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藏北羌塘中部桃形湖蛇绿岩中钠长花岗岩——古特提斯洋壳消减的证据
详细信息   
摘要
本文报道了羌塘中部黑脊山钠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及锆石Hf同位素成分。野外观察表明钠长花岗岩与桃形湖蛇绿岩为侵入接触关系。样品中的锆石晶型比较完整,具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未见继承的老岩浆核,结合其Th/U比值(0.41~1.06),表明为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为351.2±1.9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钠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和很高的Na2O/K2O比值,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属于钙碱性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为右倾的曲线,伴随较弱的正Eu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出Nb、Ta、Ti负异常和Rb、Th、U、K、Pb、Zr、Hf正异常,具有岛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样品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投点均落入岛弧花岗岩区。样品中锆石的εHf(t)值为+11.56~+14.46,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432~581Ma,显示出明显的幔源特征,说明其源岩可能为俯冲消减的玄武质洋壳。黑脊山钠长花岗岩的发现,表明羌塘中部的古特提洋在早石炭世已经进入岛弧消减阶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