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南鱼池岭斑岩钼矿床岩浆演化、蚀变分布及矿化机制
详细信息   
摘要
通过对鱼池岭地区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和室内岩矿相综合分析,对区内的岩浆演化序列、矿化蚀变特征及热液演化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厘定了主要围岩蚀变及其空间展布规律,查明了矿化与蚀变之间的关系以及A、B和D脉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细粒花岗岩与脉体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鱼池岭矿区含聚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含巨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含斑黑云二长花岗岩以及细粒花岗岩之间不论是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还是接触关系均是渐变过渡的。鱼池岭斑岩钼矿床的细粒花岗岩是含聚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含巨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和含斑黑云二长花岗岩逐步冷凝结晶分异的产物,随着花岗岩体从外围到中心的逐步冷凝、结晶分异,金属钼逐步富集。在岩浆演化的同时,成矿流体开始出溶进而聚集演化。在流体演化过程中,含矿围岩发生了大面积蚀变,即早期的钾化,较晚期的绢英岩化、绢云母化,以及最晚期的碳酸盐化和泥化。A、B和D脉是流体演化过程的地质记录,B脉和D脉是集聚于细粒花岗岩顶部的流体演化形成,A脉的分布范围大于B脉,并具有显微晶洞构造和UST结构的特点,说明A脉不是由集聚于细粒花岗岩顶部的流体形成的,而是在岩浆逐步结晶过程中由岩石局部捕获形成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