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模拟CO2埋藏不同煤级煤孔隙结构变化实验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使用高压超临界CO2地球化学反应器在实验室模拟CO2在地下煤层的埋藏过程,反应器中的温度为40 ℃,压力为98 MPa,反应时间为72 h,通过氦比重仪和压汞仪对不同煤级煤的孔隙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超临界CO2‐H2O的作用后,无烟煤的真密度从1.51 g/cm3增加到1.59 g/cm3,其余几种煤真密度变化不大,视密度均有减小趋势,其中褐煤和瘦煤减小幅度为0.1 g/cm3;褐煤总孔容变化最大,增加主要表现在大孔阶段,增幅为85%,孔隙度增幅达118%,其余煤种的总孔容和孔隙度也有不同程度增高。CO2的埋藏过程对中低煤级的影响主要是其大中孔,而对高煤级主要影响其微孔发育,无烟煤微孔孔容的增大使得煤的表面积进一步增大,从未处理的24.3 m2/g增加到27.6 m2/g,从而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将越来越强;对退汞曲线的滞后性分析表明,CO2的埋藏过程对“墨水瓶”孔隙度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