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伊通地堑鹿乡断陷致密储层埋藏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详细信息   
摘要
依据鹿乡断陷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有机包裹体等资料,研究了双阳组储集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运用BasinMod软件进行了地层埋藏史与热史模拟,恢复了双阳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史;测算了鹿乡断陷成油峰期砂岩可保存孔隙度。结果显示:鹿乡断陷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蚀4个成岩期,压实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孔、渗性能的主要因素。36.5 Ma以前,地层以压实与胶结作用为主,双阳组孔隙度下降了近13%;36.5~30.0 Ma有机质成熟,深部储集岩中硅酸盐与碳酸盐类成岩矿物大量溶解,使溶蚀段孔隙度回升至25%左右,为油气储集提供了良好的次生孔隙空间;10 Ma以后,双阳组地层暂时性抬升而形成微裂隙,此时深部热液沿裂隙侵入造成了裂缝填积、再胶结及白云岩化,但深部双阳组白云岩化作用弱,储集岩孔隙度继续下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