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胶东焦家深部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有关问题讨论
详细信息   
摘要
在开展焦家深部金矿找矿的同时,采集349.12~1 212 m深度钻孔岩芯样品,研究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深部金矿床近矿围岩的岩石化学成分位于花岗岩成分范围内,具有钾玄岩系列和超钾质系列特点。将蚀变岩石与花岗岩的成分相比较,得出蚀变过程中加入、带出的元素,SiO2、H2O、K2O和Fe2O3加入到蚀变带内,而Al2O3、CaO和Na2O等组分被带出。蚀变岩与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相似,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从花岗岩到蚀变岩:大离子亲石元素Sr含量明显降低,Ba含量呈降低趋势,Rb含量呈升高趋势;高场强元素Zr、Hf含量呈降低趋势。稀土分布模式总体表现为右倾型,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较平坦,多具Eu正异常。金矿石硫同位素值较稳定,δ34SCDT=11.08‰~12.58‰,具有混合硫特征。氢同位素组成δDV-SMOW=-83.68‰~-116.95‰,氧同位素组成δ18OV-SMOW=12.04‰~16.28‰,显示了以大气降水为主或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水特征。流体包裹体组成主要为H2O(盐水)包裹体、其次为H2O‐CO2(±CH4)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偶见含固相(石盐或方解石)的水溶液包裹体。流体不混溶是深部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重要特征。从花岗岩到矿体,随着蚀变和矿化作用增强,包裹体爆裂曲线显示了负的蒸发晕和负异常。研究认为,早白垩世伟德山花岗岩岩浆活动所引起的流体活化是导致金矿成矿的直接原因;胶东蚀变岩型金矿与石英脉型金矿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有较大差异,指示两者的成矿条件不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