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长江三角洲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评价
详细信息   
摘要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以Cl-、矿化度(M)、SO42-rHCO3-/rCl-、钠吸附比(SAR)作为评价因子,构造模糊数学矩阵模型,计算评价因子权重,建立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度函数,对长江三角洲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长江三角洲滨海地区地下水主要以Ⅰ类和Ⅱ类水质为主,但Ⅱ类、Ⅲ类和Ⅳ类水质共占52.94%,海水入侵程度一般;(2)海水入侵呈斑状孤立分布,入侵距离一般为5~10 km,不超过20 km,海水入侵主要出现在成陆时间较短的滨海地区;(3)与Cl-单因子评价结果对比,模糊数学方法评价结果更趋于准确和合理,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能准确反映水体在多因子复合作用下海水入侵情况,并在权重计算过程中反应不同井点咸化的主要影响因子,避免人类主观因素,保证结果客观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