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碳酸盐台地淹没过程的微相响应——以陕西铜川桃曲坡奥陶系剖面为例
详细信息   
摘要
晚奥陶世早期,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发生了一次台地淹没事件,致使鄂尔多斯南缘台地由镶边碳酸盐台地转变为远端变深的缓坡台地。作为这个台地边缘的代表性剖面─陕西铜川桃曲坡中上奥陶统剖面保存了此次碳酸盐台地淹没过程的完整记录。野外观测和室内微相分析表明,这一淹没过程可划分为淹没前阶段、淹没阶段及后淹没阶段三个不同的沉积阶段。淹没界面位于泾河组与金粟山组之间,沉积相由台地边缘礁相突变为陆棚边缘相。(1)淹没前阶段:其建造为泾河组上部沉积,微相主要包括生屑亮晶灰岩、球粒亮晶灰岩、被包壳的生屑亮晶灰岩、内碎屑亮晶砂屑灰岩,台地边缘礁相沉积,指示一种正常浅海台地环境;(2)淹没阶段:其建造为泾河组—金粟山组交界处及金粟山组下部沉积,微相主要为泥晶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代表了深水陆棚沉积环境;(3)后淹没阶段:代表性建造为金粟山组中上部及桃曲坡组沉积,主要微相有含生屑泥晶灰岩、稀少的生屑泥晶灰岩和骨针泥灰岩,呈现深水陆棚-斜坡沉积环境。区域资料表明,该台地淹没的主要原因是鄂尔多斯南缘镶边碳酸盐台地受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消减作用的影响发生阶梯状断裂,造成了台地的最终淹没。桃曲坡剖面自泾河组上部到金粟山组下部的微相组合是对这一宏观过程的微观响应。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