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富集的同沉积火山灰与海底喷流复合成因
详细信息   
摘要
煤中常量、微量元素和矿物的富集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分析、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逐级化学提取、电离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对云南砚山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富集的同沉积火山灰与海底喷流复合模式(或成因类型)。研究发现,砚山矿区M9煤层硫分含量很高(St,d=10.65%),属于超高有机硫煤(So,d=9.51%)。矿物组成主要有β‐石英副像、透长石、钠长石、白云母、伊利石、黄铁矿以及少量的高岭石、斜长石、钙镁黄长石、金红石和片钠铝石。煤中高度富集的微量元素有F(841 μg/g)、V(567 μg/g)、Cr(329 μg/g)、Ni(74 μg/g)、Mo(204 μg/g)和U(153 μg/g)。该煤中的矿物质主要有3个来源:(1)高温石英、透长石、白云母和伊利石等是泥炭聚积期间酸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泽后的产物;(2)钠长石和片钠铝石以及以上超常富集的微量元素是在泥炭聚积期间,基性—超基性海底喷流侵入到闭塞缺氧的泥炭沼泽中所致;(3)稀土元素、Nb、Y、Zr和TiO2等亲石元素来源于盆地南部的越北古陆。除了物源供给以外,砚山矿区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异常是同沉积酸性火山灰和基性—超基性海底喷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