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阿尔金南缘塔特勒克布拉克复式花岗质岩体东段片麻状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出露于阿尔金构造带南缘北部塔特勒克布拉克复式花岗质岩体东段的片麻状花岗岩,SiO2为71.88%~73.92%,Al2O3为13.39%~14.14%,K2O+Na2O为8.18%~8.85%,K2O/Na2O=1.54~2.33,A/CNK介于1.02~1.09之间,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弱过铝质岩石。该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REE较高且变化范围大(∑REE=98.57×10-6~579.1×10-6,平均338.8×10-6),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22~0.71,平均0.34),LREE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Nb/Ta=11.78~15.83、Zr/Hf=34.94~36.82及Th/U=8.4~12.7,结合源岩判别图解,推断其源区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的变泥砂质沉积岩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暗示原岩部分熔融残留相的矿物组合可能为石榴石+斜长石+金红石,全岩Zr饱和温度计计算结果显示部分熔融温度>800 ℃,推断该岩石形成于麻粒岩相条件下云母和角闪石脱水诱发的部分熔融。该岩石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结果为:(761±54) Ma(上交点年龄),(451±1.7) Ma(核部)和(411.3±1.8) Ma(边部),锆石核部Th/U平均为0.64,边部Th/U平均为0.05。结合区内超高压榴辉岩的原岩形成时代、峰期变质与退变质时代分别为约750、500 Ma与450 Ma的研究资料(Liu et al.,2012)综合分析,塔特勒克布拉克片麻状花岗岩的原岩时代为(782.3±6.9) Ma,可能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有关;花岗岩结晶年龄为(451±1.7) Ma,形成于俯冲碰撞造山后抬升阶段,对应于区内深俯冲陆壳的折返时代,此时超高压变质岩石发生了麻粒岩相的退变质作用,随后(411.3±1.8) Ma又受到另一期地质事件的改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