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对布设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的固定和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网共111个台站记录作远震SKS(SKKS)波形资料偏振分析,采用最小切向能量的网格搜索和叠加分析求得每一个台站的SKS(SK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延迟时间,获得了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在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和北缘,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为NW—SE方向,一致性较好;在鄂尔多斯多斯块体南缘,快波方向主要是NWW—SEE和近EW方向;在鄂尔多斯块体东缘,快波方向总体表现为近EW方向,间有NEE—SWW方向和NWW—SEE方向。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快波方向在北部是近NS方向,而南部则是近EW方向。快、慢波的时间延迟范围是0.48~1.50 s,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时间延迟平均值小于其周缘地区。通过分析研究区各向异性特征,认为构造稳定的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各向异性主要来自于古老的华北克拉通保存的“化石”各向异性;青藏高原东北缘向NE方向的推挤,造成岩石圈NW—SE方向的拉张伸展,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和北缘下的上地幔物质沿NW-SE方向发生了形变,使得上地幔中橄榄岩的晶格排列方向平行于物质形变的方向;在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刚性的华北块体和扬子块体碰撞作用,使得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平行于两个刚性块体的碰撞边界和秦岭造山带的走向。结合该区域绝对板块运动和速度结构研究,认为在秦岭造山带下可能存在一个青藏高原物质东流的地幔流通道;在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的汾河地堑和太行山,相对复杂的各向异性特征可能由于西太平板块俯冲、区域伸展构造、造山运动等共同作用引起的。对于YCI台得到的各向异性参数(快波方向变化范围是45°~106°,时间延迟变化范围是0.6~1.5 s)随事件反方位角呈现出π/2周期的变化,符合双层各向异性模型。基于0.125 Hz的主频和实测的各向异性参数,模拟得到了最佳的双层各向异性模型,下层φlower=132°,δtlower=0.8 s,上层φupper=83°,δtupper=0.5 s。上层各向异性归功于古老克拉通保留的"化石"各向异性,下层各向异性则受到了青藏高原东北缘NE方向推挤导致的岩石圈NW-SE方向的拉张伸展作用。通过该区域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鄂尔多斯块体的周缘壳幔变形符合垂直连贯变形模式,而其内部变形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