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电测深在岩溶场地勘察中的应用——以越州火电厂厂址为例
详细信息   
摘要
研究表明厂址区基岩表部石芽比较发育,下伏基岩主要发育岩溶裂隙,不存在初勘资料分析的大规模洞穴,浅部的所谓溶洞,实际上是石芽带中竖向发育的隙状式溶裂。综合电测深结果及浅层地震勘探,P5测井资料,场地基在垂向上分布三个岩溶带,在平面上分布两个岩溶区。三个岩溶带为:A带石芽与表层洞穴带,包括起伏不平的基岩面上发育的石芽和充填溶裂隙及敞开式洞腔等;B带潜伏于石芽带下,属于基岩中裂隙、洞穴相对发育的密集岩溶带;C带与B带呈穿插式、交错式或包围式发育,伴随个别溶洞及少量的溶裂隙,方解石脉发育。Ⅰ区:为岩溶发育密集区,表部石芽带突出,下伏系B带主要分布地段,岩溶沿北北东和近东西向两组陡立节理发育。由于岩溶发育密集,上下连通好,对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不利,是基础处理的重点地段。Ⅱ区:为岩溶现象不突出地段,表部石芽带发育薄,下伏主要是以溶裂隙为主的C带。由于岩溶发育弱分布密度小,尽管有的地段覆盖软弱土层,总体上地基稳定性较好,但是石芽带必须经过处理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这与地质勘探的结论基本一致。(蒋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