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桂北及邻区碳酸盐型尾矿的酸中和能力及酸化潜力
详细信息   
摘要
对广西北部及其相邻地区金属硫化物矿山的碳酸盐型尾矿(即富含碳酸盐金属硫化物矿尾矿),采用X衍射分析、Sobek‐ANC实验测试和Carb‐ANC矿物计算法、NAG测试法,以及Sobek‐ABA估算法等进行实验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4种类型研究区碳酸盐型尾矿(方解石型、白云石型、铁白云石型,以及方解石-白云石混合型)中,方解石型尾矿的酸中和能力ANC相对较小,一般<400 kg H2SO4/t;白云石型尾矿的ANC较大,一般>400 kg H2SO4/t[最高可达1 000 kg (H2SO4)/t],铁白云石型尾矿和方解石‐白云石混合型尾矿的ANC则较小,接近于方解石型尾矿的ANC。(2)研究区碳酸盐型尾矿酸化的预测评价参数与阈值为:ANC<400 kg H2SO4/t,Sulfide‐S(其值为总硫含量与硫酸盐硫含量的差值>3.0%,APR<1.4,NAPP>-50 kg H2SO4/t。与欧美常用的硫化矿固废酸化阈值相比较,研究区酸化碳酸盐型尾矿(方解石型尾矿)的ANC值及Sul‐fide‐S含量分别显著高约40倍及10倍;尾矿的酸化势率APR略高(常用阈值APR<1),而净酸生成势NAPP则明显偏低(常用阈值NAPP>+20 kg H2SO4/t)。该尾矿为富含碱性碳酸盐的硫化物矿尾矿,特别是富含方解石的高硫(Sulfide‐S>3%)尾矿,具有发生酸化污染的潜在危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