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柴西地区古近系油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详细信息   
摘要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古近系下油砂山组和下干柴沟组油砂抽提物及原油样品饱和烃的GC‐MS分析,研究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砂和原油形成于还原性较强的盐湖环境,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干酪根,含有丰富C27规则甾烷、藿烷和长链三环萜烷,反映了低等水生藻类和细菌对有机质成烃的贡献。m(αααC29甾烷20S)/m[αααC29甾烷(20S+20R)]值和m(αααC29甾烷ββ)/m[αααC29甾烷(αα+ββ)]值揭示下油砂山组和下干柴沟组油砂是低成熟—成熟原油运移至储集层后而形成的。部分低碳数正构烷烃及姥鲛烷、植烷等的缺失,表明油砂中烃类曾受到了强烈的细菌微生物改造等次生蚀变作用,这与油砂受构造运动被抬升而暴露于地表的地质背景相一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