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海赛什塘矿区叠加褶皱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叠加褶皱区的矿区构造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新的资料揭示,青海赛什塘铜矿区是褶皱叠加变形区。为矿山勘探工作提供基础地质支撑,采用露头构造解析基础上的构造综合分析方法,在露头条件欠佳的矿区中下三叠统中首次厘定出4期褶皱组合样式,形成露头和区域尺度上的各类叠加构造。第二期褶皱(F2)叠加在第一期褶皱(F1)之上,主要形成Ramsy(Ramsay et al.,1987)的第三类叠加,表明二者可能是同一构造事件中连续的2阶段变形作用的结果,代表了从分层剪切到横向缩短的地壳变形机制转换过程,其间同时发生了印支期岩浆杂岩的侵入就位,推测是对区域上印支期西秦岭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之间从俯冲向碰撞转换的远程效应的响应。褶皱构造对赛什塘铜多金属矿的形成、改造和保存都起了重要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