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珠江口沉积分区
详细信息   
摘要
依据水动力环境、沉积物类型、粒度和成分的特征,同时参照沉积速率、地貌形态等因素,把珠江口划分为5个沉积区:径流型河口砂质沉积区,为现代珠江河口淤积延伸不断发展最为活跃的高速率沉积地段,包括珠江河口8大口门中6个分流口,口门向海延深每年多达80—130m;潮流型河口泥质沉积区,分布于虎门—伶仃洋和崖门—黄茅海两河口湾,潮流、径流交互作用,以潮流作用为主,为现代河口细颗粒泥沙积聚的快速率沉积地区;现代河口泥沙混合沉积区,呈狭长的“弓”形出现于径流型和潮流型沉积区之间,为现代珠江口粗、细粒泥沙混合沉积区;残留砂沉积区,位于伶仃洋南侧万山群岛附近,主要受陆架水入侵控制作用,是一局部侵蚀的海相环境;陆架浅海泥沙混合沉积区,分布于大屿山—高栏以南内陆架北缘浅海海域,介于残留砂区与上述3个沉积区之间,其动力条件及沉积特征具有过渡相环境的属性。(渭川)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