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聂荣微陆块早侏罗世中期花岗岩及其包体的岩浆混合成因: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证据
详细信息   
摘要
西藏早侏罗世聂荣岩体中偏基性包体与酸性寄主岩的岩浆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以及相互关系尚未得到很好约束,直接限制了对聂荣微陆块在早侏罗世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中的作用的认识。为探讨这一问题,该文对采自聂荣地区的一对花岗岩及其闪长岩包体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和原位Hf同位素分析。寄主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185.1±1.5) Ma,闪长岩包体的结晶年龄为(183.6±1.1) Ma,指示酸性岩浆和基性岩浆同时侵位。寄主花岗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17.8~-0.9,其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变化于1.3~2.4 Ga,闪长岩包体的锆石εHf(t)值和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值分别分布于-11.9~-2.9和1.4~2.0 Ga,均表现出很大的变化范围。同时于~185 Ma结晶的两种岩浆锆石Hf同位素的不均一性和继承锆石的出现,指示了聂荣微陆块早侏罗世中期发生了古老基底深熔或重熔的熔体和富集岩石圈地幔来源的岩浆间的混合,之后再与围岩混染的岩浆作用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