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阿希低硫型金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
详细信息   
摘要
位于新疆西天山的阿希金矿为一赋存于古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冰长石‐绢云母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其围岩为下石炭统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矿体呈脉状产出,严格受古火山机构外围的环形断裂带控制。成矿作用分为石英‐玉髓状石英脉阶段、石英脉阶段、石英碳酸盐脉阶段、硫化物脉阶段、碳酸盐脉阶段,形成的矿石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类。成矿作用阶段形成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类;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液相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富气相的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其中以前两类为主。三类流体包裹体在矿石中同时出现,说明它们形成于非均一的流体介质条件,矿床形成时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含金石英脉中冰长石、叶片状石英和硫化物集合体的出现,以及气相比例和均一温度变化很大的液相、富液相和富气相的水溶液包裹体的共生,说明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对于蚀变岩型矿石,其成矿以水岩交代反应为主,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处于近中性pH值环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