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倒数第2个冰消期印度尼西亚穿越流的增温幅度及其与高纬气候变化的关系
详细信息   
摘要
热带海区是全球水汽和热量传递的重要源区,其表层海水温度(SST)的变化必然会对高纬及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热带与高纬气候变化的相位关系又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关键。该研究展示了千年尺度上印度尼西亚穿越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出口处帝汶海区(Timor Sea)SO18459站位在倒数第2个冰消期(TerminationⅡ)的多种古海洋学记录,包括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的δ18O,G.ruber Mg/Ca比值和表层海水δ18Ow等。G.ruber Mg/Ca比值显示,帝汶海区海水表层温度在TerminationⅡ的变化幅度约为4.1 ℃,且与浮游及底栖有孔虫的δ18O在TerminationⅡ时期几乎同相位变化。这一新的结果表明,千年尺度上热带海区的气候变化似乎与高纬的冰盖变化同步。此外,G.ruber Mg/Ca比值指示的SO18459站的SST记录表明,TerminationⅡ时帝汶海区的增温与南极增温几乎同时发生,这说明热带与南半球高纬之间存在着快速的热传输,而这种快速的热传输有可能通过大气的遥相关或者大洋上层水体来完成。SO18459站的G.ruber δ18O和SST在TerminationⅡ存在显著的回返事件,可能与澳大利亚季风降雨减少或西太平洋厄尔尼诺增强相关,但类似事件在东亚季风降雨记录中缺乏,说明热带地区不同气候系统对同一外部强迫如厄尔尼诺的响应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全球底栖有孔虫δ18O的综合记录在TerminationⅡ也存在一类似的回返事件,说明了高纬和低纬气候在千年尺度上的遥相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