二》,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5 期。
    [80]鲁迅:《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 145—147 页。
    [81]师陀:《里门拾记·巨人》,《师陀全集》第 1 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82]许钦文:《鼻涕阿二·前记》,《许钦文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1 页。
    [83][奥]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彭丽新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 年版,第105 页。
    [84]鲁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29—230页。
    [85]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11页。
    [86]鲁迅:《坟·杂忆》,《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25—226 页。
    [87]师陀:《里门拾记·倦谈集》,《师陀全集》第 1 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88]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影印本),第11 页。
    [89]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影印本),第 9页。
    [90]叶适:《水心别集》卷六《进卷·总义》,北京: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91]许钦文:《在老虎尾巴的鲁迅先生》,载 1940 年 10 月 16 日《宇宙风乙刊》第 31 期。
    [9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 页。
    [93]韦韬等:《茅盾的晚年生活》(五),《新文学史料》1996 年第 1 期。
    [94]范伯群、曾华鹏:《王鲁彦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64 页。
    [95]范伯群、曾华鹏:《王鲁彦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10 页。
    [96]茅盾:《王鲁彦论》,茅盾等:《作家论》,上海:上海书店 1984 年 7 月据生活书店 1936 年 4 月版影印,第 214—215 页。
    [97]茅盾:《王鲁彦论》,茅盾等:《作家论》,上海:上海书店 1984 年 7 月据生活书店 1936 年 4 月版影印,第 224 页。
    [98]王鲁彦:《柚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5 页。
    [99]茅盾:《王鲁彦论》,茅盾等:《作家论》,上海:上海书店 1984 年 7 月据生活书店 1936 年 4 月版影印,第 222—223 页。
    [100]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22页。
    [101]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六)》,《鲁迅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45 页。
    [102]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17 页。
    [103]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80 页。
    [104]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二》,《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27页。
    [105]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 7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19 页。
    [106]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 页。
    [107][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1 页。
    [108]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17 页。
    [109]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15—216页。
    [110]钱理群:《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 1 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7 年版。
    [111]冯奇:《服从与献身——鲁迅对中国女性身份的批判性考察》,《鲁迅研究月刊》1997 年第 10 期。
    [112]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82页。
    [113]鲁迅:《华盖集·青年必读书》,《鲁迅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2页。
    [114]姚克:《最初和最后的一面——悼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纪念集》,上海:北方出版社 1936 年版。
    [115]鲁迅:《两地书·九五》,《鲁迅全集》第 1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46 页。
    [116]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鲁迅全集》第 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22 页。
    [117]钱英才:《巴人的生平与创作》,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7 页。
    [118]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31—132 页。
    [119][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65 页。
    [120]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17—218 页。
    [121]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83 页。
    [122]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影印本),第27 页。
    [123]黎锦明:《艺术的畛域》(代序),《献身者》,北平:星云堂书店 1933 年版。
    [124]沈从文:《湘人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 162—163 页。
    [125]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影印本),第29 页。
    [126]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影印本),第11 页。
    [127]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沈从文全集》第 16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74 页。
    [128]凌宇:《重建楚文化的神话系统》,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24 页。
    [129]沈从文:《凤子·神之再现》,《沈从文全集》第 7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4页。
    [130]韩少功:《文学的“根”》,载《作家》1985 年第 4 期。
    [131]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长沙:岳麓书社 1985 年版,第 1 页。
    [132][法]丹纳:《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56 页。
    [133]沈从文:《湘行散记·箱子岩》,《沈从文全集》第 11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277—278 页。
    [134]沈从文:《湘西·题记》,《沈从文全集》第 11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7—328 页。
    [135]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12 页。
    [136]沈从文:《湘西·凤凰》,《沈从文全集》第 11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00 页。
    [137]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沈从文全集》第 13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70—271 页。
    [138]沈从文:《我的教育》,《沈从文全集》第 5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26 页。
    [139]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全集》第 13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45 页。
    [140]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全集》第 13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44 页。
    [141]沈从文:《凤子·神之再现》,《沈从文全集》第 7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4页。
