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南岛早白垩世红层磁组构和古地磁新结果
详细信息   
摘要
海南岛白垩纪红层是迄今产出古地磁结果最多的地层,但古地磁结果难以在海南岛周边古地磁结果和地质限制条件下作出合理解释。为了更好地认识海南岛白垩纪红层古地磁方向的可靠性,作者对采自前人工作地区的14个采点132个样品开展了古地磁和磁组构的综合研究。磁化率各向异性测试显示l4个采点样品平均各向异性度为1.018,线理度为1.014,面理度为1.004。各采点磁化率椭球体最小轴显著偏离地层法线,没有反映出沉积或压实特征。野外调查发现采点区域的节理组交线(代表中间应力轴)与磁化率椭球体中间轴一致,意味着采点磁性矿物的排列方位很可能因构造应力影响发生改变。逐步热退磁显示l4个采点分离出的特征剩磁解阻温度高于660 ℃,方向区别于现代地磁场方向;褶皱检验表明在褶皱展平度为80.4%(95%置信范围内褶皱展平度为77%±12.2%)时精度参数达最大,对应方向为D=359.9°,I=43.4°,κ=70.2,α95=4.8°,与前人的古地磁方向一致。通过与华南地块参考极对比,以及综合分析海南岛围区古地磁和地质限制条件,表明该古地磁方向是不协调的。作者认为前人和该文采样红层剩磁很可能在沉积时获得,但在沉积后受到区域构造应力的影响,致使磁性矿物排列改变,从而导致占地磁方向也发生变化。因此,作者认为这些样品所记录的古地磁方向不能准确反映海南岛白垩纪古纬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