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下水盐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详细信息   
摘要
在综合分析大量实测资料和参考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下水不同埋深的分布面积、盐化特征、化学类型、补排量、含盐量的时空变化及成因。结果显示:(1)在绿洲平原区,地下水埋深36 m范围最大,占总面积的39.68%;在灌区地下水埋深13 m范围最大,占53.03%。在绿洲平原区,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 g/L范围最大,占总面积的91.98%;在灌区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 g/L的范围最大,占94.81%。从pH值来看,pH值7.5~8.0范围之间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90.25%;(2)冲积洪积扇北部属于淡水带,水化学类型为HCO3‐Cl‐SO4‐Ca‐Na;冲积洪积扇中部属于上咸下淡水带,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Mg;冲积洪积扇南部属于上咸下淡水带,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Mg。从水质上看,Ⅲ级地下水分布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84.77%,其地下水资源量占61.89%;(3)地下水含盐量在时间尺度上,波动较大,1997、2000、2001年含盐量较高,均为3.7 g/L以上,而1998、1999、2006年较低,为3.4 g/L左右;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东部的地下水含盐量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东南部高于西北部;(4)可溶性矿物的溶解、地下水水位抬升、强烈的蒸发、降水量的稀少、农业灌溉、化肥的使用是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下水含盐的主要原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