    [142] 沈从文:《凤子·日与夜》,《沈从文全集》第 7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39页。
    [143]沈从文:《七色魇集·水云》,《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20页。
    [144]沈从文:《七色魇集·水云》,《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09页。
    [145]沈从文:《七色魇集·水云》,《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5页。
    [146]沈从文:《七色魇集·水云》,《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01页。
    [147]沈从文:《湘行书简·滩上挣扎》,《沈从文全集》第 11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9 页。
    [148]沈虎雏:《从文家书:从文兆和书信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82—83 页。
    [149][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 38 页。
    [150]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咀华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年版。
    [151]沈从文:《七色魇集·水云》,《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3页。
    [152]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 9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 页。
    [153]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咀华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年版。
    [15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26 页。
    [155]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咀华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年版。
    [156]沈从文:《七色魇集·水云》,《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1页。
    [157]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咀华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年版。
    [158]沈从文:《湘行散记·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沈从文全集》第 11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53 页。
    [159]沈从文:《七色魇集·水云》,《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1页。
    [160][瑞士]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01 页。
    [16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 371 页。
    [162]沈从文:《我的小学教育》,《沈从文全集》第 1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63—264 页
    [163]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全集》第 13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62 页。
    [164]沈从文:《凤子·日与夜》,《沈从文全集》第 7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46页。
    [165]沈从文:《凤子·日与夜》,《沈从文全集》第 7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42页。
    [166]黎锦明:《艺术的畛域》,为星云堂书店 1933 年版《献身者》代序。
    [16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16—517 页。
    [168]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影印本),第11 页。
    [169]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影印本),第11 页。
    [170]叶紫:《我是怎样与文学发生关系》,郑振铎、傅东华编《我与文学:〈文学〉一周年纪念特辑》,上海:生活书店 1934 年版。
    [17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 220 页。
    [172]刘西渭:《叶紫的小说》,《咀华二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42 年版。
    [173]叶紫:《从这庞杂的文坛说到到我们这刊物》,载 1933 年 2 月《无名文学旬刊》创刊号。
    [174]茅盾:《几种纯文艺的刊物》,载 1933 年 9 月《文学》第 1 卷第 3 期。
    [175]刘西渭:《叶紫的小说》,《咀华二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42 年版。
    [17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24 页。
    [17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25 页。
    [178]刘西渭:《叶紫的小说》,《咀华二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42 年版。
    [179]贝青乔:《苗俗记》,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 8 帙,上海:著易堂光绪十七年(1891)铅印本,第 71 页。
    [180]刘介:《苗荒小记》,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4 年版,第 9 页。
    [181]沈从文:《七色魇集·水云》,《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28页。
    [182]叶紫:《从这庞杂的文坛说到到我们这刊物》,载 1933 年 2 月《无名文学旬刊》创刊号。
    [183]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全集》第 13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53 页。
    [184]沈从文:《七色魇集·水云》,《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27页。
    [185]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大王》,《沈从文全集》第 13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45—345 页。
    [186]沈从文:《从文自传·辰州》,《沈从文全集》第 13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99页。
    [187]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沈从文全集》第 16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42—343 页。
    [188]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 9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 页。
    [189]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 10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 页。
    [190]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 10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 页。
    [191]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 10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7页。
    [192]周作人:《谈虎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12-313 页。
    [19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24 页。
    [194]周文:《鲁迅先生是并没有死的》,载 1936 年 11 月 15 日《中流》第 1 卷第 5 期。
    [195]杨晦:《沙汀创作的起点和方向》,载 1945 月 2 月 15 日《青年文艺》第 1 卷第 6 期。
    [196]李怡:《现代四川文学中强势人物形象的地域文化内涵》,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 年第 1 期。
    [197]沙汀:《学习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书后》,载 1981 年 9 月 8 日《四川日报》。
    [198]沙汀:《纪念鲁迅先生,检查创作思想》,载 1951 年 10 月 19 日重庆《新华日报》。
    [199]沙汀:《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载 1941 年 1 月《抗战文艺》第 7 卷第 1 期。
