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海都兰白石崖矿区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白石崖铁矿为都兰地区一处典型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通过对花岗岩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石崖花岗岩侵位于(238±1)Ma,富硅(SiO2=70.01%~76.01%)、富碱(K2O+Na2O=6.64%~8.41%)、FeO*/MgO比值(平均22.87)较高、贫镁(MgO=0.04%~0.39%),K2O/Na2O>1,A.I.=0.88~0.99,A/CNK=0.62~0.83,属偏铝钙碱性岩石;稀土分布曲线呈“海鸥式”分布特征,显示较强的Eu负异常(δEu=0.10~0.70);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具较高的Zr(172×10-6~205×10-6)、Nb(11×10-6~31×10-6)和Y(21.9×10-6~50.1×10-6),较低的Sr(40×10-6~223×10-6)、Ba(168×10-6~690×10-6);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明显的Ba,Sr,P和Ti的负异常,表明白石崖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该区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环境,属A2型花岗岩。三叠纪时,东昆仑地区处于后碰撞构造阶段,俯冲板片发生断裂,岩石圈拆沉,引发大范围的地壳伸展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上涌的软流圈物质与地壳直接接触,对上覆长英质地壳的直接加热作用促使其部分熔融,长石、榍石等分离结晶,形成该区A型花岗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