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制度之实证分析及其完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玉慧
  •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 公益诉讼 ; 实证分析
  • 中文刊名: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dministrative Cadre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 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02
  • 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政府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17SFB3042)
  • 语种:中文;
  • 页:113-117
  • 页数:5
  • CN:23-1457/D
  • ISSN:1008-7966
  • 分类号:D922.68
摘要
我国很多地方省市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来源、使用范围、管理主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积累了经验。对比相关省市的规范性文件和司法实践中的案例,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制度应该从规范资金的名称、扩大资金的来源、完善资金的使用范围、确定资金的管理主体、加强公众对资金的监督等方面进行完善,以保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专款专用,使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复。
        
引文
[1]于文轩.论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法律制度构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5).
    [2]张怡,徐石江.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J].河北法学,2010,(12).
    [3]颜运秋,罗婷.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袁学红.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机制实证研究———以昆明中院的实践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6,(2).
    [5]李义松,陈昱晗.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原告胜诉之奖励[J].西部法学评论. 2015,(1).
    [6]刁凡超,李楠.环境公益诉讼受阻两大困境:钱从哪儿来钱到哪儿去[EB/OL]. https://www. thepaper. cn/news Detail_forward_1484847,2018-07-06.
    [7]胡中华.论美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环境损害赔偿救济方式保障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2010,(6).
    (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
    (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58条。
    (3)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二、工作原则”部分。
    (1)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四、工作内容”部分。
    (2)参见《山东省生态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第4条第一项,《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第一项,《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第二项,《泰州市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第一项。
    (3)参见《山东省生态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第4条第三项,《泰州市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第二项。
    (1)参见《山东省生态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第4条第四项,《泰州市环境公益诉讼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第3条第三项,《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第三项。
    (2)参见《山东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第4条第二项。
    (3)参见《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第五项。
    (4)参见《山东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第10条第三项、第七项;《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暂行办法》第8条第一项、第二项,《泰州市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第一项、第三项;《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第一项、第二项。
    (5)《山东省生态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第10条。
    (6)《绍兴市生态损害赔偿金管理暂行办法》第8条第三项。
    (7)《泰州市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第二项。
    (8)《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第三项。
    (1)参见《山东省生态环境赔偿金管理办法》第9条。
    (2)参见《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
    (3)参见《泰州市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5条。
    (4)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泰中环公民初字第00001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苏环公民终字第00001号。
    (5)参见《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5条。
    (6)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昆环保民初字第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