    [200]沙汀:《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载 1941 年 1 月《抗战文艺》第 7 卷第 1 期。
    [201]沙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载 1961 年 11 月号《四川文学》。
    [202]立波:《一九三六年的小说创作——丰饶的一年间》,载 1936 年 12 月 25 日《光明》第 2 卷第 2号。
    [20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66 页。
    [204]《沙汀致以群》,载 1942 年 6 月《文坛》第 5 期。
    [205]卞之琳:《读沙汀〈淘金记〉》,载 1945 年 7 月《文哨》第 1 卷第 2 期。
    [206]李长之:《〈淘金记〉、〈奇异的旅程〉》,载 1945 年《时与潮艺术》第 4 卷第 2 期。
    [20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71 页。
    [20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43 页。
    [209]《李劼人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9 年版,第 123 页。
    [210]《李劼人谈创作经验》,载 1957 年《草地》第 4 期。
    [211]谢扬青:《巴金同志的一封信》,载《成都晚报》1985 年 5 月 31 日。
    [212]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载 1937 年 7 月《中国文艺》第 1 卷第 2 期。
    [213]周文:《在摸索中得到的教训》,《周文选集》下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15页。
    [214]周文:《在摸索中得到的教训》,《周文文集》下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16页。
    [215]周文:《在白森镇·后记》,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7 年初版。
    [21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22 页。
    [217]李怡:《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75 页。
    [218]茅盾:《〈烟苗季〉和〈在白森镇〉》,载 1937 年 5 月《工作与学习丛刊》之三《收获》。
    [219]茅盾:《〈烟苗季〉和〈在白森镇〉》,载 1937 年 5 月《工作与学习丛刊》之三《收获》。
    [220]阳翰笙:《出川之前》,《阳翰笙选集》第 5 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0 页。
    [221]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 2 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27 页。
    [222]艾芦:《略论〈死水微澜〉中罗歪嘴与顾天成形象的塑造》,《社会科学研究》1982 年第 6 期。
    [223]《郑观应集》上册,夏东元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21—122 页。
    [224]朱金甫、吕坚主编:《清末教案》第 1 册,北京:中华书局 1996 年版,第 943 页。
    [225]《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 1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2 页。
    [226]《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 1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6 页。
    [227]《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 1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1 页。
    [228]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7 页。
    [229]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载 1937 年 7 月《中国文艺》第 1 卷第 2 期。
    [230]《李劼人选集》第 5 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540 页。
    [231]陈翔鹤:《古老的故事》,《陈翔鹤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75 页。
    [232]沙汀:《播种者》,《沙汀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61 页。
    [233]方敬、何频伽:《何其芳散记》,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2 页。
    [234]何其芳:《县城风光》,《何其芳文集》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84—85 页。
    [235]周文:《成都的印象》,《周文选集》下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95 页。
    [236]沙汀:《磁力》,《沙汀文集》第 1 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01 页。
    [237]李健吾:《记罗淑》,《罗淑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62 页。
    [238]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 366 页。
    [239]周作人:《看云集·苋菜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 页。
    [240]郁达夫:《感伤的旅行》,《郁达夫游记》,上海:上海书店 1980 年版,第 99 页。
    [241]沙汀:《喝早茶的人》,载 1934 年 11 月 27 日《申报》。
    [242]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北京: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641 页。
    [243]艾芜:《我的幼年时代》,《艾芜文集》第 2 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59 页。
    [244]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14 页。
    [245]沙汀:《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载 1941 年 1 月《抗战文艺》第 7 卷第 1 期。
    [246]李咏今:《文体创造与张承志的小说体诗》,载《当代作家评论》1996 年第 1 期。
    [247]许广平:《追忆萧红》,载 1946 年 7 月《文艺复兴》第 1 卷第 6 期。
    [248]立波:《一九三六年的小说创作——丰饶的一年间》,载 1936 年 12 月 25 日《光明》第 2 卷第 2号。
    [249][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250]端木蕻良:《诗人和狼》,载 1946 年《诗歌》月刊第 3-4 期。
    [251]鲁迅:《而已集·〈尘影〉题辞》,《鲁迅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547页。
    [252]常风:《近出小说四种》,载《文学杂志》第 1 卷第 2 期。
    [253]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胡风评论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254]鲁迅:《书信·350313·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 1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79 页。
    [255]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87 页。
    [256]许广平:《追忆萧红》,载 1946 年 7 月《文艺复兴》第 1 卷第 6 期。
    [257]乔木:《八月的乡村》,载 1936 年 2 月 25 日《时事新报》。
    [258]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40—541 页。
    [259]萧军:《我的文学生涯简述》,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 年第 6 期。
    [260]萧军:《涓涓·前言》,上海:燎原书店 1937 年 9 月版。
    [261]萧军:《八月的乡村·再版感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262]萧军:《江上·序》,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年 8 月版。
    [263]萧军:《绿叶的故事·序》,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26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42 页。
    [265]刘西渭:《〈八月的乡村〉——萧军先生作》,《咀华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年版。
    [26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57 页。
    [267]王富仁:《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下),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 年第4 期。
