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详细信息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旗道伦达坝中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体主要产于粉砂质板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该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属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矿床,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温度区间分别为388~>500 、302~463 、179~359 ℃。钨‐锡矿化主要发生在中阶段、铜矿化主要发生在晚阶段。初始成矿流体为CH4‐CO2‐H2O‐NaCl体系,随着温压降低,C02、CH4大量逸失,而演化为H2O‐NaCl体系。流体盐度变化范围大,但从早到晚逐步降低。流体临界分离导致钨、锡矿化;流体CH4、CO2逃逸和大气降水热液混入导致铜矿化。黑云母花岗岩的侵入活动导致了成矿流体的聚集,而粉砂质板岩有利于成矿流体封闭,致使二者接触带成为有利的成矿和找矿部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