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广西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详细信息   
摘要
为了探讨广西南丹大厂矿田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源区特征,对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矿构造环境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福楼锡矿w(206Pb)/w(204Pb)=17.478~18.431,均值为17.991,极差为0.953;w(207Pb)/w(204Pb)=15.440~15.717,均值为15.582,极差为0.277;w(208Pb)/w(204Pb)=37.556~38.839,均值为38.233,极差为1.283;Φ介于0.592~0.638之间,μ为9.26~9.69,w(Th)/w(U)=3.74~3.97。根据Zartman构造模式图,大福楼锡矿床金属硫化物铅同位素数据聚为2个区域,即上地幔与造山带以及造山带与上地壳演化线之间,表明矿石铅既有地幔来源也包含上地壳成分或来自于上地壳,矿床的矿石铅并非全部由花岗岩浆所提供。另外,根据Doe铅同位素构造环境判别图,铅同位素投影点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于造山带与下地壳演化线之间,即造山带演化线的上方,再次证实上地壳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铅源,即上地壳也是成矿物质的来源之一。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造山构造事件有关,矿床主要形成于造山带构造环境中。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