    [268]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版后记》,《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3 页。
    [269]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版后记》,《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2页。
    [270]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7—208 页。
    [271]胡文彬:《访作家端木蕻良》,载 1981 年 4 月《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 3 辑。
    [272]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版后记》,《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09页。
    [273]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版后记》,《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1页。
    [274]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3—94 页。
    [275]陈悦:《瑰伟的英雄梦幻和悲抑的生命低语——端木蕻良小说世界精神透视》,曹革成主编:《雄浑与冷艳交错的文学——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 年版。
    [276]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版后记》,《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3—414 页。
    [277]王富仁:《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上),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 年第3 期。
    [278]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版后记》,载《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第414 页。
    [279] [美]夏志清:《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作者简介与作品述评》,《驻马店师专学报》1992 年 7卷 1—4 期。
    [280]王富仁:《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上),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 年第3 期。
    [281]巴人:《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巴人文艺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64 页。
    [28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408 页。
    [283]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胡风评论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284]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胡风评论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285]《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座谈会纪要》,载 1938 年 5 月《七月》第 15 期。
    [286]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胡风评论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287]谭桂林:《论萧红创作中的童年母题》,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 年第 4 期。
    [288]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载《文艺生活》1946 年 12 月号(第 10 期)。
    [289]《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座谈会纪要》,载 1938 年 5 月《七月》第 15 期。
    [290]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载《十月》1982 年第 1 期。
    [291]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第196 页。
    [29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07 页。
    [293]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77 页。
    [294]谭桂林:《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77—78 页。
    [295][法]安德烈·莫罗亚:《〈追忆似水年华〉序》,[法]M.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4 年版。
    [296]端木蕻良:《花·石·宝》,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04 页。
    [297]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9 页。
    [298]萧军:《绿叶的故事·序》,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299]萧红:《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萧红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453页。
    [300]端木蕻良:《我控诉,为了三千万被侮辱和损害的人民》,载 1946 年 4 月 25 日《新华日报》。
    [30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决议》,载 1931 年 11 月 15 日《文学导报》第 1 卷第 8 期。
    [302]李辉英:《我创作上的一个历程》,载 1934 年 12 月 10 日《申报·自由谈》。
    [303]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45—146 页。
    [304]赵园:《论小说十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74—75 页。
    [305]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载 1944 年《万象》月刊第 4 卷第 5 期。
    [306]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载 1944 年《万象》月刊第 4 卷第 5 期。
    [307]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5 页。
    [308]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63 页。
    [309] 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6页。
    [310]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0—81 页。
    [311]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7 页。
    [312]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5—206 页。
    [313]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7 页。
    [314]端木蕻良:《文学的宽度、深度和强度》,载 1937 年 12 月 16 日《七月》半月刊第 5 期。
    [315]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载 1944 年《万象》月刊第 4 卷第 5 期。
    [316]聂绀弩:《萧红选集·序》,《萧红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317]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
    [318]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胡风评论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319]张浩:《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载《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 1 期。
    [320]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1 页。
    [321]鲁迅:《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 1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51 页。
    [322]鲁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29—230 页。
    [323][法]安德烈·莫罗亚:《〈追忆似水年华〉序》,[法]M.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4 年版。
    [324]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44—145 页。
