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燕辽成矿带养马甸斑岩型钼矿成矿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岩成矿环境
详细信息   
摘要
养马甸钼矿床位于燕辽钼(铜)成矿带东段的辽西地区。养马甸岩体由似斑状花岗岩、粗粒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3个不同岩相组成,主要矿物为石英(30%~45%)、钾长石(35%~50%)、斜长石(15%~25%)和少量黑云母(3%~5%)。矿体主要赋存于养马甸岩体的细粒花岗岩中,少部分赋存在紧邻细粒花岗岩的粗粒花岗岩和似斑状花岗岩中。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养马甸岩体总体为富硅(w(SiO2)=69.26%~76.44%)、富碱(w(Na2O+K2O)=7.87%~8.81%),贫钙(w(CaO)=0.36%~1.33%)、镁(w(MgO)=0.17%~0.61%)和铁(w(FeOT)=1.47%~3.39%)的钾质(K2O/Na2O=1.05~1.31)—准铝质花岗岩(A/CNK=0.90~1.00)。该岩体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和LREE),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HREE)亏损不明显,而中稀土相对亏损,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呈左陡右缓的“V”型。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演化特征表明,养马甸岩体的不同岩相为同源岩浆经历不同程度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其母岩浆来源于高压麻粒岩相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成岩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似斑状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92.1±1.9) Ma,粗粒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89.5±1.4) Ma,而细粒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89.3±3.3) Ma。结合对已有资料的归纳和分析,认为养马甸斑岩钼矿形成于后造山背景下的陆内伸展环境,含矿岩体及斑岩型钼矿的形成可能与古亚洲洋残留地幔楔在早侏罗世的再活化有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