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天津市浅层地下水(包括Ⅱ组水)水质污染浅析
详细信息   
摘要
该文依据1997~1999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对天津市浅层地下水(包括Ⅱ组水)天然状况,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和地下水污染成因进行分析。该市地下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按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全区40眼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多数井水水质属于重污染;没有受到污染的井占总数的15%,全部分布在北部山区;污染较重的占60%,主要分布在武清及其以南地区;污染最严重的位于武清县的石各庄井,其次位于塘古区的新城冷库井。从水质功能上评价,只有蓟县的6眼井可作饮用水。经污染成因分析,天津市浅层地下水主要为氟化物、锰含量高的地质成因,地表污水入渗的影响,地下水长期超采加速地下水的污染,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加速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污染趋势总的来说近几年水质变化不大,但形势并不乐观,必须控制排污,加强地下水的统一管理。(李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