    [325]《萧军近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33 页。
    [326]《萧军近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80 页。
    [327]《萧军近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81 页。
    [328]萧军:《我的童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78 页。
    [329]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29 页。
    [330]立波:《一九三六年的小说创作——丰饶的一年间》,载 1936 年 12 月 25 日《光明》第 2 卷第 2号。
    [331]梁山丁:《万年松上叶又青——〈绿色的谷〉琐记》,《绿色的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33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55 页。
    [33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33 页。
    [334]沙汀:《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载 1941 年 1 月《抗战文艺》第 7 卷第 1 期。
    1.[美]W.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陈鼓应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
    2.[法]雅克·科莱特:《存在主义》,李焰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3.[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4.[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5.[德]格奥尔格·西美尔:《生命直观》,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3 年版。
    6.[德]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李键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7.[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9.[美]威廉·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年版。
    10.[英]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1.[美]基辛:《文化人类学》,张恭启、于嘉云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89 年版。
    12.[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年版。
    13.[日]绫部恒雄主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1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 年版。
    1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年版。
    16.[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与现代性——18 世纪与 20 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7.[美]费正清、费维恺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下),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18.[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19.[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孙志民、马小鹤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 年版。
    20.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21.段得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22.孙利天:《死亡意识》,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23.陈战国、强昱:《超越生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年版。
    25.徐复观:《中国人的生命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年修订版。
    27.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年版。
    28、费孝通:《乡土社会·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29.陈侃言等:《中国地域文化论》,广州:广州出版社 1994 年版。
    30.叶春生主编:《区域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3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4 年版。
    32.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33.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34.朱德发:《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
    35.朱德发:《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36.孔范今:《新学术视野中的反思与重构》,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
    37.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38.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39.王晓初:《中国现代文学的多重视野》,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年版。
    40.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41.[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4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43.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44.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
    45.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46.陈继会:《拯救与重建——20 世纪中国小说文化精神》,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47.陈继会:《理性的消长:中国乡土小说综论》,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48.赵园:《论小说十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7 年版。
    49.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
    50.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20 世纪文化乡土小说八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年版。
    51.高宏生:《文学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论视角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年版。
    52.郭力:《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53.王学谦:《自然文化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54.谭桂林:《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55.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6.殷克琪:《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洪天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57.解志熙:《生的执着——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58.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59.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60.李怡:《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
    61.贾剑秋:《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成都:巴蜀书社 2003 年版。
    62.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63.朱玲:《文学符号的审美文学阐释》,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64.梁白泉主编:《吴越文化:中国的灵秀与江南的水乡》,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
