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拉萨地体南部晚白垩纪石榴石二辉麻粒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拉萨地体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其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消亡和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密切相关,是揭示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之一。该文报道了在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岩群中发现的石榴石二辉麻粒岩。这种岩石的共生矿物为石榴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拉长石、富钛角闪石和黑云母,其原岩相当于基性岩,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为T=747~834 ℃和P=0.90~1.35 GPa,形成深度可达45 km。与麻粒岩伴生的石榴石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中锆石的U‐Pb 定年研究表明,它们的变质作用发生在85~90 Ma。结合在林芝岩群中广泛发育的同时代岩浆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认为拉萨地体南部在晚中生代发生了强烈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