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金矿裂变径迹研究及大地构造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安庆—贵池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发现的斑岩型独立金矿床。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分析区内的构造演化特征,裂变径迹长度处于(11.9±1.8)和(13.2±1.6) μm之间,表明样品在后期受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样品长时间处于退火带温度,长度直方图总体呈现单峰特征,受隆升冷却作用控制明显。通过对同组年龄(x2检验值>5%)和混合年龄(x2检验值<5%)进行分析,所测年龄位于123和19 Ma之间,可以将年龄分为5组:123.0、107、86、52、19 Ma。裂变径迹热历史可以分为4个时期:缓慢冷却期,从150~90 Ma;快速冷却期,从90 Ma至65~58 Ma;缓慢冷却期,从65~58 Ma至18~12 Ma;快速降温期,从18~12 Ma至今。自中侏罗世以来,江南隆起带受控于太平洋板块构造,太平洋板块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活动,其运移方向和活动强度直接控制着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研究地区所测裂变径迹年龄划分时代与太平洋形成后不同产状洋岛链出现的时代吻合,热历史模拟结果和太平洋板块不同期次活动相关。通过热历史模拟和构造分析,可推测热历史不同阶段的形成是不同时期太平洋板块运动的结果,样品混合年龄亦证明了构造活动的多期次性。可以推断贵池地区自白垩纪以来的构造运动与太平洋构造带活动密切相关,其多期构造演化是对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响应。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