    65.董楚平、金永平:《吴越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66.张荷:《吴越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67.彭晓风、舒建华:《“S 会馆”与五四新文学的起源》,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68.郑择魁主编:《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69.费振钟:《江南风土与江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70.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71.李何林编:《鲁迅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72.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
    73.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74.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0 年版。
    75.陈方竞:《鲁迅与浙东文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76.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77.谭德晶:《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78.陈漱渝主编:《说不尽的阿 Q——无处不在的灵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年版。
    79.范伯群、曾华鹏:《王鲁彦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年版。
    80.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81.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长沙:岳麓书社 1985 年版。
    82.陈万雄:《楚文化:奇谲浪漫的南方大国》,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
    83.王建辉、刘森淼:《荆楚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
    84.刘旭主编:《湖湘文化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85.刘洪涛:《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86.凌宇:《重建楚文化的神话系统》,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5 年版。
    87.田中阳:《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长沙:岳麓书社 2000 年版。
    88.吴康、蒋益,等:《湖南文学史》(现代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89.[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邵华强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90.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本),长沙:岳麓书社 2006 年版。
    91.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92.周仁政:《巫觋文化——沈从文与巫楚文化》,长沙:岳麓书社 2005 年版。
    93.刘一友:《沈从文与湘西》,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94.周葱秀:《叶紫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
    95.袁庭栋:《巴蜀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96.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97.艾以、沈辉,等:《罗淑罗洪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98.袁庭栋:《巴蜀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99.邓经武:《二十世纪巴蜀文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00.《李劼人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9 年版。
    101.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102.李庆信:《沙汀小说艺术探微》,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 年版。
    103.李治亭:《关东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104.徐秉琨、孙守道主编:《东北文化:白山黑水中的农牧文明》,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
    105.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去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106.“东北现代文学史”编写组:《东北现代文学史》,沈阳:沈阳出版社 1989 年版。
    107.王建中等编:《东北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108.许宁:《根脉与生发:直面东北地域文化的女性思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09.曹革成主编:《雄浑与冷艳交错的文学——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 年版。
    110.魏健、贾振勇:《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111.《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
    112.《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
    113.《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114.《许钦文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115.《巴人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116.《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117.《鲁彦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118.王鲁彦:《柚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19.《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
    120.《彭家煌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121.《黎锦明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122.《叶紫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123.《李劼人选集》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24.《李劼人选集》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25.《李劼人选集》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126.《李劼人选集》第四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127.《周文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28.《沙汀文集》,第 1 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
    129.《沙汀文集》,第 2 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
    130.《沙汀文集》,第 3 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 年版。
    131.《罗淑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32.《东北作家群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133.《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
    134.《端木蕻良文集》(2、3、4),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
    135.端木蕻良:《花·石·宝》,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
    136.《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8 年版。
    137.《萧军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138.萧军:《八月的乡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139.萧军:《过去的年代》,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7 年版。
    140.《骆宾基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141.《罗烽文集》(1),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2 年版。
