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其对构造隆升的响应
详细信息   
摘要
在系统分析青藏高原新生代98个残留盆地类型、形成构造背景、岩石地层序列的基础上,对青藏高原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及上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进行了讨论:(1)古新世—始新世,松潘—甘孜和冈底斯带为大面积构造隆起蚀源区,塔里木东部、柴达木、羌塘、可可西里地区主体表现为大面积的构造压陷湖盆—冲泛平原沉积,高原西部和南部为新特提斯海;(2)渐新世:冈底斯—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大范围沉积缺失,指示上述地区大面积隆升,沿雅江自东向西古河形成(大竹卡砾岩)。西昆仑和松潘—甘孜地区仍为隆起蚀源区。塔里木、柴达木、羌塘、可可西里地区主体表现为大面积构造压陷湖盆沉积,塔里木西南部为压陷盆地滨浅海沉积,渐新世末塔里木海相沉积结束;(3)中新世,约23 Ma时高原及周边不整合面广布,标志高原整体隆升,塔里木、柴达木及西宁—兰州、羌塘、可可西里等地区主体表现为大面积的构造压陷湖盆沉积;约18~13 Ma高原及周边出现中新世最大湖泊扩张期,约13~10 Ma期间,藏南南北向断陷盆地形成,是高原隆升到足够高度开始垮塌的标志;(4)上新世,除可可西里—羌塘、塔里木、柴达木等少数大型湖盆外,大部分地区为隆起剥蚀区。由于上新世的持续隆升和强烈的断裂活动,使大型盆地的基底抬升被分割为小盆地,湖相沉积显著萎缩,进入巨砾岩堆积期,是高原整体隆升的响应。高原从古近纪的东高西低格局,经历了新近纪全区的不均衡隆升和坳陷,最终铸就了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青藏作为一个统一的高原发生了重大的地貌反转事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