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综合分析致密角砾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率
详细信息   
  • 责任者:Mohammadlous ; M.H.2300^a刘勇
  • 刊名: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 出版年:2013
  • 卷期:^b4
  • 页码:43~57
  • 索书号:P450.6/196
  • 图表:^c插图
  • 文摘期号:2014/05
摘要
渗透率可以评估多孔介质输送流体的能力,对评价油层产能十分重要。该文介绍了一个实例,该实例对预测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在实例中,碳酸盐岩角砾石中存在的硅质碎屑微粒和成岩矿物(例如白云岩)使碳酸盐岩储层致密且呈非均质性。该文探讨并比较了不同的渗透率预测方法。文中的第一部分探讨了利用常规岩。心分析(CCAL)、压汞毛细压力测试(MICP)、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MDT)以及核磁共振(NMR)测井测量渗透率的方法。将各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有利于计算渗透率,但是由于不同方法的核心原理和适用范围不同,评价非均质储层的渗透率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在这些方法中,NMR测井提供了最为连续的渗透率预测方法。在该文的第二部分,将各方法测量的渗透率进行了综合对比,并用NMR得到的渗透率进行了标定。采用传统的基于NMR的自由流体(Timur‐Coates)模型计算了渗透率。NMR估算出的渗透率受润湿效应、存在孤立孔隙和侵入带残油的影响。根据岩石流体饱和度和孤立孔隙体积(PV)建立了一个新的改进Timur‐Coates模型,该模型得到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得到的渗透率较为吻合。然而,由于储层具有非均质性,特别是在角砾岩带,因此岩心数据和改进渗透率模型之间出现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