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阳山金矿带安坝里南斑岩脉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详细信息   
摘要
阳山金矿带安坝里南矿段位于碧口地块、松潘—甘孜褶皱系及秦岭微板块的结合部。对安坝里南矿段发育的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斑岩形成于晚三叠世(T3),其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18.7±3.7) Ma。斑岩属富铝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花岗岩,其主量元素化学成分表现为高SiO2(70.41%~74.89%)、富Al2O3(14.60%~16.09%)、高K2O(2.83%~3.52%)、较高的K2O/Na2O比值(平均17.61)和CaO/Na2O比值(平均8.43)、低Al2O3/TiO2(56.50~76.62)的特征。A/CNK比值为1.10~3.57(平均2.28),且出现大量的刚玉分子(1.46%~12.13%)。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右倾斜型,其(La/Yb)N比值为8.92~23.63,基本无铈异常和明显的负铕异常,其Ce/Ce*比值和Eu/Eu*比值分别为0.97~1.05和0.66~0.90。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普遍显示出强烈的Nb、Ta、P、Ti的亏损。斑岩的源区物质显示出壳源的特征,Rb/Sr>0.32和Nb/Ta<12.0,其源区物质可能主要为碧口群。斑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时期扬子陆块与秦岭弧碰撞期后的地壳增厚向岩石圈拆沉与大规模伸展走滑转换阶段,岩浆起源于该环境下约800 ℃时碧口群发生的部分熔融,属弧‐陆碰撞后阶段的产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