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测井记录中米氏旋回信息提取及其沉积学意义——以济阳坳陷区为例
详细信息   
摘要
米氏旋回是米兰科维奇效应在地层记录中的表现形式,其代表的时间涵义是进行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的有效手段,为了揭示地层中米氏旋回信息保存的差异性,完善地层学尤其是旋回地层学理论,文章依据济阳坳陷38口钻井不同层位地层的自然伽玛测井数据,应用一维连续小波变换模极值法进行了米氏旋回信息提取,并分别计算了岁差、黄赤夹角和偏心率周期在多套地层中的响应厚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多套地层中普遍存在米氏旋回信息。其中早古生代(∈‐O)、晚古生代(C‐P)和新生代(E‐N)地层中岁差旋回层厚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4~17.1 m,8.6~19 m和7~11 m,其中优势旋回层厚度分别为13,14和10 m;黄赤交角旋回层的厚度变化分别为7.2~27.8 m,19.5~39.2 m和14~26 m,其中的优势旋回层厚度分别为27,26和21 m;偏心率旋回层的厚度变化分别为20.3~64.6 m,37.2~75.1 m和40~60 m,其中的优势旋回层厚度分别为60,74和51 m。中生代(J‐K)地层中岁差、黄赤交角和偏心率旋回层厚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2~21.4 m,6.2~42.8 m和15.4~108.6 m,未发现明显的优势旋回层。由此看出,米氏旋回层厚度的变化幅度随地质年代的变老有增大趋势,认为保存在较老地层中的米氏旋回信息因受到后期地质事件的影响稳定性变差;中生代米氏旋回层厚度的变化幅度最大,认为与济阳坳陷中生代时期复杂的构造环境造成的沉积环境分异度高有关。此外,根据优势米氏旋回层的厚度估算了不同时代的地层堆积速率并予以解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