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沙群岛海域北康盆地生物礁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其新近纪生物礁层序演化模式
详细信息   
摘要
通过对北康盆地2万余千米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获得了以下重要成果:(1)识别划分出该盆地新近纪11条主要等时界面、7个三级层序和基本层序组;(2)描述了生物礁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地震反射结构特征;(3)提出南海中中新世生物礁高精度层序演化模式,代表中中新世(16.3~10.4 Ma B.P.)海宁期(T13—T2)生物礁的剖面形态,含由1个低位体系域层序单元+5个高位体系域层序单元构成的一个典型海进体系域和由1个早期高位体系域层序单元+1个晚期高位体系域层序单元构成的1个典型高位体系域;可见中中新世完整海进‐海退旋回生物礁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通过与曾母盆地中新世生物礁解释剖面对比,指出该模式具有区域性古海洋学代表意义;(4)通过对L礁、西琛一井和南海—地中海中新世古海洋演化研究,确定研究区中中新世分别发育5~8个海平面升降旋回,形成晚中新世“南中国海事件”,具有冰川型海退性质,可与全球和南海北部特别是与“Missinian”事件对比;确定北康盆地乃至南海新近系生物礁形成至逐渐消亡,也是新构造运动与新近纪古海洋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5)指出L礁气田发现有9.8、13.8、14.5和15.5 Ma B.P.等多个层序界面,分别系高孔渗层段;同期南海礁型油气圈闭层序界面当为优良储层;若其为油气充满,则油气“高产”或构成“高压气包”。以上成果,将有助于对全球变化及南海古海洋区域响应过程与结果的理解,并对南海的油气勘探有启示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