    142.《罗烽文集》(2),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143.《白朗文集》(1),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144.《白朗文集》(2),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 年版。
    145.《舒群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146.梁山丁:《绿色的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 年版。
    147.金永平:《吴越民族性格述略》,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 年第 4 期。
    148.王嘉良、傅红英:《启蒙语境中的乡土言说——“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论》,载《文学评论》2004 年第 3 期。
    149.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载《十月》1982 年第 1 期。
    150.王晓初:《论鲁迅思想与艺术的越文化渊源》,载《文学评论》2005 年第 5 期。
    151.朱文斌:《风景之发现——论越文化对鲁迅的负面影响》,载《鲁迅研究月刊》2005 年第 3 期。
    152.吴小美、李勇:《论鲁迅的恋乡情结》,载《文学评论》1994 年第 3 期。
    153.范家进:《“双向隔膜”的发现和“双向批判”的开展——鲁迅乡土小说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1998 年第 6 期。
    154.杨剑龙:《论鲁迅的乡土小说与文化批判》,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 年第 3 期。
    155.杨剑龙:《论鲁迅对许钦文创作的影响》,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 3 期。
    156.赵新顺:《现代意识观照下的乡民精神世界——王鲁彦小说乡土意识论》,载《殷都学刊》2004年第 3 期。
    157.秦弓:《论王鲁彦小说的心理世界》,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3期。
    158.凌宇:《从苗汉文化和中心文化的撞击看沈从文》,载《文艺研究》1986 年第 2 期。
    159.方克立:《“湘学精神”与“湖南人精神”》,载《文史哲》2005 年第 1 期。
    160.张勇:《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载《文学评论》2003 年第 1 期。
    161.李继凯:《民间原型的再造——对沈从文〈边城〉的原型批评尝试》,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 年第 4 期。
    162.赵福生:《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 年第 1 期。
    163.郑英杰:《沈从文与湘西自然精神》,载《湖南社会科学》2002 年第 3 期。
    164.郑宏伟:《人性的坍圮和守望——论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2 期。
    165.刘敏:《〈边城〉:民间文化形态的现代性与生命存在的庄严》,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4 期。
    166.李相银《彭家煌乡土小说论》,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 年第 4 期。
    167.陈娇华《论彭家煌笔下的庸常悲剧》,载《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期。
    168.贾剑秋《湖湘文化的解读者——黎锦明小说地域指认性论略》,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 8 期。
    169.李怡:《盆地文明·天府文明·内陆腹地文明——论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背景》,载《社会科学研究》1996 年第 2 期。
    170.李怡《论现代四川文学“洄水沱”景观的地域文化内涵》,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 年第 2期。
    171.李怡:《现代四川文学中强势人物形象的地域文化内涵》,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 1 期。
    172.赵洪泽:《“将道德的眼光抛开”——论李劼人的情爱观念和写作态度》,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 年第 1 期。
    173.朱立立:《论蔡大嫂的“个性行为”特点》,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 年第 1 期。
    174.陈玮:《一个躁动不安的灵魂——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载《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 4 期。
    175.邓经武:《论李劼人创作的巴蜀文化因子》,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4期。
    176.秦弓:《李劼人历史小说与川味叙事的独创性》,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 1 期。
    177.张大明:《周文论》,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 年第 3 期。
    178.李红秀:《啃噬:川康社会的生存观照——论周文小说中的统治者形象》,载《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2 期。
    179.陈刚:《绝地中的绝望者:三十年代的另一种“真”——重读周文小说》,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180.黄曼君:《论沙汀的文化意识与现实主义创作》,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 年第 3 期。
    181.沈光明:《试论沙汀的川西北小说》,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 年第 1 期。
    182.官晋东:《四川军阀社会的形象缩影——对沙汀抗战前小说创作的多层次透视》,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 年第 1 期。
    183.贾剑秋:《论罗淑小说的文化意蕴》,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 年第 7 期。
    184.闫秋红:《论东北作家群抗战小说的复仇主义精神》,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 4 期。
    185.逄增玉:《东北沦陷时期的乡土文学与关内乡土文学》,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 2 期。
    186.刘婕:《漂泊者的锚——论东北作家群的情感维系》,载《理论与创作》2003 年第 5 期。
    187.王富仁:《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上)》,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 年第 3 期。
    188.王富仁:《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下)》,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 年第 4 期。
    189.秦弓:《端木蕻良小说的叙事特点》,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 年第 2 期。
    190.孔海立:《端木蕻良和他小说(1933—1943)中的自我形象》,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 2 期。
    191.赵丹:《端木蕻良土地情结的心理透视》,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
    192.闻敏:《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 年第 3 期。
    193.马伟业:《野性的呼唤:端木蕻良小说的一种文化选择》,载《民族文学研究》2006 年第 1 期。
    194.张国祯:《民族忧痛和乡土人生的抒情交响诗——评〈呼兰河传〉》,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 年第 4 期。
    195.宋剑华:《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 4 期。
    196.金鑫:《批判与眷恋——萧红笔下的人与自然》,载《鲁迅研究月刊》2005 年第 4 期。
    197.谭桂林:《论萧红创作中的童年母题》,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 年第 4 期。
    198.李静:《启蒙叙事与女性视角的交织:萧红乡土小说论析》,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 年第 6 期。
    199.陈琳:《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文化观照——评萧红的〈生死场〉》,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 4 期。
    200.杜玲:《论萧红“越轨的笔致”》,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 年第 4 期。
    201.海涛:《远去的飘泊——关于萧军的读与思》,载《当代作家评论》2001 年第 5 期。
    202.陈娟:《萧军的小说与侠文化精神》,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
    203.邹志远:《论骆宾基小说〈乡亲——康天刚〉的悲剧精神》,载《东疆学刊》2005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