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京津唐地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变化
详细信息   
摘要
///以1985、1995、2000、2004年为代表时期,借助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初步研究了京津唐地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近20年来的变化。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研究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变化,越来越显著地表现为4种主要脆弱性空间分异模式(Ⅰ、Ⅱ、Ⅲ、Ⅳ)的变化,各种模式的变化在形式、程度和主要驱动因素上各有特点:模式I始终与研究区的城市化、人口与经济特别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变化以方差贡献变化为主,20年来该模式的方差贡献增加了约13%,对研究区脆弱性空间分异整体特点的影响自不断加强;模式Ⅱ和模式Ⅲ一直与研究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密切,20年来两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载荷分布和各模式反映的脆弱性区域分异格局上,且两模式及两模式的变化间还具有明显的反向特点;模式Ⅳ也发生了形式不同和程度各异的变化,但总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1985年以来,研究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空间分异的整体格局总体稳定,不同时期地区间的脆弱性相对程度在横向上呈波动性变化,除京、津、唐、秦皇岛和承德等大中城市的市区及其周边部分辖县较明显外,其他地区均以小幅调整为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