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储层沉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通过将地质资料与地震资料相结合,纵向以单井相为依据,横向上应用波形聚类分析技术进行地震相预测,并以吐哈盆地葡北—火西地区为例,对其主要目的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系统的精细刻画与研究,确定了沉积相(微相)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在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属性分析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沉积环境的识别,波形聚类地震相分析对于识别不同沉积环境砂体类型较为适用,井震互验是沉积体系分析和解释的有效手段。
引文
[1]赵军.地震属性技术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4.
    [2]姜秀清,江洁,高平,等.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不同油气藏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4,43(增刊):70-72.
    [3]曹卿荣,李佩,孙凯,等.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刻画河道砂体[J].岩性油气藏,2007,19(2):93-96.
    [4]穆星.利用地震几何属性和自组织神经网络进行地震相的自动识别[J].地质科技情报,2005,24(3):109-112.
    [5]张代生,李成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沉积体系变迁对油气分布的控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1).
    [6]郭峰,陈世悦,胡光明,纪友亮,孟祥化.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地震相及沉积相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06).
    [7]谢继容.Stratimagi C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川中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2,41(增刊):319-322.
    [8]段玉顺,李芳.地震相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2):158-162.
    [9]施尚明,樊自立,付红军.双河油田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05).
    [10]王必金,杨光海,袁井菊,等.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沉积微相与储层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6,45(1):52-56.
    [11]李延平,陈树民,宋永忠,等.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0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