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高压基性麻粒岩变质作用及其锆石U‐Pb年龄
详细信息   
摘要
勉县—略阳地区是勉略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代表区段,该文在勉县北部徐家坪地区确定了主要矿物为Grt+Cpx+Pl和具有典型“白眼圈”反应结构的两类高压基性麻粒岩,分别对其进行细致的岩相学研究,并利用THERMOCALC 3.33程序进行PT视剖面图计算。一类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峰期矿物组合为Grt1+Cpx+Pl1+Qz,对应温压条件为T=800~860 ℃,P=12.4~14.6 kbar,晚期退变质矿物组合为Grt2+Hbl+Pl2+Qz。另一类是具有典型“白眼圈”反应结构的高压基性麻粒岩,“白眼圈”结构中斜长石为富Na的钠‐更长石,以此推断该高压基性麻粒岩早期矿物组合中含绿辉石,因此其变质峰期矿物组合可能为Grt1+Omp(?)+Qz或Grt1+Cpx(?)+Pl+Qz,对应温压条件分别为T=775~900 ℃,P>19.2 kbar和T=750~850 ℃,P=16.5~19.8 kbar;该岩石后期经历了以矿物组合Grt2+Opx+Hbl1+Pl1+Qz为代表的麻粒岩相及以Grt3+Hbl2+Pl2+Qz为代表的角闪岩相两期退变质作用。造成这两种高压基性麻粒岩峰期变质矿物组合及其温压条件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岩石原始成分的不同。对高压基性麻粒岩及其中的浅色脉体分别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得到高压基性麻粒岩(214±11) Ma的变质年龄及脉体(215±5) Ma的结晶时代,并结合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认为(214±11) Ma的年龄值代表该高压基性麻粒岩角闪岩相的退变质时代,同时获得该高压基性麻粒岩原岩形成时代可能为477 Ma。综合两件高压基性麻粒岩的PT演化轨迹及变质时代,建立高压基性麻粒岩的PTt演化轨迹,据此反映秦岭造山带在印支期沿勉略构造带发生俯冲‐碰撞造山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