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安徽宣城红土剖面中粘土矿物过渡相及其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为研究长江中下游红土剖面中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成因意义,对安徽宣城红土剖面中粘土矿物进行深入、系统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宣城剖面各土壤层中粘土矿物成分基本一致,主要为蛭石、伊利石、高岭石,以及粘土矿物过渡相。由采自剖面上部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可知,经乙二醇饱和后7 A衍射峰可分解为7.15、7.60和7.92 A三部分,表明除了高岭石(7.15 A)外,还存在高岭晶层含量分别为~80%和~95%的2种高岭‐蒙脱石过渡相,并以前者为主;剖面下部样品在乙二醇饱和后,7 A衍射峰可分解为7.16、7.79和8.35 A等3个衍射峰,其中8.35 A峰衍射强度很小,表明除了高岭石外,样品中存在高岭晶层含量为~90%和~43%的高岭‐蒙脱石过渡相,后者含量甚少。甲酰胺饱和结果表明,高岭‐蒙脱石混层粘土矿物相中高岭晶层为埃洛石相。加热试验的衍射图中10 A衍射峰强度明显增强,证实高岭相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来源于绿泥石风化的蒙脱石间层;而10 A衍射峰的低角度一侧没有出现拖尾现象,则指示高岭‐蒙脱石混层矿物中的蒙脱石不是简单的羟基间层蒙脱石。此外,红土剖面中还普遍出现过渡性粘土矿物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和伊利石‐蛭石混层粘土矿物。大量过渡性粘土矿物相的出现,从成土作用的角度上说明红土沉积物经历了沉积‐风化、以及多期风化作用叠加,而且在沉积‐风化成土过程中,气候环境变化于强烈化学风化的温暖、季节性干旱和强烈风化淋滤的温暖而更加潮湿的条件。蛭石‐伊利石混层粘土矿物仅发育于红土剖面上部,表明总体上剖面上部的化学风化程度低于剖面下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