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阿希金矿: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详细信息   
摘要
新疆阿希金矿床为一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床产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北部中天山北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吐拉苏火山岩断陷盆地中。其赋矿围岩为大哈拉军山组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岩碎屑岩,矿体呈脉状产于古火山口外围的环形断裂带中,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白铁矿、毒砂、赤铁矿、褐铁矿以及微量的浓红银矿、硒银矿、硫锑铜银矿、角银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菱铁矿、方解石、绢云母、冰长石等,围岩蚀变作用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青盘岩化。矿床以富集Au、Ag、As、Sb、Bi、Hg、Se、Te、Mo元素组合为特征,Ag/Au比值小,为0.46~11.1。氢、氧、碳、硫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大气降水;成矿流体盐度主要为0.7%~3.1% NaCleqv,平均为2.2% NaCleqv;成矿温度为120~240 ℃,平均190 ℃;最大成矿深度约700 m。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处于近中性pH值的还原环境,成矿时代介于晚泥盆世晚期((363.2±5.7) Ma)到早石炭世维宪期。其一系列特征显示该矿是一个典型的、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床得以保存与矿床形成后很快被阿恰勒河组沉积盖层覆盖有关,从上新世开始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天山造山带被快速抬升遭受风化剥蚀作用使矿床重新露出地表而被发现。阿希金矿的发现对于在中、新生代以前的造山带中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