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东巴伦支海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
详细信息   
摘要
东巴伦支海盆地的形成演化与乌拉尔洋的闭合有关,由3种原型盆地叠加在一起所形成,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多期生排油气作用和多旋回油气成藏作用的中晚叠合型盆地特征。两次重要的地质事件I1(P2)和B(T‐J,K1),将盆地划分为3套地层层序:与乌拉尔洋闭合有关的下部被动陆缘碳酸盐地层层序(LCSS),与乌拉尔运动有关的中部裂谷陆源碎屑地层层序(MRSS)和与新地岛运动有关的上部陆相坳陷地层层序(UDSS)。叠合盆地多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后期盆地对前期盆地的破坏作用明显。晚二叠世—三叠纪裂谷期快速伸展和高速沉降(最大速度为150 mm/a)决定了烃源岩的高成熟度,拗陷期储盖配置形成了两套有利的成藏组合,中新生代的两次构造反转决定了油气圈闭的主要类型和分布范围,不同油源和不同期次生成的油气与圈闭的相互配置,形成了强弱叠加的油气改造模式。盆地的油气成藏具有5种模式,有利勘探领域是与古近纪走滑断层有关的大型转换背斜、盆地边缘斜坡三角洲、与反转运动有关的凹陷中部继承性突起、盆内隆起和地堑地垒以及下部层序(LCSS)的礁体中。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