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冀东太古宙末期基底构造约束下的金成矿作用及演化
详细信息   
摘要
冀东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具有代表性的金矿成矿带之一,分布众多金矿床,大部分矿体产在前寒武系基底岩系内,矿体形态和相关岩体侵位受到基底构造的影响和制约。该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冀东太古宙结晶基底划分为金厂峪-遵化-马兰峪紧密褶皱绿岩带和都山—太平寨—迁安片麻岩穹状隆起区,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金厂峪、华尖、峪耳崖等典型金矿床大中比例尺构造背景研究,总结了矿田构造特征。对围绕在片麻岩隆起区的混合花岗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2 514.7±8.7) Ma存在一次与克拉通化有关的构造岩浆事件,并使金初步富集。峪耳崖金矿床两件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168.4±2.7) Ma和(167.2±2.4) 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中期。结合前人已获得的年代学数据,认为冀东地区金矿形成于印支期—燕山中期,并且可能存在20 Ma左右为间隔的岩浆活动强烈期,成矿具有阶段性特征。根据大地构造特征建立了冀东三阶段的金矿成矿演化模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