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判识缺氧事件的地球化学新标志——钼同位素
详细信息   
摘要
V/(V+Ni)、U自生(自生U)、V/Cr、Ceanom和U/Th是传统的氧化还原判别指标,但是这些微量元素的富集不仅与氧化还原环境有关,有机质的类型、沉积速率以及后期成岩作用都有可能使得元素的赋存形式发生变化,使得这些指标对氧化还原的判别出现多解性。δ98Mo作为一个新的氧化还原条件判别指标,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对宜昌王家湾剖面晚奥陶世五峰组—早志留世龙马溪组和四川上寺剖面晚二叠世大隆组两套黑色岩系(硅泥质组合)的δ98Mo和微量元素进行系统测定,比较δ98Mo与传统氧化还原判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初步结果表明,这两套黑色岩系的V/(V+Ni)/U自生、V/Cr、Ceanom和U/Th等有较大变化范围,总体上处于缺氧的范围,与δ98Mo没有明显的相关性。U/Mo比值可以作为指示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指示剂,也许与U和Mo在不同成岩阶段相对富集程度不同有关,这种规律在静水环境更加明显,表现为在滞留环境中(δ98Mo>1.5‰),U/Mo比值明显偏小,似乎与同期以硫酸盐还原作用带为主的滞留沉积环境有关,暗示在这种静水滞留的缺氧环境下,后期生物扰动的机会要少很多。而在δ98Mo在01.5‰范围内,U/Mo比值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不排除在相对常氧的情况下,生物扰动和水循环改变了孔隙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导致元素的重新分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