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深层油气形成、分布与潜力分析
详细信息   
摘要
近年来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在深层油气生成与保存条件、储集层形成机理、勘探潜力与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进展。深层油气储集层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等,油层温度可高达295 ℃,深层碎屑岩在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背景下利于孔隙保持,溶蚀与裂缝作用改善了储集层物性;受断裂作用、岩溶热液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及早期油气充注影响,碳酸盐岩在8 000 m以深仍有良好的储集性能;深层火山岩受构造作用、火山作用、成岩作用及表生期和埋藏期成岩改造控制,发育原生型和次生风化型两类储集层。中国石油深层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火山岩3大领域,以气为主,已形成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松辽、三塘湖、渤海湾盆地等现实领域。中国深层油气已进入突破发现期,超深井钻井及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等工程技术已初步具备发现深层—超深层油气藏的能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