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藏高原腹地温泉地区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与高原表面隆升过程分析
详细信息   
摘要
采自青藏高原腹地温泉地区新生代地层中的孢粉组合资料表明:从古新世到早中新世,古植被由早期的针阔叶混交林—森林草原植被向晚期的疏林草原植被演化。古气候也由亚热带暖湿气候向温凉气候演化。从上新世到早更新世,阔叶树种明显减少,而草本植物显著增多,反映气候开始向干冷方向演化。而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出现稀疏草原植被向荒漠草原植被的演化,最终塑造了现代以藜、蒿为主的荒漠草原植被环境。高原腹地生态环境变化揭示了青藏高原自古新世以来至少经历了3次具有生态环境意义的表面隆升事件:古新世—早渐新世沱沱河组冲积扇砾岩沉积以及孢粉组合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在白垩纪末—古新世初已隆升至1 000~1 500 m,高原地形可能是高原(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格局。早中新世五道梁组植被中亚热带成分的显著增高。可能与高原表面隆升诱发高原季风而导致气候湿润有关,推测高原已隆升至2 000~2 500 m。而中更新世晚期以草本植物为主,反映高原植被已经发生了转型,高原已隆升至3 000 m以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